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截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550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缩机截流机构,它包括有机壳以及安装在机壳端部的静涡盘,静涡盘外侧顶部设有竖直向下的进气通道,静涡盘底部设有外截流通道,外截流通道其中一端与进气通道连接,机壳上设有内截流通道,内截流通道一端为截流出口,内截流通道另一端与外截流通道连接,内截流通道与外截流通道的连接处设有截流塞,截流塞上设有截流孔。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机截流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尤其是指一种压缩机截流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涡旋压缩机进气通道直接与外壳腔体连接,由于进气通道内径固定,进入腔体的空气较多,导致腔体内做功容易分散,如果将进气通道内径全部缩小,则容易影响涡旋压缩机的排气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的压缩机截流机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缩机截流机构,它包括有机壳以及安装在机壳端部的静涡盘,静涡盘外侧顶部设有竖直向下的进气通道,静涡盘底部设有外截流通道,外截流通道其中一端与进气通道连接,机壳上设有内截流通道,内截流通道一端为截流出口,内截流通道另一端与外截流通道连接,内截流通道与外截流通道的连接处设有截流塞,截流塞上设有截流孔。
[0005]所述的截流孔内径小于内截流通道、外截流通道的内径,截流孔一端与内截流通道连接,另一端与外截流通道连接。
[0006]所述的截流塞呈卧式的圆柱形或圆锥形,截流孔贯穿于截流塞中心处。
[0007]所述的静涡盘下部设有内凹形成的外塞槽,机壳下部设有内凹形成的内塞槽,外塞槽与内塞槽组合形成截流塞室,截流塞位于截流塞室内。
[0008]本技术在采用上述方案后,空气从进气通道进入,通过外截流通道后,通过截流孔截流(截流孔直径小于外截流通道的内径),降低进入机壳内的腔体内,从而对进入的空气进行截流,使空气慢慢进入腔体,从而防止进入的空气太多,影响腔体内做功,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压缩机截流机构包括有机壳2以及安装在机壳2端部的静涡盘1,静涡盘1外侧顶部设有竖直向下的进气通道3,静涡盘1底部设有外截流通道4,外截流通道4其中一端与进气通道3连接,机壳2上设有内截流通道5,内截流通道5一端为截流出口,内截流通道5另一端与外截流通道4连接,内截流通道5与外截流通道4的连接处设
有截流塞6,截流塞6呈卧式的圆柱形或圆锥形,静涡盘1下部设有内凹形成的外塞槽,机壳2下部设有内凹形成的内塞槽,外塞槽与内塞槽组合形成截流塞室,截流塞6位于截流塞室内。截流孔7贯穿于截流塞6中心处,截流塞6上设有截流孔7。截流孔7内径小于内截流通道5、外截流通道4的内径,截流孔7一端与内截流通道5连接,另一端与外截流通道4连接。本实施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空气从进气通道进入,通过外截流通道后,通过截流孔截流(截流孔直径小于外截流通道的内径),降低进入机壳内的腔体内,从而对进入的空气进行截流,使空气慢慢进入腔体,从而防止进入的空气太多,影响腔体内做功,采用本实施例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
[0012]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截流机构,它包括有机壳(2)以及安装在机壳(2)端部的静涡盘(1),其特征在于:静涡盘(1)外侧顶部设有竖直向下的进气通道(3),静涡盘(1)底部设有外截流通道(4),外截流通道(4)其中一端与进气通道(3)连接,机壳(2)上设有内截流通道(5),内截流通道(5)一端为截流出口,内截流通道(5)另一端与外截流通道(4)连接,内截流通道(5)与外截流通道(4)的连接处设有截流塞(6),截流塞(6)上设有截流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缩机截流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新刘益才康洪斌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瑞莱斯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