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兆康专利>正文

一种城市工业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045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箱,所述污水处理箱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竖管,所述竖管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上盖,所述竖管的外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污水处理箱的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进药口,所述污水处理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左侧位置处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污水处理箱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左端贯穿污水处理箱并固定连接有电机,且所述搅拌轴在固定板上方,所述搅拌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组搅拌叶片,每组搅拌叶片设置有三片且呈环形阵列布设,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控制机构,使得下方空腔已经沉降的絮体不会被搅动破碎,保证絮体沉降性能,提高絮凝效果。凝效果。凝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工业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城市工业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城市工业污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
[0003]城市工业污水时在处理时需要在其中加入絮凝剂,从而对其中的杂质进行沉降,我国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絮凝反应设备有水力搅拌式和机械式两类,机械搅拌絮凝池是完成絮凝工艺的重要单元操作,其具有处理效率高,絮凝效果良好,不受水量变化的影响,单位面积产水量较大,对水温、水质变化的适应性强等优点,由于沉淀区的絮体离搅拌机构太近,絮体容易再次被搅动破碎,导致絮体沉降性能差,絮凝效果不甚理想等问题,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絮凝效果不理想,通常通过人工将搅拌充分的污水排放到单独的沉淀池内,但是,人工排放不够及时,并且耗费人力。
[0004]为此,提出一种城市工业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市工业污水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处理箱,所述污水处理箱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竖管,所述竖管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上盖,所述竖管的外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污水处理箱的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进药口,所述污水处理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左侧位置处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污水处理箱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左端贯穿污水处理箱并固定连接有电机,且所述搅拌轴在固定板上方,所述搅拌轴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组搅拌叶片,每组搅拌叶片设置有三片且呈环形阵列布设,所述污水处理箱的外表面左侧固定安装有出水口;
[0007]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板、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板、圆板、圆板、圆筒、隔板、连接板、连接杆、弹簧、导杆、风筒、第二转动轴、传动带、负压风扇、挡板、限位杆以及连接管,所述第一转动板设置在固定板的外表面左侧位置处,所述第一转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表面远离第一转动板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板,所述污水处理箱内部靠近第二转动板的位置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圆筒,所述圆筒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中间位置处滑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与圆板,且所述圆板的外表面与圆筒的内表面为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左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根弹簧,两根所述弹簧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均与圆筒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内部均设置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贯穿连接板并固定连接
隔板,所述导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圆筒,所述圆筒的外表面靠近圆板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圆筒的一端滑动安装有挡板,所述第二转动板靠近圆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圆筒远离第二转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风筒,所述风筒的外表面左侧中间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若干片呈环形阵列布设的负压风扇,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表面左侧与搅拌轴的外表面转动安装有传动带。
