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脉冲注入太阳电池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8090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磁脉冲注入太阳电池试验装置,包括:金属屏蔽盒,内部为中空结构,将盖板固定实现电磁屏蔽;PCB板,设计有太阳电池贴附区域、微带线结构;SMA接头,固定在金属屏蔽盒的侧面;隔直电容,通过焊接固定在PCB板上;穿心电容通过螺丝固定在金属屏蔽盒的侧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SMA接头通过螺丝固定在金属屏蔽盒上,实现SMA外导体与金属屏蔽盒电连接,SMA芯级穿过金属屏蔽盒侧壁通过焊接方式依次与隔直电容、微带线及太阳电池前电极互联片连接,太阳电池背电极通过导电胶与PCB电池贴附区域及电磁屏蔽盒实现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电磁脉冲注入太阳电池注入过程中对直流信号的有效屏蔽,提高电磁脉冲注入试验的有效性。提高电磁脉冲注入试验的有效性。提高电磁脉冲注入试验的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脉冲注入太阳电池试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脉冲注入太阳电池试验装置,属于光伏电池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太阳电池阵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是航天器获取能源的主要途径。然而,在轨运行期间,受等离子体、高能带电粒子及太阳辐射等环境的影响,航天器表面介质材料会沉积电荷。由于太阳电池阵面积大、介质材料种类多,表面带电不均匀,容易发生一次放电进而诱发二次放电,静电放电发生的同时伴随着电磁脉冲释放现象,这也是造成太阳电池阵损伤和失效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磁脉冲注入太阳电池试验装置,实现电磁脉冲注入太阳电池注入过程中对直流信号的有效屏蔽,及电性能测试过程中对交流信号的有效屏蔽,提高电磁脉冲注入试验的有效性。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的方案是:一种电磁脉冲注入太阳电池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金属屏蔽盒、PCB板、太阳电池贴附区、SMA接头、隔直电容、2个穿心电容;两个穿心电容分别记为第一穿心电容、第二穿心电容;
[0005]金属屏蔽盒为中空结构,SMA接头丝固定在金属屏蔽盒侧壁上,SMA接头外导体与金属屏蔽盒电连接;
[0006]PCB板固定并内嵌于金属屏蔽盒内,PCB板上设有太阳电池贴附区,太阳电池正极互联片通过导电胶贴附在太阳电池贴附区上,实现电学连接,PCB板上还设有微带线,包括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第三微带线;
[0007]SMA芯级穿过金属屏蔽盒侧壁,连接隔直电容的一端,隔直电容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微带线与太阳电池负极互联片电连接;
[0008]第一穿心电容和第二穿心电容固定在金属屏蔽盒侧壁,并且第一穿心电容通过PCB板上的第二微带线将太阳电池板负极互联片引出至金属屏蔽盒外;第二穿心电容用于通过PCB板上的第三微带线将太阳电池板正极互联片引出至金属屏蔽盒外。
[0009]优选的,所述金属屏蔽盒采用铜、或铝材质制成。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第三微带线的宽度取值范围均为2mm~3mm。
[0011]优选的,所述SMA芯级连接太阳电池板两个负极互联片任意一个互联片相连。
[0012]优选的,所述导电胶为金士达K

818。
[0013]优选的,所述穿心电容的容值范围为2NF~10NF。
[0014]优选的,所述隔直电容取值范围5PF~10PF。
[0015]优选的,所述金属屏蔽盒设计有盖板,盖板可以打开,用于对未屏蔽状态的太阳电池阵进行测试。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专利技术太阳电池通过导电胶与注入装置固定连接,实现了太阳电池的无损接入,适用于不同电池尺寸,提高了电磁脉冲注入试验的通用性;
[0018](2)、本专利技术注入装置设计有隔直电容和穿心电容,可实现注入过程中对直流信号的有效屏蔽,及电性能测试过程中对交流信号的有效屏蔽,提高了电磁脉冲注入试验的有效性。
[0019](3)、本专利技术注入装置采用SMA通用接头,金属屏蔽盒设计有可拆装的盖板结构,方便实现注入试验前后电池IV性能的测试比较,提高了电磁脉冲注入试验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脉冲注入太阳电池试验装置结构示意图(未贴太阳电池,未固定盖板);
[0021]图2为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脉冲注入太阳电池试验装置结构示意图(已贴太阳电池,未固定盖板);
[0022]图3为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磁脉冲注入太阳电池试验装置结构示意图(已固定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电磁脉冲辐照太阳电池,电磁脉冲能量被太阳电池有效吸收依赖苛刻的耦合条件,而电磁脉冲注入太阳电池可以避开辐照耦合条件,是实现太阳电池电磁脉冲损伤研究的有效途径。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脉冲注入太阳电池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金属屏蔽盒1、PCB板2、太阳电池贴附区3、SMA接头4、第一穿心电容5

