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用鲜食枣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921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检测用鲜食枣预处理装置,包括挤压管,枣核导管、果肉导管和顶杆,挤压管的侧壁上开设有投料口,投料口的两侧设置有横向切割刀,枣核导管和果肉导管设置在挤压管的端部,枣核导管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环状切割刀,果肉导管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环状切割刀,顶杆设置在挤压管内,利用设置在投料口上的横向切割刀,将鲜枣的两端切除,再通过顶杆将鲜枣推向枣核导管和果肉导管,利用枣核导管和果肉导管端部设置的环状切割刀,将鲜枣的枣核、果肉和果皮切割分离,同时果肉分离腔内设置的若干纵向切割刀,将果肉进行分割排出,本装置可实现连续作业,操作安全简便,省时省力,实现了快速去核去皮的功能,提高了对鲜枣的检测效率。提高了对鲜枣的检测效率。提高了对鲜枣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用鲜食枣预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鲜枣品质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检测用鲜食枣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鲜枣品质评价对鲜枣采后附加值和鲜枣后续上产加工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鲜枣品质评价中,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影响果实内部口感,蛋白质含量,维生素含量影响果实的内部口感,上述指标直接影响水果的定级和定价。因此在鲜枣大量上市时,需要对鲜枣V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等含量进行检测。而检测前需将鲜枣进行去核、去皮、果肉粉碎等预处理。
[0003]目前,将鲜枣去核、去皮通常采用的处理的方式为先将鲜果去核,再进行人工削皮处理,但该方式操作过程中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导致对鲜枣的检测效率不高,同时在去皮过程中,果肉暴露时间过长还会存在部分物质被氧化,导致检测结果不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检测用鲜食枣预处理装置,以解决在检测鲜枣时,快速将鲜枣去核去皮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检测用鲜食枣预处理装置,包括挤压管,枣核导管、果肉导管和顶杆,所述挤压管的侧壁上开设有投料口,投料口的两侧设置有横向切割刀,所述枣核导管和果肉导管设置在挤压管的端部,与挤压管同轴设置,枣核导管设置在果肉导管内,所述枣核导管与挤压管接触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环状切割刀,所述果肉导管与挤压管接触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环状切割刀,所述枣核导管的外壁与果肉导管的内壁之间形成果肉分离腔,所述果肉导管的外壁与挤压管的内壁之间形成果皮分离腔,所述果肉分离腔和果皮分离腔内设置有若干纵向切割刀,所述顶杆设置在挤压管远离枣核导管和果肉导管的一端,穿入挤压管,且可以向枣核导管和果肉导管的方向往复运动。
[0007]优选的,所述横向切割刀安装在挤压管的外壁上,包括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之间的间距可调。
[0008]优选的,所述顶杆穿入挤压管的一端设置有顶块,远离顶块的一端设置有按压手柄。
[0009]优选的,所述按压手柄与挤压管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使顶杆回位。
[0010]优选的,所述挤压管的端部设置有手持架。
[0011]优选的,所述挤压管的端部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内设置有果皮收集仓和果肉收集仓,所述果皮收集仓与果皮分离腔联通,所述果肉收集仓与果肉分离腔联通。
[0012]优选的,所述果皮收集仓与果肉收集仓之间设置有隔板。
[0013]优选的,所述果肉收集仓内设置有果肉粉碎装置。
[0014]优选的,所述枣核导管远离设置第一环状切割刀的一端开设有枣核出口。
[0015]优选的,枣核导管靠近枣核出口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收集箱可拆卸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将鲜枣按入挤压管投料口,利用设置在投料口上的横向切割刀,将鲜枣的两端切除,再通过挤压管内设置的顶杆将鲜枣推向枣核导管和果肉导管,利用枣核导管和果肉导管端部设置的环状切割刀,将鲜枣的枣核、果肉和果皮切割分离,将枣核切入枣核导管内,同时果肉分离腔内设置的若干纵向切割刀,将果肉进行分割排出,本装置可实现连续作业,操作安全简便,省时省力,实现了快速去核去皮的功能,提高了对鲜枣的检测效率,同时缩短了对鲜枣的预处理时间,有效避免果肉因暴露时间过长,导致部分物质被氧化,提高了鲜枣品质检测精确度。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检测用鲜食枣预处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检测用鲜食枣预处理装置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检测用鲜食枣预处理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沿A

