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热等静压加工效率的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953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热等静压加工效率的治具,包括治具单元;所述治具单元包括A层治具和B层治具;A层治具放置在B层治具的上方,且A层治具和B层治具的边缘轮廓一致;所述A层治具和B层治具上均矩阵式排列有多个与产品形状匹配的通孔,且通孔与通孔之间形成支撑肋板;通孔的高度高于产品的高度;A层治具的单个通孔的垂直投影面积内至少存在一个B层治具上的支撑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治具的优化设计,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能够有效提升热等静压装炉量,减低生产成本。减低生产成本。减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热等静压加工效率的治具


[0001]本技术涉及热等静压加工中的治具,特别涉及一种提高热等静压加工效率的治具。

技术介绍

[0002]粉末注射成型技术是以金属粉末作为原材料,经过混炼、注射、脱脂、烧结,制取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相比于锻造、压铸等传统工艺,具有成本低廉,适用于各种材料,可生产各种复杂形状的制品等优点,在消费电子、汽车、医疗均有应用。
[0003]众所周知,粉末冶金产品虽然成本低廉且能加工结构复杂产品,但因其致密度低,存在孔隙率,抛光后表面效果容易存在麻点、凹坑等缺陷。为消除孔隙,增加产品的致密度,提高表面抛光质量,通常选用热等静压作为粉末冶金产品的后加工工序,通过高温高压闭合封孔。但因设备昂贵及运营成本高导致零部件的附加成本高居不下,目前热等静压的降本成为粉末冶金行业的一大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热等静压加工效率的治具,其通过堆叠方式的优化设计,在大大提高装炉量的同时,也能够保证产品能够无直接接触挤压,从而降低产品的变形。
[0005]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中治具包括治具单元;所述治具单元包括A层治具和B层治具;A层治具放置在B层治具的上方,且A层治具和B层治具的边缘轮廓一致;所述A层治具和B层治具上均矩阵式排列有多个与产品形状匹配的通孔,且通孔与通孔之间形成支撑肋板;通孔的高度高于产品的高度;A层治具的单个通孔的垂直投影面积内至少存在一个B层治具上的支撑肋板。
[0006]同时还包括边缘保护圈;A层治具和B层治具放置在边缘保护圈内,且边缘保护圈与A层治具、B层治具的边缘相匹配。
[0007]A层治具上的通孔以其边缘为基准线,以产品的尺寸为单位进行矩阵式排列;B层治具以二分之一产品的尺寸为基准线,以产品的尺寸为单位进行矩阵式排列。
[0008]A层治具材质为硬质合金或钨合金或钼合金或铁基材料或陶瓷;B层治具材质为硬质合金或钨合金或钼合金或铁基材料或陶瓷。
[0009]作为优化设计,上述通孔的高度高于产品的高度1~10毫米。
[0010]上述边缘保护圈呈环形,A层治具和B层治具的外形轮廓呈圆形。
[0011]作为进一步优化,上述A层治具的中心为一个通孔;B层治具的中心为支撑肋板形成的十字交叉点。
[0012]作为进一步优化,上述治具单元包括多个A层治具和多个B层治具;A层治具和B层治具交错堆叠,且最底下一层为B层治具;当B层治具位于A层治具下方时,B层治具上的支撑肋板用于支撑A层治具上通孔内的产品;当A层治具位于B层治具下方时,A层治具上的支撑
肋板用于支撑B层治具上通孔内的产品。
[0013]多个交错堆叠的A层治具和B层治具放置在边缘保护圈内,且边缘保护圈与A层治具、B层治具的边缘相匹配。
[0014]本技术利用上述治具进行的装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将边缘保护圈放置在热等静压炉内;
[0016]S2、将B层治具放置在边缘保护圈内;
[0017]S3、将A层治具放置在B层治具上;
[0018]S4、将产品逐个放置在A层治具的通孔内,直至A层治具的通孔放满产品;此时B层治具上的支撑肋板用于支撑A层治具通孔内的产品;
[0019]S5、将B层治具放置在A层治具上;
[0020]S6、将产品逐个放置在B层治具的通孔内,直至B层治具的通孔放满产品;此时A层治具上的支撑肋板用于支撑B层治具通孔内的产品;
[0021]S7、重复步骤S3~S6,直至边缘保护圈内交错堆叠满A层治具和B层治具。
[0022]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中A层治具和B层治具的堆叠设计,B层治具可以对A层治具上的产品起到支撑作用,同时当A层上方再堆叠B层治具时,又能对B层治具上的产品形成支撑,从而在有限空间内实现最大限度的装载量。
