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排水管网调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6943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50
本申请涉及一种城市排水管网调蓄系统,涉及市政工程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池体,池体顶部开设有向下延伸的收集槽,池体靠近顶部位置设置有多个进水管,池体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排污管,排污管设置有控制启闭的控制阀,池体倾斜设置有环绕排污管的分隔板,分隔板顶部一侧固定在收集槽周侧槽壁靠近顶部位置,分隔板底部一侧固定在收集槽底部槽壁靠近排污管的位置,分隔板位于进水管下方,分隔板与收集槽槽壁之间形成滤水空间,池体底部设置有多个出水管,出水管位于分隔板下方,分隔板靠近顶部位置设置有滤水孔,池体设置有收集框,收集框搭设在分隔板靠近顶部位置,分隔板设置有用于固定收集框的固定组件。本申请具有减少资源耗费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排水管网调蓄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市政工程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城市排水管网调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城市排水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为此城市建设时通常会设立调蓄池,用于汇集排水管网内的水流进行统一调蓄。
[0003]目前,公告号为CN21136894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调蓄池的排水管网,包括雨水口和排水管,排水管上端连接通道一端,通道另一端连接雨水口。还包括调蓄池一,调蓄池一位于排水管上方,调蓄池一分别连通雨水口和排水管。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排水管网内的水流通常会携带一定的垃圾、淤泥等,因此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对调蓄池进行垃圾、淤泥清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资源耗费,本申请提供一种城市排水管网调蓄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城市排水管网调蓄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城市排水管网调蓄系统,包括池体,所述池体顶部开设有向下延伸的收集槽,所述池体靠近顶部位置设置有多个连通至收集槽的进水管,所述池体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连通至地下管道的排污管,所述排污管设置有控制启闭的控制阀,所述池体倾斜设置有环绕排污管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顶部一侧固定在收集槽周侧槽壁靠近顶部位置,所述分隔板底部一侧固定在收集槽底部槽壁靠近排污管的位置,所述分隔板位于进水管下方,所述分隔板与收集槽槽壁之间形成滤水空间,所述池体底部设置有多个连通滤水空间内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位于分隔板下方,所述分隔板靠近顶部位置设置有连通滤水空间的滤水孔,所述池体设置有收集框,所述收集框搭设在分隔板靠近顶部位置,所述分隔板设置有用于固定收集框的固定组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城市排水管网内的水流通过进水管通入收集槽内,接着水流中体积较大的垃圾被收集框收集,而水流中的泥沙等在收集槽底部沉淀,沉淀后的水流通过滤水孔进入滤水空间,并通过出水管排出,实现水流调配。需要清理时通过控制阀打开排污管,将收集槽底部沉淀的泥沙等排出,接着再关闭进水管后通过起吊设备将收集框吊出池体进行清理即可。整个过程简单,能够对水流中的垃圾进行沉淀、收集,方便对池体进行清理,减少资源耗费。
[0009]可选的,所述分隔板顶部以及底部一侧分别设置有与相应收集槽槽壁平行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穿设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螺纹连接在收集槽槽壁上。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螺栓螺纹连接在收集槽槽壁上,实现分隔板与池体的固定,使得分隔板能够进行拆卸。
[0011]可选的,所述分隔板包括滤水板以及引导板,所述引导板与滤水板成阶梯状上下
间隔设置,所述滤水板成竖直状态,所述滤水孔开设于滤水板。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水板成竖直状态,水流中的泥沙等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沉淀,有利于减少进入滤水空间的泥沙数量。
[0013]可选的,所述引导板倾斜向下设置。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板倾斜向下设置,落在引导板上的泥沙在重力作用下顺着引导板向下滑动,降低引导板上沉淀的泥沙的数量。
[0015]可选的,所述滤水孔倾斜向下设置。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水孔倾斜向下设置,有利于进一步减少进入滤水空间的泥沙的数量。
