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保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883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保护机构,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保护机构包括防护罩,防护罩的底部设有安装座,防护罩的内腔壁上设有铰接座,通过铰接座在防护罩内设有转舱,转舱的内部填充有干粉,转舱的右端底面上设有两个翘架,通过烟雾传感与电缸驱动的方式,使得电池接线端子一旦出现失火现象时,烟雾传感器就会感应到烟雾气体并将此感应信号反馈到电缸上,电缸的动作杆推动转舱左端向上旋转,电缸驱动转舱旋转的过程中就会将转舱排料侧的排料口打开,使填充在其内部的干粉倾倒于电池上,其中一大部分干粉会直接落于接线端子上,最终使电池得到保护,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保护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保护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顶部设有正负极接线端子,用于与新能源汽车的供电部件电性连接,从而实现供电回路,新能源电池在向汽车供电时,虽然其具有对电池进行防护的防护罩,但是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因短路或过载现象而诱发接线端子失火,造成电池损坏或爆炸。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保护机构,可在电池接线端子失火时,将其熄灭,防止电池爆炸。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保护机构,包括防护罩,防护罩的底部设有安装座,防护罩的内腔壁上设有铰接座,通过铰接座在防护罩内设有转舱,转舱的内部填充有干粉,转舱的右端底面上设有两个翘架,两个翘架分别处于前后两侧,每个翘架上均设有烟雾传感器,防护罩的内腔壁上设有与烟雾传感器电性连接的电缸,电缸的动作杆活动连接于转舱的左端底面上,烟雾传感器感应到烟雾气体时,将烟雾信号反馈于电缸上,电缸的动作杆推动转舱向上旋转,转舱的右端开设有对应在翘架上方的出料口,出料口上活动连接有放料板,放料板的一端设有使其连接于防护罩的钢丝,转舱的左端向上旋转的同时使其右端的出料口与放料板分离,以使转舱内的干粉倾斜向下排出并下落于电池的接线端子上。
[0005]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防护罩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接线口。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翘架的右端设有用于卡放烟雾传感器的通槽,通槽的左端开设有漏槽。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防护罩的前后内壁面上均固定有一个弯簧,每个弯簧的底端连接有齿带,每个齿带远离对应的弯簧的一端连接于转舱的底面上,齿带的底部设有安装在防护罩内壁面上的齿轮,齿轮与齿带齿面啮合,转舱左端向上旋转时通过齿带驱动齿轮旋转,齿轮的端面上设有转轴,转轴的端部设有挤压在烟雾传感器顶端以将烟雾传感器(按住在通槽内的圆柱,圆柱的顶部开设有切平面,齿轮通过转轴带动圆柱旋转时,圆柱的切平面由顶部旋转至朝向烟雾传感器,以使圆柱与烟雾传感器的顶端分离。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防护罩的内壁面上设有若干个导向轮,齿带经导向轮导向后连接于转舱的底面上。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转舱的右端与防护罩的内腔右壁之间留有间隙,防护罩的内腔右壁上活动连接有导流板,导流板朝左下方向倾斜设置,导流板通过连杆连接于齿轮,导流板的底端延伸至烟雾传感器的下方,连杆的相对两端分别铰接于导流板的下侧与齿轮的端面周缘。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转舱的底面上设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为两处,且左右设置,左侧的散热风扇排气口朝下,右侧的散热风扇排气口朝右。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安装座上开设有环形沉槽,防护罩的底端插放于环形沉槽内,安装座左端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螺纹孔贯穿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的内端贯穿在环形沉槽内。
[0012]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防护罩,可将电池防护在内部,在防护罩上设有转舱,转舱的内部填充有干粉,通过烟雾传感与电缸驱动的方式,使得电池接线端子一旦出现失火现象时,使得烟雾传感器就会感应到烟雾气并将此感应信号反馈到电缸上,使电缸的动作杆推动转舱向上旋转,电缸驱动转舱旋转的过程中就会将其排料侧的排料口打开,使填充在其内部的干粉倾倒于电池上,其中一大部分干粉会直接落于接线端子上,最终使电池得到保护,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保护机构的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保护机构沿图1中A

A线剖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保护机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保护机构剖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由图3引出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齿带、齿轮以及烟雾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防护罩;101、接线口;102、铰接座;2、安装座;201、环形沉槽;202、锁紧螺栓;3、转舱;301、翘架;302、通槽;303、漏槽;5、钢丝;6、放料板;7、弯簧;8、齿带;9、导向轮;10、齿轮;11、转轴;12、圆柱;1201、切平面;13、烟雾传感器;14、连杆;15、导流板;16、电缸;17、散热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
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型中的具体含义。
[0018]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保护机构,其包括防护罩1,防护罩1的底部设有用于安放电池的安装座2,防护罩1的内腔壁上设有铰接座102,通过铰接座102在防护罩1内设有位于电池上方的转舱3,转舱3的内部填充有干粉,转舱3的右端底面上设有两个翘架301,两个翘架301分别处于前后两侧,每个翘架301上均设有对应于电池接线端子顶部的烟雾传感器13,防护罩1的内腔壁上设有与烟雾传感器13电性连接的电缸16,电缸16的动作杆活动连接于转舱3的左端底面上。烟雾传感器13感应到电池接线端子的烟雾气体时,将烟雾信号反馈于电缸16上,电缸16的动作杆推动转舱3左端向上旋转,转舱3的右端开设有对应在翘架301上方的出料口,出料口上活动连接有放料板6,放料板6的一端设有使其连接于防护罩1的钢丝5,转舱3的左端向上旋转的同时转舱3右端的出料口与放料板6分离。钢丝5不会与转舱3干涉,转舱3转动时,而放料板6固定,转舱3的右端下侧与放料板6的底面之间会形成间隙,从而转舱3内的干粉从间隙中向下排出并下落于电池的接线端子上。
[0019]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固定在安装座2上,且位于防护罩1内,电池上的正负极接线端子分别对应在两个翘架301的下方,且与翘架301之间留有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保护机构,包括防护罩(1),防护罩(1)的底部设有安装座(2),其特征在于:防护罩(1)的内腔壁上设有铰接座(102),通过铰接座(102)在防护罩(1)内设有转舱(3),转舱(3)的内部填充有干粉,转舱(3)的右端底面上设有两个翘架(301),两个翘架(301)分别处于前后两侧,每个翘架(301)上均设有烟雾传感器(13),防护罩(1)的内腔壁上设有与烟雾传感器(13)电性连接的电缸(16),电缸(16)的动作杆活动连接于转舱(3)的左端底面上,烟雾传感器(13)感应到烟雾气体时,将烟雾信号反馈于电缸(16)上,电缸(16)的动作杆推动转舱(3)向上旋转,转舱(3)的右端开设有对应在翘架(301)上方的出料口,出料口上活动连接有放料板(6),放料板(6)的一端设有使其连接于防护罩(1)的钢丝(5),转舱(3)的左端向上旋转的同时使其右端的出料口与放料板(6)分离,以使转舱(3)内的干粉倾斜向下排出并下落于电池的接线端子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防护罩(1)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接线口(1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翘架(301)的右端设有用于卡放烟雾传感器(13)的通槽(302),通槽(302)的左端开设有漏槽(30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防护罩(1)的前后内壁面上均固定有一个弯簧(7),每个弯簧(7)的底端连接有齿带(8),每个齿带(8)远离对应的弯簧(7)的一端连接于转舱(3)的底面上,齿带(8)的底部设有安装在防护罩(1)内壁面上的齿轮(10),齿轮(10)与齿带(8)齿面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月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美通备品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