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电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606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电池装置,包括壳体、锂离子电芯、充电电路模块、升压电路模块及通断开关,壳体包括呈三角形状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盖合在一起,锂离子电芯、充电电路模块、升压电路模块设于壳体内,充电电路模块用以实现对锂离子电芯充电,升压电路模块用以将锂离子电芯的输出电压升高至预设电压输出,通断开关设于锂离子电芯与升压电路模块之间,且其具有暴露在壳体外的操作件,操作件用于接受操作以断开或闭合锂离子电芯与升压电路模块之间的电连接。升压电路模块处于空闲状态时,可操作操作件断开锂离子电芯与升压电路模块之间的连接,减少了电池装置在空闲状态时的电量损耗,有利于节省电能。有利于节省电能。有利于节省电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电池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电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池作为一种常用的充放电产品,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在万用电表、无线麦克风、烟雾报警器、电动玩具等应用场景所使用的电池装置,通常采用升压电路来满足较高电压的输出要求。电池装置接有负载时,电芯与升压电路电连接,以达到预设的输出电压,然而,现有的电池装置在没有接负载时,电芯与升压电路依然保持电连接状态,由于升压电路需要消耗电能,当电池装置放置较长时间后,再次使用时往往需要重新充电。此外,有些电池装置采用一次性电池作为电芯,电芯容量低,需要经常更换电池,更换后处理不当的电池往往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循环充电使用且能够减少空闲状态时自放电的节能电池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电池装置,包括壳体、锂离子电芯、充电电路模块、升压电路模块以及通断开关,所述壳体包括呈三角形状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盖合在一起,所述锂离子电芯、充电电路模块、升压电路模块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充电电路模块接所述锂离子电芯,用以实现对所述锂离子电芯充电,所述升压电路模块用以将所述锂离子电芯的输出电压升高至预设电压输出,所述通断开关设于所述锂离子电芯与所述升压电路模块之间,且其具有暴露在所述壳体外的操作件,所述操作件用于接受操作以断开或闭合所述锂离子电芯与所述升压电路模块之间的电连接。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锂离子电芯与升压电路模块之间设置通断开关,并使通断开关的操作件暴露在壳体之外,当升压电路模块处于空闲状态时(没有接负载),通过操作操作件断开锂离子电芯与升压电路模块之间的连接,减少了电池装置在空闲状态时的电量损耗,有利于节省电能;而当升压电路模块重新接有负载时,通过操作操作件闭合锂离子电芯与升压电路模块之间的连接即可。而且,本技术采用可充电使用的锂离子电芯,相较于采用一次性电芯,不仅降低了成本,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此外,本技术的壳体采用呈三角形状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拼接而成,大大方便了组装过程中锂离子电芯以及各电路模块的放置。
[0006]较佳地,所述通断开关为拨动开关,所述操作件用于接受拨动操作以断开或闭合所述锂离子电芯与所述升压电路模块之间的电连接。
[0007]较佳地,所述的能电池装置还包括保护电路模块,所述保护电路模块与所述锂离子电芯相接,用以对所述锂离子电芯充放电保护。
[0008]较佳地,所述保护电路模块与所述充电电路模块集成在同一电路板上。
[0009]较佳地,所述节能电池装置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被配置为于所述锂离子电芯充电过程中亮红灯,于所述锂离子电芯充满电后亮绿灯。
[0010]较佳地,所述壳体开设有暴露出所述指示灯的开口、以及充电端口,所述充电电路模块与所述充电端口连接。
[0011]较佳地,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通过胶水粘合固定。
[0012]较佳地,所述壳体为ABS塑料。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节能电池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节能电池装置的主视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节能电池装置的左视图。
[001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节能电池装置的俯视图。
