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布的脱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8339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纤维布的脱蜡装置,其包括带有出气管的炉体、设置于所述炉体一侧的进料通道和出料通道,所述炉体内沿远离所述进料通道的方向顺次设置有热风箱、多个用于供基布绕设且竖直的限位辊,所述热风箱上设置有两组热风口,这两组热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热风箱的相对两侧并呈交错布置,且每组热风口和所述炉体内壁之间预留有供基布运行的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引导基布在炉体内近似于U字型运动,并在基布合围成的空间内设置热风箱,使得基布表面的蜡能均匀地与热风口输出的热风接触,在避免出现阴阳面的现象的同时,能使基布表面的蜡脱除得更为均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璃纤维布脱蜡不均匀、局部脱蜡不彻底的问题。底的问题。底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纤维布的脱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除尘布袋生产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布的脱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玻璃纤维除尘布袋,是采用玻纤与一定比例的耐高温玻纤复合针刺而成的一种过滤材料。该滤袋不仅具有玻璃纤维织物耐高温、耐腐蚀、尺寸稳定、伸长收缩率极小、强度高的优点,而且毡层纤维呈单纤维、三维微孔结构,其孔隙率高,与其它的耐高温化纤毡滤袋相比,还具有价格低、耐温更高等特殊优点,但其运行阻力高于一般化纤高温滤材。
[0003]现有的玻璃纤维除尘布袋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对玻纤布进行脱蜡,将脱蜡之后的无碱玻纤布卷绕在酸洗轴上完成制卷,放进酸洗槽中进行整卷酸洗,进行水洗、烘干、烧结、覆膜、收卷、缝制。其中,脱蜡步骤通常是将玻纤布放入脱蜡装置中进行加热而脱蜡的。
[0004]现有的脱蜡装置多为卧式脱蜡炉,在脱蜡过程中,玻璃纤维布从卧式脱蜡炉左侧进入右侧穿出,玻璃纤维布进入卧式脱蜡炉内后,其表面的蜡经高温环境气化后从卧式脱蜡炉上部设置的出气烟囱排出。但是,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玻璃纤维布的重力作用,容易使玻璃纤维布中下部接触炉膛,造成玻璃纤维布阴阳面的现象,使得玻璃纤维布脱蜡不均匀、局部脱蜡不彻底,进而影响后续覆膜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纤维布的脱蜡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璃纤维布脱蜡不均匀、局部脱蜡不彻底的问题。
[000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玻璃纤维布的脱蜡装置,其包括带有出气管的炉体、设置于所述炉体一侧的进料通道和出料通道,所述炉体内沿远离所述进料通道的方向顺次设置有热风箱、多个用于供基布绕设且竖直的限位辊,所述热风箱上设置有两组热风口,这两组热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热风箱的相对两侧并呈交错布置,且每组热风口和所述炉体内壁之间预留有供基布运行的间隙。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脱蜡过程中,基布自进料通道进入炉体内,然后基布依次经过其中一组热风口和炉体之间的间隙、多个限位辊、另一组热风口和炉体之间的间隙、以及出料通道后,基布输出至炉体的外部;其中,热风箱的主要作用是产生热风,并通过热风口输出热风以提高炉体内的温度,从而使得基布表面的蜡气化,避免出现阴阳面的现象;另外,通过将两组热风口交叉布置,能使基布表面的蜡脱除得更为均匀,以避免覆膜工序时覆膜材料的脱落;在此过程中,通过引导基布在炉体内近似于U字型运动,并在基布合围成的空间内设置热风箱,使得基布表面的蜡能均匀地与热风口输出的热风接触,在避免出现阴阳面的现象的同时,能使基布表面的蜡脱除得更为均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璃纤维布脱蜡不均匀、局部脱蜡不彻底的问题。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辊的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之间预留有供基布绕设的间隙。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同时处理多个基布时,使得相邻的基布之间不会交缠重叠,既能提高脱蜡的效率,又能避免影响脱蜡的均匀度。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风箱内设置有多个隔板,这些隔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热风箱的相对两侧且相互交错布置,以在所述热风箱内搭建成蛇形的热风通道。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风箱内输入的热风在热风通道内呈蛇形流动,并在流经热风口时对基布进行加热脱蜡,以便保持基布在适宜的脱蜡条件下。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管布置于这些限位辊的上方。