1、第二穿心电容5

2、隔直电容7。
[0026]金属屏蔽盒1为中空结构,SMA接头丝固定在金属屏蔽盒侧壁上,SMA接头4外导体与金属屏蔽盒电连接。金属屏蔽盒1在电磁脉冲注入过程中主要起电磁屏蔽的作用,即将电磁脉冲限制在屏蔽盒内,避免对于外界环境的影响。
[0027]PCB板2固定并内嵌于金属屏蔽盒内,PCB板2上设有太阳电池贴附区3,太阳电池正极互联片通过导电胶贴附在太阳电池贴附区3上,实现电学连接,PCB板2上还设有微带线6,包括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第三微带线;
[0028]SMA芯级穿过金属屏蔽盒侧壁,连接隔直电容7的一端,隔直电容7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微带线与太阳电池负极互联片电连接。
[0029]第一穿心电容5

1和第二穿心电容5

2固定在金属屏蔽盒侧壁,并且第一穿心电容5

1通过PCB板上的第二微带线将太阳电池板负极互联片引出至金属屏蔽盒外;第二穿心电容5

2用于通过PCB板上的第三微带线将太阳电池板正极互联片引出至金属屏蔽盒外。
[0030]优选地,所述金属屏蔽盒采用铜、或铝材质制成。
[0031]优选地,所述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第三微带线的宽度取值范围均为2mm~
3mm。
[0032]优选地,所述SMA芯级连接太阳电池板两个负极互联片任意一个互联片相连。
[0033]优选地,所述导电胶为金士达K

818。
[0034]优选地,所述穿心电容的容值范围为2NF~10NF。
[0035]优选地,所述隔直电容7取值范围5PF~10PF,工作电压和电容分别为100V/10A。
[0036]优选地,所述金属屏蔽盒1设计有盖板,通过螺丝固定,在电磁脉冲注入过程中主要起电磁屏蔽的作用,即将电磁脉冲限制在屏蔽盒内,避免对于外界环境的影响。试验后可以打开盖板,对太阳电池电性能进行测试。试验前后可以打开盖板,对太阳电池电性能进行比较测试。
[0037]实施例:
[0038]本专利技术某一具体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磁脉冲注入太阳电池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磁脉冲注入太阳电池试验装置,用于两套安装电磁脉冲注入太阳电池。
[0039]图1中,1为金属屏蔽盒,2为PCB板,3为太阳电池贴附区,4为SMA接头,5为穿心电容,6为微带线,7为隔直电容。
[0040]金属屏蔽盒为中空结构,采用铜材质,也可以采用其他金属材质,外部尺寸为10cm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脉冲注入太阳电池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屏蔽盒(1)、PCB板(2)、太阳电池贴附区(3)、SMA接头(4)、、隔直电容(7)、2个穿心电容;两个穿心电容分别记为第一穿心电容(5

1)、第二穿心电容(5

2);金属屏蔽盒(1)为中空结构,SMA接头丝固定在金属屏蔽盒侧壁上,SMA接头(4)外导体与金属屏蔽盒电连接;PCB板(2)固定并内嵌于金属屏蔽盒内,PCB板(2)上设有太阳电池贴附区(3),太阳电池正极互联片通过导电胶贴附在太阳电池贴附区(3)上,实现电学连接,PCB板(2)上还设有微带线,包括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第三微带线;SMA芯级穿过金属屏蔽盒侧壁,连接隔直电容(7)的一端,隔直电容(7)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微带线与太阳电池负极互联片电连接;第一穿心电容(5

1)和第二穿心电容(5

2)固定在金属屏蔽盒侧壁,并且第一穿心电容(5

1)通过PCB板上的第二微带线将太阳电池板负极互联片引出至金属屏蔽盒外;第二穿心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道远徐建明马宁华蒋帅吴敏陈臻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