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718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55
室外机控制部(200)具备干度计算部(250),其计算流入液管(5)的下游侧的热交换器(制冷运行时为室内热交换器(31),制热运行时为室外热交换器(23))的制冷剂的干度,在该干度超过阈值A时实施禁止模式,禁止将液管(5)的上游侧的膨胀阀(制冷运行时为室内膨胀阀(32)、制热运行时为室外膨胀阀(24))的开度朝向变小方向控制。控制。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空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空调装置中,近年来,从防止全球变暖的观点出发,将全球变暖系数较小的制冷剂例如R32制冷剂填充到制冷剂回路。由于包括R32制冷剂的全球变暖系数较小的制冷剂的大部分为可燃性制冷剂,为了减少制冷剂从制冷剂回路泄漏时的泄漏量,填充到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量被削减。作为削减制冷剂量的方法,存在使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连接配管(液管/气体管)的内径比以往小的方法。连接配管的内径减小,则制冷剂回路的内容积变小,因此能够削减填充到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量。
[0003]专利文献1:特开2013

20009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上述的方法,对于目的能够预见到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目前环保控制要求高涨,要求和其他技术一起使用以进一步削减制冷剂量。例如,可以考虑如下方法:通过控制以使在液管的内部流通的制冷剂总是处于低密度状态,来削减填充到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
[0005]在仅室外机具备膨胀阀的空调装置的情况下,制冷运行时在液管的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为低密度的气液两相状态,在制热运行时在液管的内部流通的制冷剂为高密度的液态单相状态。为了在运行时总是进行控制以使在液管的内部流通的制冷剂的状态成为低密度的气液两相状态,不管是制冷运行时还是制热运行时,总是需要在制冷剂回路的液管的上游侧通过膨胀阀进行减压。由此可以考虑在室内机和室外机均具备膨胀阀。
[0006]在室内机和室外机均具备膨胀阀的空调装置中,由于在制冷剂回路的液管的下游侧的膨胀阀不进行减压,因此控制为完全打开。此外,使液管的上游侧的膨胀阀的开度变化,则通过液管和其下游侧的膨胀阀流入下游侧的热交换器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的干度变化。干度变化则制冷剂密度变化。例如,干度上升则制冷剂密度下降。流过液管或下游侧的膨胀阀的内部的制冷剂的密度变低,则与制冷剂的密度较高的情况相比制冷剂的流速变快。其结果,制冷剂流过液管和下游侧的膨胀阀时所产生的压力损失变大,制冷剂的压力降低。
[0007]即,当流入液管的下游侧的热交换器的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的干度较高时,在对液管的上游侧的膨胀阀进行控制的情况下,使该膨胀阀的开度向变小的方向变化时的总减压量(上游侧的膨胀阀+液管+下游侧的膨胀阀)变大。其结果控制性能恶化。例如,每膨胀阀单位控制量的减压量急剧变大则会导致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低压过度降低。其结果,被吸入到压缩机的制冷剂的密度过度降低,压缩机的温度过度上升等,可靠性恶化。
[0008]在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能够削减填充到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量,并且能够抑制压缩机的可靠性降低的技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空调装置具有制冷剂回路和控制单元。在制冷剂回路,顺序连接有压缩机、流路切换单元、室内热交换器、第1膨胀阀、液管、第2膨胀阀、以及室外热交换器。控制单元进行流路切换单元的切换控制、以及第1膨胀阀和第2膨胀阀的开度控制。此外,在制热运行时,控制单元切换流路切换单元以使制冷剂按室内热交换器、第1膨胀阀、液管、第2膨胀阀、以及室外热交换器的顺序流过。此外,控制单元具备干度计算单元,其计算制热运行时流入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干度。此外,在制热运行时,如果干度为阈值以下则控制单元实施一般模式,控制第1膨胀阀以使在液管的内部流通的制冷剂成为气液两相状态,并且控制第2膨胀阀以使第2膨胀阀的开度成为规定的开度;如果干度超过阈值则控制单元实施禁止模式,禁止将第1膨胀阀的开度朝向变小方向控制。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削减填充到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量,并且能够抑制压缩机的可靠性降低。
附图说明
[0011]图1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0012]图1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