[0008]工作时,由于现有的机械絮凝池在运行过程中,位于沉淀区的絮体离搅拌机构太近,絮体容易再次被搅动破碎,导致絮体出现沉降性能差,絮凝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控制机构,将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驱动电机转动,与电机固定连接的搅拌轴随之转动,同理,固定安装在搅拌轴外表面的搅拌叶片从而转动,通过进水管以及竖管向污水处理箱、第一转动板以及固定板形成的空腔内输入污水,通过进药口向污水处理箱、第一转动板以及固定板形成的空腔内输入絮凝剂,转动的搅拌叶片从而能够对污水进行搅拌,使得污水与絮凝剂充分接触,另外,在搅拌轴进行转动时,由于搅拌轴与第二转动轴的外表面套装有传动带,第二转动轴随之转动,固定安装在第二转动轴外表面右侧的负压风扇从而转动,圆筒与连接板形成的空腔内压强减小,而隔板与圆筒形成的空腔内压强不变,由于压差作用,连接板向左侧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杆以及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的圆板向左侧移动,此时,圆板、圆筒内的空间增大,压强减小,与圆筒固定连通的连接管内的压强减小,由于外界压强不变,外界的压强大于连接管内的压强,滑动安装在连接管端部的挡板下移至限位杆与第二转动板之间,第二转动板从而被固定而不能转动,通过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板相连接的第一转动板抵住固定板,从而能够将污水处理箱内分隔为上、下两个的空腔,当电机停止转动时,与电机固定连接的搅拌轴停止转动,同理,负压风扇停止转动,圆筒与连接板形成的空腔内压强恢复为常压,弹簧复位,将连接板推动至原位,通过连接杆与连接板相连接的圆板同样恢复至原位,圆板、圆筒以及连接管内的空间减小,压强增大,滑动安装在连接管端部的挡板上移至限位杆上方,限位杆以及第二转动板不再被限制,此时,经过搅拌充分与絮凝剂接触的污水推动第一转动板,污水流入下方的空腔内,在下方的空腔内完成絮凝以及沉淀的过程,在连续的污水处理过程中,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控制机构,在电机开启后对污水进行搅拌的同时,通过设置负压风扇调节圆筒内的压强,从而控制挡板下移,以此限制第二转动板转动,保持污水处理箱内两个空腔保持封闭状态,当电机停止对污水搅拌的同时,负压风扇停止转动,圆筒与连接板形成的空腔内压强恢复为常压,控制挡板上移,第二转动板不再受到限制,污水推开第一转动板流入下方的空腔内,经过充分搅拌的污水在下方的空腔内完成絮凝以及沉淀的过程,再次通入污水进行搅拌处理时,第二转动板以及第一转动板再一次被限制而将上、下两个空腔,即在对污水再次进行搅拌时,位于下方空腔已经沉降的絮体不会被搅动破碎,保证絮体沉降性能,提高絮凝效果,另外,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控制机构与搅拌轴相连,搅拌轴停止时,及时将搅拌充分的污水排放到污水处理箱下部分的空腔内,相对于人工去控制排放,本专利技术具有及时、高效以及节省人力等优点。
[0009]优选的,所述凹槽内表面开设有方形槽,且所述方形槽与限位杆相适配。
[0010]工作时,当污水流入下方的空腔内后,第二转动板受到弹簧片的作用复位,但是第二转动板在受到弹簧片作用时会发生摆动,导致挡板不能准确的下移至第二转动板与限位杆之间,从而不能够对第二转动板进行限制,通过设置方形槽,使得第二转动板复位后,限
位杆能够进入方形槽内,以此,减小第二转动板以及限位杆摆动的幅度,使得挡板能够准确的下移至第二转动板与限位杆之间。
[0011]优选的,所述限位杆靠近凹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磁铁,所述方形槽内固定嵌装有第二磁铁,且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磁性相反。
[0012]工作时,通过设置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当限位杆进入方形槽内,由于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磁性相反,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互吸引,进一步减小第二转动板以及限位杆摆动的幅度。
[0013]优选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滤板以及托板,所述托板固定安装在竖管的内部,所述托板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包括污水处理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箱(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竖管(3),所述竖管(3)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上盖(4),所述竖管(3)的外表面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所述污水处理箱(1)的上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进药口(5),所述污水处理箱(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的外表面左侧位置处设置有控制机构(7),所述污水处理箱(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搅拌轴(9),所述搅拌轴(9)的左端贯穿污水处理箱(1)并固定连接有电机(6),且所述搅拌轴(9)在固定板(15)上方,所述搅拌轴(9)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组搅拌叶片(10),每组搅拌叶片(10)设置有三片且呈环形阵列布设,所述污水处理箱(1)的外表面左侧固定安装有出水口(8);所述控制机构(7)包括第一转动板(71)、第一转动轴(72)、第二转动板(73)、圆板(74)、圆板(74)、圆筒(75)、隔板(76)、连接板(77)、连接杆(78)、弹簧(79)、导杆(710)、风筒(711)、第二转动轴(712)、传动带(713)、负压风扇(714)、挡板(715)、限位杆(716)以及连接管(717),所述第一转动板(71)设置在固定板(15)的外表面左侧位置处,所述第一转动板(7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72),所述第一转动轴(72)的外表面远离第一转动板(71)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板(73),所述污水处理箱(1)内部靠近第二转动板(73)的位置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圆筒(75),所述圆筒(75)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76),所述隔板(76)中间位置处滑动安装有连接杆(78),所述连接杆(78)的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7)与圆板(74),且所述圆板(74)的外表面与圆筒(75)的内表面为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板(77)的外表面左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根弹簧(79),两根所述弹簧(79)远离连接板(77)的一端均与圆筒(75)固定连接,所述弹簧(79)内部均设置有导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兆康陈琦
申请(专利权)人:杨兆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