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型方舱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88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封闭型方舱电站,包括舱体,舱体内横向由隔墙依次分隔出排烟消音室、发电机组室和电器控制室;发电机和发动机安装于发电机组室内,发电机的冷却循环管路与发电机散热器相连,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管路与发动机散热器相连,发电机散热器安装于排烟消音室内,发动机散热器安装于电器控制室内;发电机组室的顶部构造有独立的隔音腔,隔音腔的底部构造有通孔,通孔与发动机的空滤进气口联通,隔音腔的侧壁还构造有与外部联通的进气口;发电机组室内还安装有热交换散热器,热交换散热器的冷却循环管路与发电机散热器相连。该封闭型方舱电站,采用了封闭型的舱体结构,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更有效的控制电站的噪声。声。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闭型方舱电站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发电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封闭型方舱电站。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方舱电站以及汽车电站,为保证舱体安装的发电机组的热量和辐射热能有效排出舱外,还要有充足的新风进入舱内,就要在发电机组附近开进、排风口以及排辐射热的强排风口,这种结构方式就会使舱体内的主要噪声从各种孔口中排出,虽然满足了散热,但是噪声值往往满足不了要求,且后期整装困难重重。
[0003]因鉴于此,特提出此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证散热效果且低噪音的封闭型方舱电站。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封闭型方舱电站,所述封闭型方舱电站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内横向由隔墙依次分隔出排烟消音室、发电机组室和电器控制室;
[0006]所述排烟消音室和电器控制室的舱体侧壁设有常开式百叶窗;
[0007]所述发电机组室侧壁设有检修工作门;
[0008]发电机和发动机安装于发电机组室内,所述发电机和发动机均采用水冷散热,发电机的冷却循环管路与发电机散热器相连,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管路与发动机散热器相连,所述发电机散热器安装于排烟消音室内,所述发动机散热器安装于电器控制室内;
[0009]所述发电机组室的顶部构造有独立的隔音腔,隔音腔的底部构造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发动机的空滤进气口联通,所述隔音腔的侧壁还构造有与外部联通的进气口;
[0010]所述发电机组室内还安装有一热交换散热器,所述热交换散热器的冷却循环管路与发电机散热器相连。
[0011]优选的,所述舱体的舱壁为在外蒙皮内铺设吸音岩棉的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外蒙皮采用铆接的方式固定在舱体的舱体骨架上。
[0013]优选的,所述舱体骨架采用型材焊接而成。
[0014]优选的,所述热交换散热器还包括风扇,且热交换散热器设于发电机的上方。
[0015]优选的,所述发电机散热器和发动机散热器上均安装有散热风扇。
[0016]优选的,所述发电机的循环管路上还设有循环泵。
[0017]优选的,所述发动机的循环管路上还设有循环泵。
[0018]本技术提供的封闭型方舱电站,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所述的封闭型方舱电站,采用了封闭型的舱体结构,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更有效的控制电站的噪声,同时舱体的制作简单,更便于后期的维修和保养,进一步的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封闭型方舱电站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封闭型方舱电站水冷散热部分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封闭型方舱电站热交换散热器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封闭型方舱电站的隔音腔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舱体 11.隔墙 12.隔音腔 13.进气口 14.常开式百叶窗 15.检修工作门 101.发电机组室 102.排烟消音室 103.电器控制室 2.发动机 3.发电机 4.发电机散热器 5.发动机散热器 6.热交换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封闭型方舱电站。
