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部件以及使用了该复合部件的发热装置、建筑部件及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7117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部件(100)含有基质部(10)和有机系红外线吸收材料(20),上述基质部(10)是由无机物质构成的,上述有机系红外线吸收材料(20)以分散于基质部(10)的内部的状态存在。而且,就复合部件(100)来说,基质部(10)的截面处的气孔率为20%以下。发热装置(200)具有复合部件(100)和对复合部件(100)照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光源(110)。建筑部件及发光装置具备复合部件(100)或发热装置(200)。部件(100)或发热装置(200)。部件(100)或发热装置(2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复合部件以及使用了该复合部件的发热装置、建筑部件及发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部件以及使用了该复合部件的发热装置、建筑部件及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直以来在进行对由陶瓷、玻璃形成的无机部件赋予红外线吸收能力并将红外线的光能转换成热能。
[0003]专利文献1公开了作为包含热控制层的可挠性片材的隔热发热性透光膜材料。热控制层是由海岛分散结构形成并且隔热发热特性由于热而变化的树脂层,上述海岛分散结构是由包含热致变色材料的合成树脂与包含近红外线吸收性物质的合成树脂的不相容混合体形成的。专利文献1还公开了具有隔热发热性及透光性的以隔热发热性透光膜材料作为顶材料的膜屋顶结构物。通过由隔热发热性透光膜材料构筑膜顶结构物,能够防止内部结露,冬天能够逐步控制屋顶上的积雪状态,夏天能够抑制内部温度上升。
[0004]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红外线截止滤波器,其具有作为玻璃基板的透明基板和设置于该透明基板的至少一个主面侧的一个以上的红外线吸收层,其中,红外线吸收层是在透明树脂中包含有机色素或无机颗粒的层或由无机颗粒形成的层。而且,作为红外线吸收层所包含的有机色素,公开了二亚胺系化合物;作为无机颗粒,公开了ITO(In2O3‑
SnO2系)、ATO(Sb2O3‑
SnO2系)、硼化镧、钨酸钠、钨酸钾、钨酸铷、钨酸铯等颗粒。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

140753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4/168189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9]然而,以往在作为基质的树脂中分散有红外线吸收材料,因此存在由于长期使用而造成树脂劣化的问题。进而,在红外线吸收材料是由有机物质形成的情况下,因树脂劣化而造成红外线吸收材料也劣化,因此,存在造成红外线吸收能力降低的问题。另外,专利文献2这样的由无机颗粒形成的红外线吸收材料有时具有毒性并且还包含稀有金属及稀土类元素,因此存在非常昂贵的问题。
[0010]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所具有的问题而完成的。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就算在使用了有机系的红外线吸收材料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红外线吸收材料的稳定性并且能够长期地维持红外线吸收能力的复合部件以及使用了该复合部件的发热装置、建筑部件及发光装置。
[001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的复合部件含有基质部和有机系红外线吸收材料,上述基质部是由无机物质构成的,上述有机系红外线吸收材料以分散于基质部的内部的状态存在,基质部的截面处的气孔率为20%以下。
[001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的发热装置具备第一方案的复合部件和对复合部件照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光源。
[0013]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案的建筑部件具备第一方案的复合部件或第二方案的发热装置。
[0014]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案的发光装置具备第一方案的复合部件或第二方案的发热装置。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合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0016]图2(a)是放大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合部件的截面的示意图。图2(b)是示意性地表示无机物质的颗粒群的晶界附近的剖视图。
[0017]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合部件的其它例子的剖视图。
[0018]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合部件的其它例子的剖视图。
[0019]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复合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0020]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复合部件的其它例子的剖视图。
[0021]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热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0022]图8是表示实施例的试验样品中位置1的背散射电子图像的图。
[0023]图9是表示实施例的试验样品中位置2的背散射电子图像的图。
[0024]图10是表示实施例的试验样品中位置3的背散射电子图像的图。
[0025]图11是表示对实施例的试验样品中位置1的背散射电子图像进行了二值化的数据的图。
[0026]图12是表示对实施例的试验样品中位置2的背散射电子图像进行了二值化的数据的图。、
[0027]图13是表示对实施例的试验样品中位置3的背散射电子图像进行了二值化的数据的图。
[0028]图14是表示用于参考例的水硬性氧化铝的X射线衍射图案以及登记于ICSD的勃姆石(AlOOH)及三水铝石(Al(OH)3)的图案的图表。
[0029]图15是表示参考例的试验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案以及登记于ICSD的勃姆石及三水铝石的X射线衍射图案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复合部件以及使用了该复合部件的发热装置、建筑部件及发光装置进行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而放大了附图的尺寸比率,有时与实际的比率不同。
[0031][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合部件][0032]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复合部件100具有基质部10和有机系红外线吸收材料20,上述基质部10是由无机物质构成的,上述有机系红外线吸收材料20以分散于基质部10的内部的状态存在。如图2所示,基质部10由无机物质形成的多个颗粒11构成,无机物质的颗粒11彼此相互键合,由此形成了基质部10。
[0033]构成基质部10的无机物质优选含有选自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贱金属及半金属中至少一种金属元素。本说明书中,碱土金属除了钙、锶、钡及镭以外还包含铍及镁。贱
金属包含铝、锌、镓、镉、铟、锡、汞、铊、铅、铋及钋。半金属包含硼、硅、锗、砷、锑及碲。但是,无机物质优选含有选自锌、铝及镁中的至少一种金属元素。如后所述,含有这些金属元素的无机物质可以通过加压加热法容易地形成来源于无机物质的连接部。
[0034]无机物质优选含有选自上述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氮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硼化物、碳化物及卤化物中的至少一种。另外,无机物质更优选含有选自上述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氮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硼化物、碳化物及卤化物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主成分。即,无机物质优选含有50摩尔%以上的选自上述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氮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硼化物、碳化物及卤化物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含有80摩尔%以上。此外,上述金属元素的氧化物除了仅氧与金属元素键合而成的化合物以外还包含磷酸盐、硅酸盐、铝酸盐及硼酸盐。无机物质优选为上述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或氮化物。这样的无机物质对于大气中的氧及水蒸气的稳定性高。因此,通过使有机系红外线吸收材料20分散于基质部10的内部,能够抑制有机系红外线吸收材料20与氧及水蒸气接触而抑制有机系红外线吸收材料20劣化。
[0035]构成基质部10的无机物质特别优选为氧化物。通过使无机物质由上述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形成,能够得到与氟化物及氮化物相比耐久性更高的复合部件100。此外,金属元素的氧化物优选为仅氧与金属元素键合而成的化合物。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复合部件,其含有基质部和有机系红外线吸收材料,所述基质部是由无机物质构成的,所述有机系红外线吸收材料以分散于所述基质部的内部的状态存在,其中,所述基质部的截面处的气孔率为20%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部件,其中,所述有机系红外线吸收材料不是从所述基质部的表面至内部连续地存在,并且不是以膜状存在于所述基质部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部件,其中,所述基质部不具有从所述基质部的表面至内部连通的空隙。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部件,其中,所述基质部的截面处的气孔率为10%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部件,其中,所述无机物质为氧化物。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部件,其中,所述无机物质为多晶体。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部件,其中,所述基质部是由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夏希栗副直树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