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方位搅拌的沥青搅拌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609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方位搅拌的沥青搅拌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加水组件,所述加水组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出料组件,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加热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搅拌组件,能够利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转轴进行旋转,转轴旋转带动搅拌棍旋转,搅拌棍旋转带动搅拌圈对壳体内的沥青进行搅拌,而且设置有两个搅拌组件,能够全方位的对壳体的沥青进行搅拌,解决了传统的不能多方位搅拌,导致沥青与其他原料的混合较慢,工作效率不佳的问题。工作效率不佳的问题。工作效率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方位搅拌的沥青搅拌罐


[0001]本技术涉及沥青搅拌设备
,具体为一种多方位搅拌的沥青搅拌罐。

技术介绍

[0002]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呈液态,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其中,煤焦沥青是炼焦的副产品,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天然沥青则是储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矿层或在地壳表面堆积,沥青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在沥青的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对沥青进行搅拌,而在搅拌过程中,现有的沥青搅拌罐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
[0003]传统的沥青搅拌罐在实际使用中,不能多方位搅拌,导致沥青与其他原料的混合较慢,工作效率不佳,同时不具有加热功能,在冬季温度比较低,沥青之间粘性较大,增大了能量的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方位搅拌的沥青搅拌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方位搅拌的沥青搅拌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加水组件,所述加水组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壳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出料组件,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搅拌组件,所述壳体的内壁环绕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牵引组件,所述壳体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
[0006]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轴,转轴的两侧皆固定设置有轴承,转轴的两端等距安装有搅拌棍,搅拌棍的表面套接安装有搅拌圈。
[0007]优选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真空层,真空层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加热层,加热层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蜂窝聚能层,蜂窝聚能层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内腔。
[0008]优选的,所述加水组件包括水箱,水箱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加水口,水箱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水管,水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阀门。
[0009]优选的,所述出料组件包括出料管,出料管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部卡接安装有拉板。
[0010]优选的,所述牵引组件包括底板,底板底部的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之间固定安装有稳定杆,支撑柱的底部皆固定安装有滑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该多方位搅拌的沥青搅拌罐,通过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搅拌
组件,能够利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带动转轴进行旋转,转轴旋转带动搅拌棍旋转,搅拌棍旋转带动搅拌圈对壳体内的沥青进行搅拌,而且设置有两个搅拌组件,能够全方位的对壳体的沥青进行搅拌,解决了传统的不能多方位搅拌,导致沥青与其他原料的混合较慢,工作效率不佳的问题。
[0013]该多方位搅拌的沥青搅拌罐,通过在壳体的内壁环绕设置有加热组件,能够利用加热层内部的电热丝工作产生热量,使得电热丝产生热量通过蜂窝聚能层将热量导入内腔内,同时蜂窝聚能层呈蜂窝状结构,具有较强的抗压性,设置有真空层,也能够避免温度的流失,解决了传统的不具有加热功能,在冬季温度比较低,沥青之间粘性较大,增大了能量损耗的问题。
[0014]该多方位搅拌的沥青搅拌罐,通过在壳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加水组件,能够通过观察窗观察壳体内沥青的搅拌情况,当需要加水时,打开阀门,让水箱内的水从水管进行壳体内,同时设置有加水口,可以及时向水箱内加水,保证其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加热组件俯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搅拌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加水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牵引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的出料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加水组件;101、加水口;102、水箱;103、阀门;104、水管;2、加热组件;201、蜂窝聚能层;202、加热层;203、真空层;204、内腔;3、搅拌组件;301、轴承;302、搅拌棍;303、搅拌圈;304、转轴;4、牵引组件;401、支撑柱;402、滑轮;403、底板;404、稳定杆;5、进料口;6、第一电机;7、壳体;8、第二电机;9、出料组件;901、出料管;902、限位槽;903、拉板;10、观察窗;11、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多方位搅拌的沥青搅拌罐,包括壳体7,壳体7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加水组件1,加水组件1包括水箱102,水箱102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加水口101,水箱10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水管104,水管10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阀门103,加水组件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进料口5,壳体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8,第二电机8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出料组件9,出料组件9包括出料管901,出料管90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限位槽902,限位槽902的内部卡接安装有拉板903,通过在壳体7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加水组件1,能够通过观察窗10观察壳体7内沥青的搅拌情
况,当需要加水时,打开阀门103,让水箱102内的水从水管104进行壳体7内,同时设置有加水口101,可以及时向水箱102内加水,保证其正常工作,通过设置有进料口5,方便加入沥青,设置有出料组件9,通过拉动拉板903,使得壳体7内混合好的沥青从出料管901流去,工作人员进行收集利用,第一电机6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11进行电性连接,该第一电机6的型号可为Y

160M2

2第一电机,第一电机6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第二电机8通过导线与PLC控制器11进行电性连接,该第二电机8可为Y90L

2第二电机,第二电机8是指它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它主要包括一个用以产生磁场的电磁铁绕组或分布的定子绕组和一个旋转电枢或转子,在定子绕组旋转磁场的作用下,其在定子绕组有效边中有电流通过并受磁场的作用而使其转动。
[0025]壳体7的内壁环绕设置有加热组件2,加热组件2包括真空层203,真空层203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加热层202,加热层202的内部固定设置有蜂窝聚能层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方位搅拌的沥青搅拌罐,包括壳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加水组件(1),所述加水组件(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进料口(5),所述壳体(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8),所述第二电机(8)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出料组件(9),所述第一电机(6)与第二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搅拌组件(3),所述壳体(7)的内壁环绕设置有加热组件(2),所述壳体(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牵引组件(4),所述壳体(7)的表面固定设置有观察窗(10),所述观察窗(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方位搅拌的沥青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3)包括转轴(304),转轴(304)的两侧皆固定设置有轴承(301),转轴(304)的两端等距安装有搅拌棍(302),搅拌棍(302)的表面套接安装有搅拌圈(3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方位搅拌的沥青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柏松陆葭凝何志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桂资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