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124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外层由微米级氧化钇制成,内层由纳米级氧化钇构成,且内层纳米级氧化钇与外层微米级氧化钇紧密结合。纳米级氧化钇内层,在烧结过程中通过自粘结作用形成致密的氧化钇壳,在TiAl合金的熔炼与精密铸造过程中,抵抗合金熔体的侵蚀,防止合金受到污染;微米级氧化钇外层,烧结后具有一定的孔隙率,可提高坩埚的强度,在TiAl合金的熔炼与精密铸造过程中,提高了坩埚的抗热震性能,可满足合金熔炼时的高过热度需求;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内外层结合紧密,所述氧化钇坩埚纯度高达99.99%,避免熔炼与精密铸造过程中杂质元素对TiAl合金造成污染。铸造过程中杂质元素对TiAl合金造成污染。铸造过程中杂质元素对TiAl合金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陶瓷坩埚
,具体涉及一种TiAl合金高温熔炼与精密铸造用的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TiAl合金在航空航天及发动机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世界各国都将TiAl合金材料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但熔融TiAl合金化学性质极其活泼,与常见的坩埚材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界面反应且机理较复杂,例如,熔融合金对型壳内表面的冲刷与腐蚀,在高温条件下合金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材料之间的扩散、化学反应等。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铸件表面形成污染层,对铸件内部质量造成不良影响,严重限制了TiAl合金的熔炼与精密铸造。因此,寻找一种热力学及化学性质稳定的坩埚材料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0003]针对TiAl合金的熔炼与精密铸造,目前所使用的坩埚主要有石墨坩埚、高熔点金属坩埚、氧化物坩埚和锆酸盐坩埚。氧化物坩埚表面干净、光亮、细腻,无毒无害,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盐、耐大气水分侵蚀能力强、热稳定性能好、耐高温且热导率低、急热聚冷不易炸裂等特点。相比其他类型的坩埚材料,氧化物来源广泛,价格低廉,适用于铸造TiAl合金。因此,近年来对于熔炼与精密铸造TiAl合金用坩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氧化物坩埚方面。
[0004]目前使用较多的氧化物坩埚有CaO坩埚、Al2O3坩埚、ZrO2坩埚、Y2O3坩埚等。其中CaO坩埚易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坩埚制造工艺存在一定困难;Al2O3坩埚熔炼TiAl合金后污染层较厚,达200μm;ZrO2坩埚熔炼TiAl合金后污染层厚度在50

150μm。根据氧化物标准自由能,Y2O3在与高温熔融合金的界面反应中稳定性最高,因此,Y2O3是TiAl合金熔炼与精密铸造用坩埚的优选材料。
[0005]由于高纯氧化钇坩埚制备难度大,现有氧化钇坩埚往往是使用Y2O3作为坩埚内层材料。氧化钇面层与坩埚本体往往使用SiO2作为粘结剂,在TiAl合金的熔炼过程中,Ti元素会与SiO2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直接导致坩埚中的氧化钇颗粒从坩埚壁脱落而进入合金熔体,随着熔炼时间的增加,Ti与SiO2的反应不断进行,大量的氧化钇颗粒游离在熔体内部,对TiAl合金造成了严重污染,降低合金质量。因此,在使用氧化钇坩埚进行合金熔炼时,合金熔体的过热度有限。然而,较低的过热度,使得TiAl合金熔体黏度大,流动性差,导致TiAl合金熔体的铸造性能变差,不易获得形状复杂且质量好的铸件。所以,为获得质量良好的TiAl合金制品,需要在TiAl合金熔炼与精密铸造时合金熔体要具有较高的过热度。但随着熔炼温度的升高,TiAl合金熔体与坩埚粘接剂间的化学反应程度、合金熔体对坩埚材料的侵蚀与冲刷作用加剧,导致坩埚损伤加速、合金熔体质量变差,难以满足TiAl熔炼与精密铸造的需求。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满足TiAl合金熔炼时高过热度的需求且内层材料不脱落的氧化钇坩埚。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TiAl合金熔炼与精密铸造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及制作方法。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坩埚由微米级氧化钇粉体和纳米级氧化钇粉体制备而成。
[0008]所述坩埚包括内层和外层,外层由微米级氧化钇制成,内层由纳米级氧化钇构成,且内层纳米级氧化钇与外层微米级氧化钇紧密结合,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0009]所述坩埚氧化钇含量不小于99.99%。
[0010]一种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微米级氧化钇浆料制备取微米级氧化钇粉体、陶瓷添加剂、去离子水、消泡剂,将上述原材料放入球磨机湿混1