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3沿B

B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检测用鲜食枣预处理装置的枣核导管及果肉导管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检测用鲜食枣预处理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挤压管1、顶杆2、收集箱3、枣核导管4、手持架5、投料口11、横向切割刀12、固定刀座13,调节螺栓14、顶块21、手柄22、弹性件23、固定架31、隔板32、果皮收集仓33、果肉收集仓34、果肉导管41、纵向切割刀42、果肉分离腔43、果皮分离腔44、第一环状切割刀45、第二环状切割刀46、枣核出口47。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请参看图1至图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用鲜食枣预处理装置,包括挤压管1,枣核导管4、果肉导管41和顶杆2,所述挤压管1的侧壁上开设有投料口11,投料口11的两侧设置有横向切割刀12,所述枣核导管4和果肉导管41设置在挤压管1的端部,与挤压管1同轴设置,枣核导管4设置在果肉导管41内,所述枣核导管4与挤压管1接触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环状切割刀45,所述果肉导管41与挤压管1接触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环状切割刀46,所述枣核导管4的外壁与果肉导管41的内壁之间形成果肉分离腔43,所述果肉导管41的外壁与挤压管1的内壁之间形成果皮分离腔44,所述果肉分离腔43和果皮分离腔44内设置有若干纵向切割刀42,所述顶杆2设置在挤压管1远离枣核导管4和果肉导管41的一端,穿入挤压管1,且可以向枣核导管4和果肉导管41的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纵向切割刀42在果肉分离腔43和果皮分离腔44内沿枣核导管4的径向环形阵列垂直设置,所述纵向切割刀42刀刃的方向与枣核导管4上第一环状切割刀45的刀刃方向一致。
[0027]使用时,将鲜枣压入挤压管1投料口11内,在压入的过程中,利用设置在投料口11
上的横向切割刀12,将鲜枣的两端切除,鲜枣进入挤压管1后,通过设置在挤压管1内的顶杆2,将鲜枣推向果肉导管41和枣核导管4的方向,利用设置在枣核导管4端部的第一环状切割刀45和果肉导管41端部的第二环状切割刀46,将枣核、果肉和果皮进行切割分离,枣核被切入枣核导管4,果肉被切入果肉分离腔43,果皮被切入果皮分离腔44,同时,果肉分离腔43和果皮分离腔44内设置的若干纵向切割刀42,分别将果肉和果皮分解成若干小块,方便果皮和果肉从分离腔内排出。
[0028]进一步,所述横向切割刀12安装在挤压管1的侧壁上,设置在投料口11的两侧,包括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之间的间距可调。
[0029]具体的,在挤压管1投料口1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刀座13,横向切割刀12固定安装在固定刀座13上,所述固定刀座13上设置有腰型槽和调节螺栓14,调节螺栓14穿过固定刀座13上的腰型槽与挤压管1的侧壁连接,将固定刀座13固定在挤压管的侧壁上,当调节螺栓14松开时,固定刀座13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用鲜食枣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挤压管,枣核导管、果肉导管和顶杆,所述挤压管的侧壁上开设有投料口,投料口的两侧设置有横向切割刀,所述枣核导管和果肉导管设置在挤压管的端部,与挤压管同轴设置,枣核导管设置在果肉导管内,所述枣核导管与挤压管接触的端部设置有第一环状切割刀,所述果肉导管与挤压管接触的端部设置有第二环状切割刀,所述枣核导管的外壁与果肉导管的内壁之间形成果肉分离腔,所述果肉导管的外壁与挤压管的内壁之间形成果皮分离腔,所述果肉分离腔和果皮分离腔内设置有若干纵向切割刀,所述顶杆设置在挤压管远离枣核导管和果肉导管的一端,穿入挤压管,且可以向枣核导管和果肉导管的方向往复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用鲜食枣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切割刀安装在挤压管的外壁上,包括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之间的间距可调。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测用鲜食枣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穿入挤压管的一端设置有顶块,远离顶块的一端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李百云贾永华沈甜陈卫平牛锐敏颜秀娟许泽华岳海英黄小晶李晓龙魏天军田梅赵云霞高晶霞裴红霞张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宁夏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