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避难场所用的气流通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2416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3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急避难场所用的气流通风设备,涉及通风系统技术领域,其包括:通风箱、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其中,所述通风箱固定安装于开设在封闭场所墙体的贯穿孔内,且所述通风箱的一端与封闭场所外部相连通,其另一端分别固定连通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均通过锚杆与墙体的上端内壁相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风系统,具体是一种应急避难场所用的气流通风设备


技术介绍

1、应急避难场所是用于在各种灾害及紧急事件下为人们提供临时庇护的场所。在人员较多的封闭环境中,气流通风设备是一种关键的设施,其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保持与外界空气的流通。

2、传统的应急避难场所通风设备常采用自然通风或简单的机械通风方式,自然通风容易遭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风沙等恶劣天气;而简单的机械通风仅设置一个通风口,通风口仅能保证进风,而无法对内部空气排出,使得封闭空间内的空气流通性较差,即循环性较差,从而导致了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其只能对通风处的空气补充,容易造成其它位置人员呼吸困难等问题。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应急避难场所用的气流通风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急避难场所用的气流通风设备,其包括通风箱、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其中,所述通风箱固定安装于开设在封闭场所墙体的贯穿孔内,且所述通风箱的一端与封闭场所外部相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急避难场所用的气流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通风箱(1)、第一通道(2)、第二通道(3)和第三通道(4),其中,所述通风箱(1)固定安装于开设在封闭场所墙体的贯穿孔内,且所述通风箱(1)的一端与封闭场所外部相连通,其另一端分别固定连通有第一通道(2)、第二通道(3)和第三通道(4),所述第一通道(2)、所述第二通道(3)和所述第三通道(4)均通过锚杆(21)与墙体的上端内壁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避难场所用的气流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场所为四面墙体、地基和顶部墙体所围设的空间,且一墙体上安装有用于人员出入的门体,与所述门体相对的墙体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避难场所用的气流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通风箱(1)、第一通道(2)、第二通道(3)和第三通道(4),其中,所述通风箱(1)固定安装于开设在封闭场所墙体的贯穿孔内,且所述通风箱(1)的一端与封闭场所外部相连通,其另一端分别固定连通有第一通道(2)、第二通道(3)和第三通道(4),所述第一通道(2)、所述第二通道(3)和所述第三通道(4)均通过锚杆(21)与墙体的上端内壁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避难场所用的气流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场所为四面墙体、地基和顶部墙体所围设的空间,且一墙体上安装有用于人员出入的门体,与所述门体相对的墙体上端开设有所述贯穿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避难场所用的气流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3)架设在封闭场所的中部,所述第一通道(2)和所述第三通道(4)平行分布安设在所述第二通道(3)的两侧,且所述第一通道(2)、所述第二通道(3)和所述第三通道(4)下端均布设有多个与所述通风箱(1)相连通的风口(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急避难场所用的气流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箱(1)包括:肋架(11)、过滤通风机构(14),其中,所述肋架(11)固定于所述贯穿孔内,所述肋架(11)内固定有柱形筒体(12),所述柱形筒体(12)与所述封闭场所外部接触的一侧可拆卸的安装有通风栅格(13),且所述柱形筒体(12)内安装有过滤通风机构(14),位移所述封闭场所内部的所述柱形筒体(12)上分别安设有第一风口(15)、第二风口(16)和第三风口(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急避难场所用的气流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口(15)与所述第一通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晓鸽娄振吴则琪宋怀涛秦恒洁姚浩伟赵银龙刘钰丰邹乐健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轻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