[0017]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螺杆以及固定螺母,位于最上方的所述引导板远离收集槽槽壁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螺杆有多个且间隔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收集框顶部外周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开设有与固定螺杆一一对应的连接孔,所述固定螺杆穿过连接孔,所述固定螺母螺纹连接在固定螺杆上。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螺母螺纹连接在固定螺杆上,实现收集框与分隔板的安装固定。
[0019]可选的,所述收集框上设置有提拉杆。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提拉杆取出收集框,降低收集框的取出难度。
[0021]可选的,所述收集槽底部槽壁倾斜设置有环绕出水管的汇集面,所述汇集面位于滤水空间内。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汇集面将滤水空间内的泥沙向出水管汇集,并通过出水管排出,减少滤水空间内泥沙的沉淀数量。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24]1.通过收集框收集水流中体积较大的垃圾,再通过排污管排出收集槽底部沉淀的泥沙,有利于降低调蓄池的清理难度;
[0025]2.进入滤水空间的泥沙等通过汇集面向出水管汇集,有利于减少滤水空间底部沉积泥沙的数量。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整体的内部截面示意图;
[0028]图3是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1、池体;2、收集槽;3、进水管;4、排污管;5、控制阀;6、分隔板;601、引导板;602、滤水板;7、滤水空间;8、出水管;9、滤水孔;10、收集框;11、固定组件;111、固定螺杆;112、固定螺母;12、安装板;13、连接螺栓;14、固定板;15、连接板;16、连接孔;17、提拉杆;18、汇集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城市排水管网调蓄系统,参见图1,城市排水管网调蓄系
统包括池体1,池体1可以在地面上通过混凝土浇筑成长方体状结构,池体1顶部开设有向下延伸的收集槽2,池体1靠近顶部位置均匀间隔固定有多个进水管3,进水管3与收集槽2相连通,用于将排水管网内的水流通过进水管3通入收集槽2,使得排水管网内的水流容纳在收集槽2内。
[0032]参见图2与图3,池体1设置有分隔板6,分隔板6采用多段式结构,每段分隔板6对应收集槽2一侧槽壁且位于进水管3下方。分隔板6倾斜设置,分隔板6的顶部一侧固定在收集槽2槽壁靠近顶部位置,分隔板6的底部固定在收集槽2底部槽壁靠近中部位置。分隔板6上靠近进水管3的位置开设有滤水孔9,分隔板6以及收集槽2槽壁之间形成滤水空间7,滤水孔9与滤水空间7相连通。进水管3通入水流后,水流在收集槽2内沉淀,接着水流通入滤水空间7。池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出水管8,出水管8与滤水空间7相连通,将沉淀后通入滤水空间7的水流排出池体1,用于实现水流调配。
[0033]参见图2,收集槽2底部槽壁上倾斜开设有汇集面18,汇集面18位于滤水空间7内且环绕进水管3。使用时未被过滤的泥沙进入滤水空间7后通过汇集面18向出水管8汇集,再通过出水管8排出,有利于减少滤水空间7内出现泥沙淤积的可能。
[0034]参见图2与图3,每段分隔板6分别包括多个引导板601以及多个滤水板602,引导板601与滤水板602上下间隔交错设置成阶梯状结构,滤水板602成竖直状态,引导板601成倾斜向下的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排水管网调蓄系统,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顶部开设有向下延伸的收集槽(2),所述池体(1)靠近顶部位置设置有多个连通至收集槽(2)的进水管(3),所述池体(1)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连通至地下管道的排污管(4),所述排污管(4)设置有控制启闭的控制阀(5),所述池体(1)倾斜设置有环绕排污管(4)的分隔板(6),所述分隔板(6)顶部一侧固定在收集槽(2)周侧槽壁靠近顶部位置,所述分隔板(6)底部一侧固定在收集槽(2)底部槽壁靠近排污管(4)的位置,所述分隔板(6)位于进水管(3)下方,所述分隔板(6)与收集槽(2)槽壁之间形成滤水空间(7),所述池体(1)底部设置有多个连通滤水空间(7)内的出水管(8),所述出水管(8)位于分隔板(6)下方,所述分隔板(6)靠近顶部位置设置有连通滤水空间(7)的滤水孔(9),所述池体(1)设置有收集框(10),所述收集框(10)搭设在分隔板(6)靠近顶部位置,所述分隔板(6)设置有用于固定收集框(10)的固定组件(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排水管网调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6)顶部以及底部一侧分别设置有与相应收集槽(2)槽壁平行的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穿设有连接螺栓(13),所述连接螺栓(13)螺纹连接在收集槽(2)槽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排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芳明邱成骏雷宇航王宇棋
申请(专利权)人:同舟福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