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鞍座底壳PU膜贴附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838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鞍座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鞍座底壳PU膜贴附工装,包括上料工位、裁切工位、吸附工位以及热烘工位,上料工位包括上料轨道,上料轨道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托盘,裁切工位包括裁刀,裁刀靠近第一下料端,吸附工位包括真空吸附装置,下料轨道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转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鞍座底壳PU膜贴附工装,设计了一种自动化上料下料、转移贴附的工装设备,实现了鞍座底壳PU膜的自动化贴附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由此可以实现在硅胶层下面贴附带有图案的PU革的效果,大大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大大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大大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鞍座底壳PU膜贴附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鞍座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鞍座底壳PU膜贴附工装。

技术介绍

[0002]电动两轮车作为最为日常的代步工具,一直稳步快速的发展进化。其中普通型即民用型使用最为广泛,且更贴近用户的生活,共享电单车的诞生更是将此类车型推出了一波使用高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于电动两轮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性能型车型要求加速更快,避震更好;而对于拥有更广泛用户群体的普通型,则要求更加舒适,更具吸引力。
[0003]鞍座,自行车部件中除把手、脚踏板外,唯一一个与用户肢体直接接触,也是唯一一个能够直接反馈出舒适度的零部件,自然被要求赋予更多的舒适性以及吸引力。特别是针对普通型两轮车。纵观普通型两轮车的鞍座市场,在舒适性和吸引力上已经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针对舒适性,从形态上有符合人体臀型,从材料商有使用高回弹泡面的,针对吸引力,在表层皮革的外观设计上做各种各样的印刷及高周波压痕,使用不同的logo压印工艺,产生不同的效果。
[0004]但是上述的创新点技术含量低,容易互相模仿,大量类似的产品涌入市场,久而久之,客户的审美已经疲劳。我们需要注入更特别,更新颖的舒适性鞍座。
[0005]基于目前的现状,我们计划研发设计一种具有硅胶材质的特殊鞍座,使其在具有更高的减震效果的同时,采用透明TPU热熔连结窗口的方案,使得皮革下层使用透明硅胶代替普通发泡,达到一个“舒适度可视化”的效果,能够透视任何图案,展现鞍座的“内在美”。
[0006]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车辆鞍座的PU膜贴附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人工劳动成本,这样才能够提高本产品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鞍座底壳PU膜贴附工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工装结构,能够实现鞍座底壳PU膜贴附的自动化工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鞍座底壳PU膜贴附工装,包括上料工位、裁切工位、吸附工位以及热烘工位,上料工位包括上料轨道,上料轨道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托盘,上料轨道包括第一上料端和第一下料端,上料工位上自第一上料端向第一下料端设置有若干个压平辊,裁切工位包括裁刀,裁刀靠近第一下料端,吸附工位包括真空吸附装置,真空吸附装置位于第一下料端,真空吸附装置可在水平及竖直方向上移动,热烘工位包括下料轨道和烘枪,下料轨道包括第二上料端和第二下料端,下料轨道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转盘,转盘自第二上料端向第二下料端移动。
[0009]进一步地,上料工位包括总辊,压平辊有三个分别为第一压平辊、第二压平辊和第三压平辊,第一压平辊与上料轨道相贴,第二压平辊和第三压平辊位于总辊和第一压平辊
之间,且第二压平辊和第三压平辊相切设置。
[0010]进一步地,裁切工位包括刀架,刀架上竖直设置有第一滑轨,裁刀通过第一电机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上。
[0011]进一步地,真空吸附装置包括吸附腔,吸附腔的形状大小与鞍座相匹配,吸附腔的底边向外部延伸设置有吸附部,吸附部内设置有真空吸附探头。
[0012]进一步地,吸附工位还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上滑动设置有升降柱,升降柱与真空吸附装置固定连接,第二滑轨包括吸附端和贴合端,吸附端位于第一下料端,贴合端在下料轨道上,烘枪正对贴合端。
[0013]进一步地,转盘传动连接有旋转电机。
[0014]进一步地,第二下料端处设置有感应器和CCD相机,感应器感应转盘的数量,CCD相机记录转盘上PU膜的贴附状况。
[0015]本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鞍座底壳PU膜贴附工装,设计了一种自动化上料下料、转移贴附的工装设备,实现了鞍座底壳PU膜的自动化贴附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由此可以实现在硅胶层下面贴附带有图案的PU革的效果,大大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鞍座底壳PU膜贴附工装在实施方式中的结构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鞍座底壳PU膜贴附工装在实施方式中热烘工位的结构图;
[0019]图中:1

上料工位、2

裁切工位、3

吸附工位、4

热烘工位、11

上料轨道、12

托盘、111

第一上料端、112

第一下料端、13

压平辊、21

裁刀、31

真空吸附装置、41

下料轨道、42

烘枪、43

转盘、411

第二上料端、412

第二下料端、14

总辊、131

第一压平辊、132

第二压平辊、133

第三压平辊、22

刀架、221

第一滑轨、211

第一电机、311

吸附腔、312

吸附部、313

真空吸附探头、32

第二滑轨、33

升降柱、321

吸附端、322

贴合端、431

旋转电机、413

感应器、414

CCD相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如图1、2所示,这种鞍座底壳PU膜贴附工装,包括上料工位1、裁切工位2、吸附工位3以及热烘工位4,其中,上料工位1包括上料轨道11,上料轨道11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托盘12,上料轨道11包括第一上料端111和第一下料端112,上料工位1上自第一上料端111向第一下料端112设置有若干个压平辊13,这样可以使得PU膜经过压平辊13的压平后,进入到上料轨道11的托盘12上。
[0022]裁切工位2包括裁刀21,裁刀21靠近第一下料端112,这样可以使得裁刀21能够对压平的PU膜进行等距裁切,使得PU膜能够依次逐个落到托盘12上。
[0023]吸附工位3包括真空吸附装置31,真空吸附装置31位于第一下料端112,真空吸附
装置31可在水平及竖直方向上移动,这样可以使得真空吸附装置31能够将移动到第一下料端112处的托盘12上的PU膜吸附起来,并进行移动。
[0024]热烘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鞍座底壳PU膜贴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工位、裁切工位、吸附工位以及热烘工位,所述上料工位包括上料轨道,所述上料轨道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托盘,所述上料轨道包括第一上料端和第一下料端,所述上料工位上自所述第一上料端向所述第一下料端设置有若干个压平辊,所述裁切工位包括裁刀,所述裁刀靠近所述第一下料端,所述吸附工位包括真空吸附装置,所述真空吸附装置位于所述第一下料端,所述真空吸附装置可在水平及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热烘工位包括下料轨道和烘枪,所述下料轨道包括第二上料端和第二下料端,所述下料轨道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转盘,所述转盘自所述第二上料端向所述第二下料端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鞍座底壳PU膜贴附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工位包括总辊,所述压平辊有三个分别为第一压平辊、第二压平辊和第三压平辊,所述第一压平辊与所述上料轨道相贴,所述第二压平辊和所述第三压平辊位于所述总辊和所述第一压平辊之间,且所述第二压平辊和所述第三压平辊相切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鞍座底壳P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豪派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