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高比容正极及其制备方法、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15945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7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复合型高比容正极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复合型高比容正极包含氟化碳、硫和碳,硫分散于碳中,碳与硫的复合材料与氟化碳混合,且在从集流体向外的方向上氟化碳的含量逐渐减少,硫含量逐渐增多。复合型高比容正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氟化碳正极;采用适量多硫化物溶液与氟化碳正极反应,获得硫/碳/氟盐/氟化碳复合正极;通过化学反应除去部分或全部氟盐,获得硫/碳/氟盐/氟化碳复合正极或者单质硫/单质碳/氟化碳复合正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化学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高比容正极及其制备方法、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便携式电子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便携式设备小、轻、薄的特性对化学电源能量密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质硫(理论比容量是1672mah/g)以其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的优势成为近年来倍受关注和投入较多研究的高比能电池正极材料。

2、氟化碳材料是一种由碳、氟2种元素组成的共价型层间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fx)n,以氟化碳为正极的电池具有比容量大(理论值865mah/g)、使用温度范围宽、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等优点。专利技术专利zl201310666223.7提出一种新型含硫正极的制备方法,将具有电化学活性的氟化碳加入硫正极的制备过程中,利用氟化碳放电之后的碳材料改善硫电极的导电性,且有助于提高锂硫电池的首次放电比能量。但是该电极中氟化碳与硫材料只是通过机械混合来完成分散,硫材料与氟化碳材料的分散不均匀,接触也不紧密,导致氟化碳放电后形成的碳材料与硫材料难以充分接触。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复合型高比容正极,其特征在于,包含氟化碳、硫和碳,硫分散于碳中,碳与硫的复合材料与氟化碳混合,且在从集流体向外的方向上氟化碳的含量逐渐减少,硫含量逐渐增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高比容正极,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氟盐,氟盐和硫紧密接触,共同分布于碳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高比容正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碳为氟化石墨、氟化石墨烯、氟化碳纳米管、氟化乙炔黑、氟化科琴黑、氟化Super P、氟化Super S、氟化350G、氟化活性碳、氟化空心碳球、氟化富勒烯、氟化碳纤维、氟化孔碳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高比容正极,其...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型高比容正极,其特征在于,包含氟化碳、硫和碳,硫分散于碳中,碳与硫的复合材料与氟化碳混合,且在从集流体向外的方向上氟化碳的含量逐渐减少,硫含量逐渐增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高比容正极,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氟盐,氟盐和硫紧密接触,共同分布于碳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高比容正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碳为氟化石墨、氟化石墨烯、氟化碳纳米管、氟化乙炔黑、氟化科琴黑、氟化super p、氟化super s、氟化350g、氟化活性碳、氟化空心碳球、氟化富勒烯、氟化碳纤维、氟化孔碳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高比容正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碳为石墨、石墨烯、碳纳米管、乙炔黑、科琴黑、super p、super s、350g、活性碳、空心碳球、富勒烯、碳纤维、孔碳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海娟李永郭瑞刘雯解晶莹陈健毛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