[0028]如图1

2所示,封闭型方舱电站采用矩形舱体1,舱体1内横向由隔墙11依次分隔出排烟消音室102、发电机组室101和电器控制室103。
[0029]舱体1为在由型钢焊接制成的舱体骨架上铆接外蒙皮制成,外蒙皮内铺设吸音岩棉,以降低噪音。
[0030]分隔舱体的隔墙11则采用骨架蒙皮式隔墙。骨架蒙皮式隔墙采用在隔墙矩形框架上固定双层蒙皮,并在两层蒙皮之间填充吸音岩棉的方式制成。
[0031]排烟消音室102和电器控制室103的舱体侧壁设有常开式百叶窗14,用于散热。根据需要,也可以在多个侧壁均设置常开式百叶窗14,但仍需预留设置检修门的空间。
[0032]发电机组室101位于封闭式方舱电站的中部,侧壁设有检修工作门15,用于发电机组的检修和维护,运行时则关闭,以将发电机组产生的噪音封闭在发电机组室内。
[0033]发电机组包括发电机3和发动机2,均安装于发电机组室101内。
[0034]出于降低噪音的目的,发电机3和发动机2均采用水冷散热,发电机3的冷却循环管路与发电机散热器4相连,发动机2的冷却循环管路与发动机散热器5相连,发电机散热器4安装于排烟消音室102内,发动机散热器5安装于电器控制室103内。发电机3的冷却循环管路以及发动机2的冷却循环管路上均设有用于冷却液循环的泵机。
[0035]为了进一步强化发电机散热器4和发动机散热器5的散热效果,在发电机散热器4和发动机散热器5上还安装有风扇。
[0036]出于进一步降低噪声的目的,本技术对发动机2的进气口的结构进一步进行了改进。
[0037]请参考图4,发电机组室101的顶部构造有一独立的隔音腔12,隔音腔12的底部构造有一通孔,该通孔与发动机2的空滤进气口联通,隔音腔12的侧壁还构造有与外部联通的进气口13。通过该结构在保证了发动机2工作所需的进气量的同时,通过增设隔音腔12的方式进一步的增强了发电机组室的隔音效果。
[0038]请参考图3,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单纯的采用水冷的方式冷却还是会使封闭的发电机组室101内的发动机2和发电机3过热。因此,进一步的,在发电机组室101内安装一台热交换散热器6。作为一种更优选的方案,热交换散热器6安装于发电机上部与发电机组室顶部
之间的空间内,且该热交换散热器6的冷却液循环管路与发电机散热器4相连。通过将循环管路与发电机散热器4相连可以持续的向热交换散热器6提供低温的冷却液,再通过热交换散热器6上的风扇将经过热交换散热器冷却的冷空气吹向发电机,以中和发电机与发动机产生的辐射热,起到控制舱内温度的效果。
[0039]选择上述的封闭型方舱电站与相同规格的常规型方舱电站进行运行噪音相关的测试,结果如下:
[0040]方舱形式平均加权发电机组室两侧噪声常规型方舱电站85dB(A)封闭型方舱电站76.5dB(A)
[0041]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出,本技术中的封闭型方舱电站在发电机组室两侧的噪音远低于现有的常规型方舱电站,取得了更好的静音效果。
[0042]本技术的封闭型方舱电站,采用了封闭型的舱体结构,更有效的控制电站的噪声,同时舱体的制作简单,更便于后期的维修和保养,进一步的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
[0043]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技术构思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该技术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闭型方舱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型方舱电站包括舱体(1),所述舱体内横向由隔墙(11)依次分隔出排烟消音室(102)、发电机组室(101)和电器控制室(103);所述排烟消音室(102)和电器控制室(103)的舱体侧壁设有常开式百叶窗(14);所述发电机组室(101)侧壁设有检修工作门(15);发电机(3)和发动机(2)安装于发电机组室(101)内,所述发电机(3)和发动机(2)均采用水冷散热,发电机(3)的冷却循环管路与发电机散热器(4)相连,发动机(2)的冷却循环管路与发动机散热器(5)相连,所述发电机散热器(4)安装于排烟消音室内,所述发动机散热器(5)安装于电器控制室内;所述发电机组室的顶部构造有独立的隔音腔(12),隔音腔(12)的底部构造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发动机(2)的空滤进气口联通,所述隔音腔(12)的侧壁还构造有与外部联通的进气口(13);所述发电机组室(101)内还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智徐振东张建伟张甲甲权化坤周少帅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佛光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