[0023](2)本技术通过通孔的高度设计,能够保证产品的无直接接触挤压,有效防止产品的变形。
[0024](3)本技术中A层治具和B层治具上通孔的开设,将单位面积内的装载量进行了有效规划和设计,从而进一步提高装载量。
附图说明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6]图1为对照例的堆叠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中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堆叠的示意图;
[0029]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对照例)
[0031]见图1,现有的用于热等静压的治具1a在堆叠时,为了保证产品1b的无直接接触挤压,因此治具1a上往往需要设置层间支撑1c。层间支撑1c的高度设置又比较高,因此现有治具1a在堆叠后期实际装载量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同时现有治具1a上摆放产品1b时,没有有效规划,因此单位面积内堆放空间有待优化。
[0032]以常规42mm*37mm表壳作为产品,以Φ400*1200热等静压炉型作为研究对象,测试满炉装炉数量,按照图1摆放方式,每层摆放36PCS,共48层,满炉装炉量为1728片。
[0033](实施例1)
[0034]见图2,本技术中提高热等静压加工效率的治具,包括治具单元1和边缘保护
圈2;所述治具单元1包括A层治具11和B层治具12;A层治具11放置在B层治具12的上方,且A层治具11和B层治具12的边缘轮廓一致;A层治具11和B层治具12放置在边缘保护圈2内,且边缘保护圈2与A层治具11、B层治具12的边缘相匹配;所述A层治具11和B层治具12上均矩阵式排列有多个与产品形状匹配的通孔,且通孔与通孔之间形成支撑肋板;通孔的高度高于产品的高度5毫米。
[0035]A层治具11上的通孔以其边缘为基准线,以产品的尺寸为单位进行矩阵式排列;B层治具12以二分之一产品的尺寸为基准线,以产品的尺寸为单位进行矩阵式排列。此时A层治具11的中心为一个通孔;B层治具12的中心为支撑肋板形成的十字交叉点。无论何种角度重叠,只要A层治具11和B层治具的外圆对齐,B层治具可以一直对A层治具上通孔内的产品进行支撑。
[0036]A层治具11材质为硬质合金;B层治具材质12为陶瓷。
[0037]所述边缘保护圈2呈环形,A层治具11和B层治具12的外形轮廓呈圆形。
[0038](实施例2)
[0039]见图3和图4,本技术中提高热等静压加工效率的治具,包括多个A层治具11和多个B层治具12;A层治具11和B层治具12交错堆叠,且最底下一层为B层治具12;当B层治具12位于A层治具11下方时,B层治具12上的支撑肋板用于支撑A层治具11上通孔内的产品;当A层治具11位于B层治具12下方时,A层治具11上的支撑肋板用于支撑B层治具12上通孔内的产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热等静压加工效率的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治具单元(1);所述治具单元(1)包括A层治具(11)和B层治具(12);A层治具(11)放置在B层治具(12)的上方,且A层治具(11)和B层治具(12)的边缘轮廓一致;所述A层治具(11)和B层治具(12)上均矩阵式排列有多个与产品形状匹配的通孔,且通孔与通孔之间形成支撑肋板;通孔的高度高于产品的高度;A层治具(11)的单个通孔的垂直投影面积内至少存在一个B层治具(12)上的支撑肋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热等静压加工效率的治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边缘保护圈(2);A层治具(11)和B层治具(12)放置在边缘保护圈(2)内,且边缘保护圈(2)与A层治具(11)、B层治具(12)的边缘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热等静压加工效率的治具,其特征在于:A层治具(11)上的通孔以其边缘为基准线,以产品的尺寸为单位进行矩阵式排列;B层治具(12)以二分之一产品的尺寸为基准线,以产品的尺寸为单位进行矩阵式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热等静压加工效率的治具,其特征在于:A层治具(11)材质为硬质合金或钨合金或钼合金或铁基材料或陶瓷;B层治具(12)为硬质合金或钨合金或钼合金或铁基材料或陶瓷。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绍华朱明露何鑫邬均文王明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