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蜡气的排出。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体内设置有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布置于所述进料通道和出料通道的侧上方、并用于引导所述炉体内的气流向下运动;所述第二导流板布置于这些限位辊的侧下方、并用于引导所述炉体内的气流朝向所述出气管运动。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风裹挟蜡气在炉体内流动时,这些气流先被第一导流板推动并下沉,然后被第二导流板推动并上浮,并在出气管吸力的作用下排出;在此过程中,炉体内形成沿着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自出气管的方向循环流动的气流,既能保证基布与热空气充分接触,又有利于蜡气的排出。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通道和出料通道内分别设置有一对牵引辊,这两对牵引辊分别用于遮挡所述进料通道和出料通道,且每对牵引辊之间预留有供基布穿设的间隙。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脱蜡时,通过牵引辊和基布共同遮挡进料通道和出料通道,能避免热风外泄,有效保证脱蜡效率。
[00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引导基布在炉体内近似于U字型运动,并在基布合围成的空间内设置热风箱,使得基布表面的蜡能均匀地与热风口输出的热风接触,在避免出现阴阳面的现象的同时,能使基布表面的蜡脱除得更为均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璃纤维布脱蜡不均匀、局部脱蜡不彻底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脱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脱蜡装置在左视方向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脱蜡装置在俯视方向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上述附图中:1、炉体;2、进料通道;3、出料通道;4、热风箱;41、热风口;42、隔板;5、限位辊;51、限位圈;6、出气管;7、牵引辊;8、第一导流板;9、第二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玻璃纤维布的脱蜡装置,包括炉体1、设置于炉体1的前侧且左右并排布置的进料通道2和出料通道3、设置于炉体1内的热风箱4
和一组布置于热风箱4后侧的限位辊5、以及设置于炉体1顶部并布置于这组限位辊5上方的出气管6。其中,热风箱4上设置有两组热风口41,这两组热风口41分别设置于热风箱4的左右两侧并呈交错布置,且每组热风口41和炉体1内壁之间预留有供基布运行的间隙。
[0025]如图1所示,另外,进料通道2和出料通道3内分别设置有一对牵引辊7,这两对牵引辊7分别用于遮挡进料通道2和出料通道3,且每对牵引辊7之间预留有供基布穿设的间隙。在实际脱蜡过程中,基布自进料通道2进入炉体1内,然后基布依次经过其中一组热风口41和炉体1之间的间隙、限位辊5、另一组热风口41和炉体1之间的间隙、以及出料通道3后,基布输出至炉体1的外部。同时,通过牵引辊7和基布共同遮挡进料通道2和出料通道3,能避免热风外泄,有效保证脱蜡效率。
[0026]如图2所示,具体的,这组限位辊5设置有三个、并围绕热风箱4的后侧布置。这些限位辊5的表面均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圈51,相邻的限位圈51之间预留有供基布绕设的间隙,可以在同时处理多个基布时,使得相邻的基布之间不会交缠重叠,既能提高脱蜡的效率,又能避免影响脱蜡的均匀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纤维布的脱蜡装置,包括带有出气管(6)的炉体(1)、设置于所述炉体(1)一侧的进料通道(2)和出料通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内沿远离所述进料通道(2)的方向顺次设置有热风箱(4)、多个用于供基布绕设且竖直的限位辊(5),所述热风箱(4)上设置有两组热风口(41),这两组热风口(41)分别设置于所述热风箱(4)的相对两侧并呈交错布置,且每组热风口(41)和所述炉体(1)内壁之间预留有供基布运行的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布的脱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辊(5)的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圈(51),所述限位圈(51)之间预留有供基布绕设的间隙。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纤维布的脱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箱(4)内设置有多个隔板(42),这些隔板(42)分别设置于所述热风箱(4)的相对两侧且相互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委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浩凯滤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