10h,其中,微米级氧化钇固相含量为15%

60%,陶瓷添加剂含量为0.05%

2.0%,消泡剂含量为0.05%

1.0%;(2) 纳米级氧化钇浆料的制备取纳米级氧化钇粉体、陶瓷添加剂、去离子水、消泡剂,将上述原材料放入球磨机湿混1

10h,消除粉体团聚,其中,纳米级氧化钇固相含量为15%

60%,陶瓷添加剂含量为0.05%

2.0%,消泡剂含量为0.05%

1.0%;(3) 使用质量比5:7的水和石膏做出注浆模型,干燥处理,注浆石膏模型如图2所示;(4) 将步骤(1)制备的微米级氧化钇浆料倒入注浆模型中,静置30s

2min,然后倒出余浆,得到外层微米级氧化钇坩埚胚体;(5) 将步骤(2)制备的纳米级氧化钇浆料倒入上步制得的微米级氧化钇胚体中,静置30s

2min,然后倒出余浆,得到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胚体;(6) 将步骤(5)得到的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胚体放入干燥箱中20

60℃干燥72

240h;(7) 将步骤(6)干燥后的微/纳双尺氧化钇坩埚胚体放入马弗炉烧结,烧结温度为1550℃

1850℃,烧结时间为5

20h,得到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烧结后的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实物图如图3所示。
[0011]所述微米级氧化钇粉体粒度3μm

150μm,所述纳米级氧化钇粉体粒度5nm

400nm。
[0012]所述陶瓷添加剂为六偏磷酸钠、柠檬酸锂、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任一种。
[0013]所述消泡剂为聚丙二醇或正丁醇中的一种。
[0014]所述研磨球为氧化锆研磨球,其中原料与研磨球的质量比为1:1.5

1:2.0。
[0015]所述研磨球包括不同粒径的研磨球。
[0016]球磨机转速为37

250r/min。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 纳米级氧化钇内层,在烧结过程中通过自粘结作用形成致密的氧化钇壳,在TiAl合金的熔炼与精密铸造过程中,抵抗合金熔体的侵蚀,防止合金受到污染。
[0018]2. 微米级氧化钇外层,烧结后具有一定的孔隙率,可提高坩埚的强度,在TiAl合
金的熔炼与精密铸造过程中,提高了坩埚的抗热震性能,可满足合金熔炼时的高过热度需求。
[0019]3. 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内外层结合紧密(如图4所示),同时具备了纳米结构和微米结构的优点。
[0020]4. 所述氧化钇坩埚纯度高,达99.99%,避免熔炼与精密铸造过程中杂质元素对TiAl合金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结构图。
[0022]图2是注浆石膏模型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实物图。
[0024]图4 烧结后的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型壳内外层结合界面显微组织图。
[0025]图5 是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其特征在于:坩埚由微米级氧化钇粉体和纳米级氧化钇粉体制备而成。2.根据权利1所述的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包括内层和外层,外层由微米级氧化钇制成,内层由纳米级氧化钇构成,且内层纳米级氧化钇与外层微米级氧化钇紧密结合。3.根据权利1所述的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氧化钇含量不小于99.99%。4. 根据权利1

3任一所述的微/纳双尺度氧化钇坩埚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微米级氧化钇浆料制备取微米级氧化钇粉体、陶瓷添加剂、去离子水、消泡剂,将上述原材料放入球磨机湿混1

10h,其中,微米级氧化钇固相含量为15%

60%,陶瓷添加剂含量为0.05%

2.0%,消泡剂含量为0.05%

1.0%;(2)纳米级氧化钇浆料的制备取纳米级氧化钇粉体、陶瓷添加剂、去离子水、消泡剂,将上述原材料放入球磨机湿混1

10h,其中,纳米级氧化钇固相含量为15%

60%,陶瓷添加剂含量为0.05%

2.0%,消泡剂含量为0.05%

1.0%;(3)使用质量比5:7的水和石膏做出注浆模型,干燥处理;(4)将步骤(1)制备的微米级氧化钇浆料倒入注浆模型中,静置30s

2min,然后倒出余浆,得到外层微米级氧化钇坩埚胚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江磊梁柳博王霄魏泽新李莹吴深王艳周向葵刘建秀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轻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