[0017]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升压电路模块的原理图。
[0018]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充电电路模块和保护电路模块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20]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电池装置100,其包括壳体1、锂离子电芯2、充电电路模块3、升压电路模块4以及通断开关5。壳体1包括呈三角形状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盖合在一起。锂离子电芯2、充电电路模块3、升压电路模块4设于壳体1内,充电电路模块3接锂离子电芯2,用以实现对锂离子电芯2充电,升压电路模块4用以将锂离子电芯2的输出电压升高至预设电压输出。通断开关5设于锂离子电芯2与升压电路模块4之间,且其具有暴露在壳体1外的操作件51,操作件51用于接受操作以断开或闭合锂离子电芯2与升压电路模块4之间的电连接。在一实施例中,节能电池装置100为6F22型电池装置,升压电路模块4将锂离子电芯2的输出电压升高至9V输出。
[0021]在一实施例中,通断开关5为拨动开关,操作件51用于接受拨动操作以断开或闭合锂离子电芯2与升压电路模块4之间的电连接。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通断开关5也可以为其它形式,例如按压开关,此时,操作件51用于接受按压操作,以断开或闭合锂离子电芯2与升压电路模块4之间的电连接。
[0022]在一实施例中,节能电池装置100还包括保护电路模块6(如图6所示),保护电路模块6与锂离子电芯2相接,用以对锂离子电芯2充放电保护,防止过放电、过充电以及短路对锂离子电芯2产生破坏,降低锂离子电芯2对电池装置100以及所使用仪器产生的风险。进一步地,保护电路模块6与充电电路模块3集成在同一电路板7(如图1所示)上,提高了空间使用率。当然,保护电路模块6与充电电路模块3也可以分别为一块独立的电路板。
[0023]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节能电池装置100还包括有指示灯8,在锂离子电芯2充满电时,指示灯8亮绿灯,充电电路模块3停止对锂离子电芯2充电;在锂离子电芯2未充满电的充电过程中,指示灯8亮红灯。借由指示灯8的设置,便于辨别锂离子电芯2的充电状态。进一步地,壳体1开设有暴露出指示灯8的开口13,以方便观察指示灯8,进而了解锂离子电芯2
的充电状态。又,壳体1开设有充电端口14,充电电路模块3与充电端口14连接,需要给锂离子电芯2充电时,将供电电源(图未示)的插接头插设在充电端口14并启动供电电源即可给锂离子电芯2充电。具体的,充电端口14为USB口,但不应以此为限。
[0024]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为ABS塑料,强度高,表面硬度大,且轻便,最终节能电池装置100在具有较大的强度和硬度的同时,整体结构也较为轻便。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通过胶水粘合固定,但不应以此为限。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锂离子电芯2与升压电路模块4之间设置通断开关5,并使通断开关5的操作件51暴露在壳体1之外,当升压电路模块4处于空闲状态时(没有接负载),通过操作操作件51断开锂离子电芯2与升压电路模块4之间的连接,减少了电池装置100在空闲状态时的电量损耗,有利于节省电能;而当升压电路模块4重新接有负载时,通过操作操作件51闭合锂离子电芯2与升压电路模块4之间的连接即可。而且,本技术采用可充电使用的锂离子电芯2,相较于采用一次性电芯,不仅降低了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锂离子电芯、充电电路模块、升压电路模块以及通断开关,所述壳体包括呈三角形状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盖合在一起,所述锂离子电芯、充电电路模块、升压电路模块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充电电路模块接所述锂离子电芯,用以实现对所述锂离子电芯充电,所述升压电路模块用以将所述锂离子电芯的输出电压升高至预设电压输出,所述通断开关设于所述锂离子电芯与所述升压电路模块之间,且其具有暴露在所述壳体外的操作件,所述操作件用于接受操作以断开或闭合所述锂离子电芯与所述升压电路模块之间的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开关为拨动开关,所述操作件用于接受拨动操作以断开或闭合所述锂离子电芯与所述升压电路模块之间的电连接。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涛叶嘉明罗仙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和盈新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