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结构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904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和电子设备,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石墨层和隔热层;不同区域处的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不完全相同。由此,散热结构可以将热量分散开,防止局部过热造成的器件损坏。通过不同厚度的隔热层,可以针对性的阻挡热量穿过,使隔热层远离石墨层一侧的表面温度均一,具有较好的均热效果,进而可以有效的改善局部过热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体验。提高了用户体验。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结构和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散热
,具体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目前电子设备已经越来越普遍的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电子设备的发热问题越来越严重。电子设备的温度升高会导致其可靠性降低,如果不进行散热处理,则容易造成电子元件的损坏,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减低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还会危及电子设备的安全。
[0003]并且,由于电子元件位于电子设备的不同部位,容易引起电子设备的热量集中,但现有散热结构的散热效果较差,无法及时散出集中的热量,不仅容易对电子元件造成损坏,还导致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因局部过热而存在不适感,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感。
[0004]因此,如何对电子设备进行更好的散热,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而作出的。
[0006]现有散热结构的散热能力有限,均热效果较差,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容易出现局部过热的问题,不仅影响电子设备的性能,还会给用户造成不适感,降低了用户体验。
[0007]因此,研发一种可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的散热结构、制备散热结构的方法和电子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0008]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石墨层和隔热层;不同区域处的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不完全相同。由此,散热结构可以将热量分散开,防止局部过热对器件造成损坏。通过不同厚度的隔热层,可以阻挡热量穿过,使隔热层远离石墨层一侧的表面温度均一,具有较好的均热效果,进而可以有效的改善局部过热的问题,提高用户体验。
[000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制备散热结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石墨层;在石墨层的表面形成隔热层,不同区域的隔热层的厚度不同。由此,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的优点。
[0010]根据本技术的示例,该方法中的散热结构与前文所述的散热结构具有相同的结构。由此,该方法具有前文描述的散热结构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001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显示组件、若干个热源和前文所述的散热结构;所述显示组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显示组件和所述壳体之间限定出安装空间;所述散热结构和所述若干个热源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散热结构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若干个热源之间。由此,该电子设备具有前面描述的散热结构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散热结构的散热效果好,可以延长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并且还改善了局部过热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散热结构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散热结构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制备散热结构的方法流程图;
[0015]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0016]图5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
[0018]100

散热结构,110

石墨层,120

隔热层,200

热源,300

壳体,400

显示组件,1000

电子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场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0]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之一。
[0021]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如图1所示,散热结构100包括层叠设置的石墨层110和隔热层120,不同区域处的隔热层120的厚度不完全相同。由此,该散热结构100具有很好的散热和均热效果,可以避免热量集中于局部,隔热层120远离石墨层110一侧的表面温度均一,避免了局部过热问题的出现,改善了用户体验。
[0022]专利技术人发现,如果仅通过石墨层110对电子设备进行散热,仍存在局部过热的问题。石墨水平方向的热导率远远大于垂直方向的热导率,热量通过垂直方向传导时,导致越靠近热量集中区域的温度越高,远离热量集中区域的温度越低,出现局部过热的问题。特别是当石墨层110的长度和/或宽度较大、厚度较小时,此时热量在石墨层110垂直方向上的传导时间小于热量在石墨层110水平方向上的传导时间,局部过热的问题更加严重。
[0023]本技术通过在石墨层110上设置厚度不同的隔热层120,可以阻止热量沿穿过隔热层的方向传导,可以有效的改善局部过热的问题,达到均热的效果。隔热层阻挡了热量沿石墨层的垂直方向传导,热源产生的热量可以沿石墨层的水平方向传导,由于石墨层水平方向的热导率很大,因此在石墨层的水平方向上可以很快的散热。
[0024]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形成隔热层120的材料包括ZS

211反射隔热保温涂料、ZS

222热反射隔热涂料和ZS

411辐射降温涂料的至少一种。由此,可以将热量有效的阻隔在隔热层120内,有效的防止热量透过隔热层120。
[0025]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隔热层120的厚度不大于30μm。在此厚度下,可以更有效的阻隔热量的传导,使散热结构具有更好的均热效果,更好的避免局部过热的问题。
[002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方式,隔热层的厚度的最大值为10

30μm。在此厚度下,可以对热量集中的区域的热量进行有效的阻隔。例如,隔热层120的厚度的最大值可以为10μm、11μm、12μm、13μm、14μm、15μm、16μm、17μm、18μm、19μm、20μm、21μm、22μm、23μm、24μm、25μm、26μm、27μm、28μm、29μm或30μm。
[0027]隔热层的厚度的最小值为0

10μm。也即是说,石墨层上的局部区域可不具有隔热层。在此厚度下,可以对热量较少的区域的热量进行有效的阻隔。例如,隔热层120的厚度的最小值可以为0、1μm、2μm、3μm、4μm、5μm、6μm、7μm、8μm、9μm或10μm。
[0028]在本申请中,不同区域处的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不完全相同,也就是说,隔热层不是均厚的。隔热层的厚度的最大值是指:不同区域处隔热层厚度的最大值,隔热层的厚度的最小值是指:不同区域处隔热层厚度的最小值。
[0029]如前所述,隔热层的厚度的最小值为0

10μm,隔热层不同区域处的厚度不完全相同。也即是说,隔热层的厚度的最小值可以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层叠设置的石墨层和隔热层;其中,不同区域处的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不完全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隔热层的材料包括ZS

211反射隔热保温涂料、ZS

222热反射隔热涂料或ZS

411辐射降温涂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不大于30μ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的厚度的最大值为10

30μ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的厚度的最小值为0

10μ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锦涛
申请(专利权)人: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