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孔模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9895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孔模件,属于装配式建筑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成孔模具,其包括骨架和柔性层;骨架上周向绕扎有加强线,柔性层通过注胶的方式形成并包覆在骨架上,加强线位于骨架与柔性层之间,因而在一方面,加强线周向绕扎在骨架上,加强线与骨架之间结合紧密,在另一方面,加强线与柔性层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柔性层较大程度地包裹了加强线,使得加强线与柔性层之间结合紧密,从而通过设置加强线提高了柔性层与骨架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成孔模件能够在混凝土完全凝固后仍能与预制构件脱离。后仍能与预制构件脱离。后仍能与预制构件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孔模件


[0001]本技术涉及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成孔模件。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工厂预制的建筑用构件在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其中,建筑用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楼板、预制梁、预制墙、预制柱、预制楼梯等,建筑用构件的材质可以是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等。
[0003]其中,板状结构的预制构件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利用预制构件上贯穿厚度方向的预留孔与螺杆配合以将预制构件固定在支架上,从而完成现场的浇筑施工。因此,预制构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在预设位置留有预留孔。
[0004]在现有技术中,在预制构件加工预留孔的方法通常包括两种。
[0005]一种方法是在设计位置处设置套管埋件,该套筒埋件一般为铁管、塑料管、PVC套管,当墙板完成脱模后即形成预留孔;之后将固定套筒埋用的螺杆拆除后才可完成预制构件的起吊和脱模。预制构件脱模后,套筒埋件可以留在预制构件中;当套筒埋件为塑料管或PVC套管时,也可通过敲碎套管埋件的方式将其取出。
[0006]另一种方法是将成孔模件的顶部固定在横梁上,并在混凝土初凝后将成孔模件拆下,从而防止成孔模件与混凝土联结。该方法的具体步骤是,根据预留孔的纵向位置安装固定横梁,根据预留孔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套筒和固定板(或套筒、丝扣和固定板),根据预留孔的横向位置将安装有套筒的固定板安装至横梁上合适的位置并固定,之后对各部件做细微调整使得套筒紧密贴合于底模。然后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密实、养护,即可形成具有预留孔的混凝土板块,正例如申请号为2017109686373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的一种可拆卸模具组件及其施工方法。
[0007]然而,上述的两种方法,无论是将作为成孔模件的套筒埋件留在预制构件中,或是在混凝土初凝时就将成孔模件取出,均涉及到成孔模件的拆模过程,使得预制构件的加工过程较为麻烦,大幅度地依赖于工人的施工经验,且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带有预留孔的预制构件加工过程麻烦、施工效率低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成孔模件,通过在骨架上设置柔性层,并利用加强线提高柔性层与骨架的连接强度,从而允许成孔模件在预制构件从成型模具起吊时与预制构件完成脱模。
[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10]本技术的一种成孔模件,用于在预制构件上形成预留孔;包括骨架和柔性层;所述骨架上周向绕扎有加强线,所述柔性层通过注胶的方式形成并包覆在所述骨架上,所述加强线位于骨架与柔性层之间。
[0011]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线在所述骨架上绕扎形成为若干个线圈。
[0012]进一步地,所述骨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棱,所述凸棱沿着所述骨架的轴向设置;所述加强线至少部分绕扎在骨架上所述凸棱所在的位置处,以使所述加强线与所述骨架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注胶间隙。
[0013]进一步地,所述凸棱设置为两个以上,所述加强线绕扎在处于对应位置处的线槽上,并形成为若干个线圈。
[0014]进一步地,所述线圈由所述加强线绕扎若干匝形成,且若干个线圈沿着所述骨架的轴向排布,相邻的线圈之间存在间隔。
[0015]进一步地,所述凸棱上设置有若干个凸齿,若干个所述凸齿沿着所述骨架的轴向排布,相邻的凸齿之间形成为用于限制所述加强线沿骨架轴向移动的线槽。
[0016]进一步地,所述线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凸棱的高度。
[0017]进一步地,所述凸齿具有弧形结构,或者,所述凸齿的外侧面为曲面结构。
[0018]进一步地,所述凸棱设置为3~5个,3~5个所述凸棱均匀分布在所述骨架的周向上。
[0019]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线为尼龙线,或者为PE线,或者为大力马线,或者为棉线,或者为毛线,或者为麻线。
[0020]本技术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中,当预制构件被从成型模具中吊起时,与预制构件接触的为柔性层,使得成孔模件能够与预制构件脱离并仍连接在底模上,从而不必须在预制构件成型过程中进行成孔模件的拆装过程,极大地提高了预制构件的生产效率。
[0022]本技术中,骨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棱,凸棱沿着骨架的轴向设置,加强线至少部分绕扎在骨架上凸棱所在的位置处,因而使得加强线至少部分与骨架的外侧壁脱离接触,从而使得柔性层能够完全包裹于骨架外侧壁脱离接触的加强线设置,进而提高柔性层与骨架之间的连接强度。
[0023]本技术中,凸棱上设置有若干个凸齿,若干个凸齿沿着骨架的轴向排布,相邻的凸齿之间形成为线槽,当加强线绕扎在线槽内时,线槽能够起到限位作用,在成孔模件与预制构件脱模时防止加强线沿骨架轴向移动,进一步提高柔性层与骨架之间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预制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预留孔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预制构件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成孔模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加强线在骨架上的绕扎方式示意图;
[0029]图6为加强线与骨架的凸棱配合方式示意图;
[0030]图7为凸棱的实施方式示意图;
[0031]图8为凸棱的数量实施方式示意图;
[0032]图9为骨架的凹槽实施方式示意图;
[0033]图10为骨架的形状实施方式示意图;
[0034]图11为柔性层的形状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36]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37]现有技术中,装配式建筑由若干个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进行拼接和浇筑后形成。为完成对两个或多个预制构件的拼接和浇筑,参照图1,预制构件300通常在靠近其边沿的位置处设置有若干个预留孔310。参照图2,该预留孔310一般贯穿预制构件300的厚度方向设置,且该预留孔310用于与螺杆配合,以将预制构件300与支架固定,之后再将固设在预设位置处的两个或多个预制构件现浇固定。
[0038]图3示出了用于制造预制构件300的成型模具100,该成型模具100由底模110,以及可拆卸连接在底模110上的多个边模120围成。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孔模件,用于在预制构件上形成预留孔;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和柔性层;所述骨架上周向绕扎有加强线,所述柔性层通过注胶的方式形成并包覆在所述骨架上,所述加强线位于骨架与柔性层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孔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线在所述骨架上绕扎形成为若干个线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孔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凸棱,所述凸棱沿着所述骨架的轴向设置;所述加强线至少部分绕扎在骨架上所述凸棱所在的位置处,以使所述加强线与所述骨架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注胶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成孔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棱上设置有若干个凸齿,若干个所述凸齿沿着所述骨架的轴向排布,相邻的凸齿之间形成为用于限制所述加强线沿骨架轴向移动的线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成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峥嵘刘风韩春旭周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昇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