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向转动的抗震连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60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万向转动的抗震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主连接部和副连接部,所述主连接部与副连接部通过连接螺栓对应可拆连接,所述主连接部与主固定螺栓对应可拆连接,所述主固定螺栓与梁侧面对应连接,所述主固定螺栓的末端与“L”形的横向加强片对应连接,所述横向加强片与平板状的连接竖板对应连接,所述连接竖板与梁侧面对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万向转动的抗震连接件钢筋混凝土梁侧面“万向转动”抗震连接件适用于各类抗震支吊架的安装,而且转向方便。而且转向方便。而且转向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万向转动的抗震连接件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万向转动的抗震连接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传统的抗震支吊架的安装形式,无论是国家规范的图例还是国标图集的图例,支吊架立杆和斜撑都是锚固在钢筋混凝土楼板内的,对于量大面广的普通项目基本都是按传统的方式来安装,但是对于个别特别的项目(如大跨度的公共会议室或展厅,动车站台的大跨度梁),会有1.3米~2.0米高的钢筋混凝土梁,传统项目也会存在个别1.3~2.0米高的大跨度梁(如转换梁),对于这些位置,抗震支吊架的吊杆和斜撑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方式锚固在楼板上,则吊杆的长度将超过梁高(如2米以上),斜撑的长度将接近3米,因此会出现以下不足:
[0003]1、材料的长度和重量增加,造价增加,
[0004]2、安装难度增加,需要采用升降机或是搭建多层的支撑架,2~3米长度的槽钢一个工人搬运不了,需要增加工人,安装的工期加长。
[0005]3、当是顶层时,抗震支吊架较重,需要采用更大更长的抗震锚栓,施工有可能会导致屋面板出现小裂缝,可能导致后期使用过程中渗水漏水。
[0006]因此,对于特别项目或特殊部位存在1.3~2.0米高梁的位置,应避免采用传统锚固在楼板内的安装方式。
[0007]为了将抗震支吊架整体安装在梁侧面,需要设计一种万向转动的抗震连接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万向转动的抗震连接件。
[0009]本技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0010]一种万向转动的抗震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主连接部和副连接部,所述主连接部与副连接部通过连接螺栓对应可拆连接,所述主连接部与主固定螺栓对应可拆连接,所述主固定螺栓与梁侧面对应连接,所述主固定螺栓的末端与“L”形的横向加强片对应连接,所述横向加强片与平板状的连接竖板对应连接,所述连接竖板与梁侧面对应连接;
[0011]所述主连接部包括第一主连接片,所述第一主连接片与第二主连接片对应连接,所述第二主连接片与第三主连接片对应连接,所述第一主连接片与第三主连接片相互垂直;
[0012]所述副连接部包括第一副连接部,所述第一副连接部与第二副连接部对应连接,所述第二副连接部与第三副连接部对应连接,所述第一副连接部与第三副连接部对应垂直;
[0013]所述第三主连接片与第一副连接部通过连接螺栓对应可拆连接。
[0014]在所述第三副连接部上对应开设有连接通孔。
[0015]在所述第一主连接片的末端对应设有套管状的连接筒,所述主固定螺栓对应穿过
连接筒。
[0016]所述连接竖板通过两个横向加强螺栓与梁侧面对应连接。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本技术一种万向转动的抗震连接件钢筋混凝土梁侧面“万向转动”抗震连接件适用于各类抗震支吊架的安装,而且转向方便。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万向转动的抗震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为主连接部,11为第一主连接片,12为第二主连接片,13为第三主连接片,14为连接筒,2为副连接部,21为第一副连接部,22为第二副连接部,23为第三副连接部,24为连接通孔,3为连接螺栓,4为主固定螺栓,5为横向加强片,6为连接竖板,7为横向加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优选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22]如图1所示,一种万向转动的抗震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主连接部1和副连接部2,所述主连接部1与副连接部2通过连接螺栓3对应可拆连接,主连接部1与副连接部2可以围绕连接螺栓3进行转动,方便使用。所述主连接部1与主固定螺栓4对应可拆连接,所述主固定螺栓4与梁侧面(附图中未标出)对应连接,所述主固定螺栓4的末端与“L”形的横向加强片5对应连接,所述横向加强片5与平板状的连接竖板6对应连接,所述连接竖板6与梁侧面对应连接;本申请通过主固定螺栓4与主连接部1对应连接,再通过横向加强片5加强主固定螺栓4末端的连接力,有效防止一根主固定螺栓4不能将主连接部及其配套装备牢牢地固定的缺陷。
[0023]所述主连接部1包括第一主连接片11,所述第一主连接片11与第二主连接片12对应连接,所述第二主连接片12与第三主连接片13对应连接,所述第一主连接片11与第三主连接片13相互垂直;
[0024]所述副连接部2包括第一副连接部21,所述第一副连接部21与第二副连接部22对应连接,所述第二副连接部22与第三副连接部23对应连接,所述第一副连接部21与第三副连接部23对应垂直;
[0025]所述第三主连接片13与第一副连接部21通过连接螺栓3对应可拆连接。
[0026]在所述第三副连接部23上对应开设有连接通孔24。连接通孔24与其他外部结构对应连接,在此不再赘述。
[0027]在所述第一主连接片11的末端对应设有套管状的连接筒14,所述主固定螺栓4对应穿过连接筒14。连接筒14的内径略大于主固定螺栓4,这样连接筒14、主连接部1、副连接部2均可围绕主固定螺栓4进行对应的转动。所述连接竖板6通过两个横向加强螺栓7与梁侧面对应连接。连接竖板6通过两个向加强螺栓与梁侧面固定,横向加强片5再与连接竖板6对应连接,这样结构更加稳定。
[0028]尽管已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列举,应当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上述实施例做出修改或者采用等同的替代方案,这对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万向转动的抗震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该连接件包括主连接部(1)和副连接部(2),所述主连接部(1)与副连接部(2)通过连接螺栓(3)对应可拆连接,所述主连接部(1)与主固定螺栓(4)对应可拆连接,所述主固定螺栓(4)与梁侧面对应连接,所述主固定螺栓(4)的末端与“L”形的横向加强片(5)对应连接,所述横向加强片(5)与平板状的连接竖板(6)对应连接,所述连接竖板(6)与梁侧面对应连接;所述主连接部(1)包括第一主连接片(11),所述第一主连接片(11)与第二主连接片(12)对应连接,所述第二主连接片(12)与第三主连接片(13)对应连接,所述第一主连接片(11)与第三主连接片(13)相互垂直;所述副连接部(2)包括第一副连接部(21),所述第一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统壁马博孙圳涛陈泓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康佳顺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