[0013]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室外机控制部200制热运行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0014]图3是表示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的干度和制冷剂密度(kg/m3)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根据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的空调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该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技术的限定。
[0016]空调装置的结构
[0017]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空调装置1适用于对室内进行制冷/制热的空调装置,如图1A所示,具备室外机2、以及室内机3。室外机2通过液管5和气体管6与室内机3连接。室外机2具备压缩机21、四通阀(流路切换单元)22、室外热交换器23、室外膨胀阀24(第2膨胀阀)以及室外机控制部200(控制单元)。室内机3具备室内热交换器31以及室内膨胀阀(第1膨胀阀)32。
[0018]压缩机21具备作为排出部的排出口18以及作为吸入部的吸入口19。压缩机21由室外机控制部200控制,将经由吸入管42以及四通阀22从吸入口19供给来的制冷剂压缩,并将该压缩后的制冷剂从排出口18经由排出管41向四通阀22供给。
[0019]四通阀22与排出管41及吸入管42连接的同时,经由制冷剂配管43与室外热交换器23连接,并且经由制冷剂配管44以及气体管6与室内机3连接。室内机3和室外热交换器23经由制冷剂配管45连接。通过室外机控制部200控制四通阀22,使空调装置1切换为制热模式或者制冷模式的某一方。当切换到制冷模式时,四通阀22将经由排出管41将从压缩机21排出的制冷剂供给到室外热交换器23,并将从室内机3流出的制冷剂经由吸入管42供给到压缩机21。当切换到制热模式时,四通阀22将经由排出管41从压缩机21排出的制冷剂供给到室内机3,并将从室外热交换器23流出的制冷剂经由吸入管42供给到压缩机21。
[0020]室外热交换器23经由制冷剂配管45连接到室外膨胀阀24。在室外热交换器23的附近配置有室外风机27。室外风机27通过风机电动机(未图示)旋转,将外部空气向室外机2的
内部吸入,并将通过室外热交换器23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的外部空气释放到室外机2的外部。在制冷模式的情况下,室外热交换器23使从四通阀22供给来的制冷剂与吸入到室外机2的内部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并将该热交换后的制冷剂供给到膨胀阀24。在制热模式的情况下,室外热交换器23将从室外膨胀阀24供给来的制冷剂与吸入到室外机2的内部的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并将该热交换后的制冷剂供给到四通阀22。
[0021]室外膨胀阀24经由制冷剂配管45、液管5、以及制冷剂配管46与室内机3的室内膨胀阀32连接。在制冷模式的情况下,室外膨胀阀24使从室外热交换器23供给来的制冷剂隔热膨胀而减压,并将变成低温低压后的两相制冷剂供给到室内机3。在制热模式的情况下,室外膨胀阀24使从室内机3供给来的制冷剂隔热膨胀而减压,并将变成低温低压后的两相制冷剂供给到室外热交换器23。进一步地,通过室外机控制部200控制室外膨胀阀24而调节开度,在制热模式的情况下,调节从室内机3供给到室外热交换器23的制冷剂的流量。在制冷模式的情况下,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制冷剂回路,其顺序连接有压缩机、流路切换单元、室内热交换器、第1膨胀阀、液管、第2膨胀阀、以及室外热交换器;以及控制单元,其进行所述流路切换单元的切换控制、和所述第1膨胀阀以及所述第2膨胀阀的开度控制,所述控制单元在制热运行时,切换所述流路切换单元以使制冷剂按所述室内热交换器、所述第1膨胀阀、所述液管、所述第2膨胀阀、以及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顺序流过,并且具有干度计算单元,其计算所述制热运行时流入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的干度,在所述制热运行时,如果所述干度为预先规定的阈值以下,则实施一般模式,控制所述第1膨胀阀以使在所述液管的内部流通的制冷剂成为气液两相状态,并且控制所述第2膨胀阀的开度成为规定的开度,如果所述干度超过阈值,则实施禁止模式,禁止将所述第1膨胀阀的开度朝向变小方向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排出温度检测单元,其检测排出温度,即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禁止模式期间,控制所述第2膨胀阀的开度以使所述排出温度成为目标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具备吸入过热度计算单元,其计算被所述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的过热度,并且在所述禁止模式期间,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2膨胀阀的开度以使所述吸入过热度成为目标值。4.一种空调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广崎佑安藤聪彦真田慎太郎青木光哉山崎达朗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