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法脱硫用液体溅射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593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法脱硫用液体溅射混合装置,包括塔体,塔体的内部设有转盘安装座,转盘上开设若干通孔,通孔的中心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喷头,喷头的进水口通过软管连接环形水管,环形水管固定在转盘的外壁上,环形水管通过管道连接水泵出水口,水泵安装在塔体的侧壁上,水泵的进水口分别连接塔内管道和塔外管道,塔外管道设置在塔体外部且连接自来水管。不仅可以通过塔外管道向内部输入溶液溶解气体,还可通过打开塔内管道,使内部溶液进行循环使用,提高溶液利用率;转盘驱动电机带动扇叶及转盘旋转,使得内部气液混合效果更好,提高气体溶解效果;而且角度调节杆带动喷头进行角度改变,大大提高了气体溶解效果,实用效果好。果好。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法脱硫用液体溅射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湿法脱硫
,具体涉及一种湿法脱硫用液体溅射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火电厂等大型锅炉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为石灰石

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国家环境保护部于2011年颁布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

2011),提高了二氧化硫的排放标准。标准中规定,自2014年7月1日起,新建燃煤锅炉尾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限值为100mg/Nm3,重点区域排放限值为50mg/Nm3。2013年之后,随着雾霾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地环保部门纷纷对燃煤电厂的二氧化硫排放做出了更严格的限值,要求的排放限值甚至低至35mg/Nm3。针对此要求,当锅炉燃用中高硫煤的条件下,要求脱硫效率达到98.5%甚至更高,传统的单塔单循环脱硫系统的脱硫效率已经难以满足要求。原因在于,目前吸收塔提高效率的应对措施主要是通过增加液气比和增加喷淋层喷嘴数量,以实现更高的脱硫效率。但是单纯通过提高液气比和喷淋覆盖率不仅会增加设备造价,同时还会带来吸收塔过高、过大等问题。
[0003]申请号为CN201621232556.4的一种湿法脱硫吸收塔提效装置,包括喷淋层组和将压缩气体与循环浆液混合的气液混合装置;喷淋层组设于吸收塔体内顶部,喷淋层组包括多个喷淋层,每个喷淋层由一个喷淋管和设置在喷淋管上的多个喷淋头组成;气液混合装置设于吸收塔体外,且与喷淋管连通,便于将混合后的气液喷入喷淋管,多个气液混合装置分别与多个喷淋管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增加压缩气体与循环浆液的混合装置,将混合后的气液喷入吸收塔体后,由于压缩气体的膨胀,会使循环浆液的水滴更小、更细,从而扩大浆液与烟气的接触面积和覆盖面积,增大脱硫效率,减少喷淋头堵塞的概率,增大烟气压力,减少对吸收塔塔壁冲刷。但是还具有以下缺点:
[0004]仅通过增加气压使循环浆液的水滴更小、更细,从而扩大浆液与烟气的接触面积和覆盖面积,但是混合效果依然较不理想,而且使用的循环浆液只与待处理的烟气接触一次,为了脱硫更加全面往往需要使用更多的浆液,较不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法脱硫用液体溅射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湿法脱硫用液体溅射混合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内部设有转盘安装座,所述转盘安装座的内侧通过连板固定安装转盘驱动电机,所述转盘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扇叶,所述扇叶的外端连接转盘,所述转盘的形状设置为环形,所述扇叶也设置在转盘内,所述转盘上开设若干通孔,所述通孔的上下端均设置敞口,所述通孔的中心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喷头,所述喷头的进水口通过软管连接环形水管,所述环形水管固定在转盘的外壁上,所述环形水管通过管道连接水泵出水口,
所述水泵安装在塔体的侧壁上,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分别连接塔内管道和塔外管道,所述塔内管道设置在塔体内部,所述塔外管道设置在塔体外部且连接自来水管。
[0007]优选的,所述塔内管道和塔外管道水管上均设置电动阀门。
[0008]优选的,所述转盘的上端面内侧边缘设有若干导套,所述导套内滑动穿过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侧面设置若干角度调节杆,所述角度调节杆连接喷头的侧面,所述连接环上还固定设置弧形齿条,所述弧形齿条的一侧且位于转盘内设有齿轮驱动电机,所述齿轮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齿轮,所述齿轮与弧形齿条啮合。
[0009]优选的,所述喷头的侧面且靠近连接环的一侧设有连接槽,所述角度调节杆活动插接在连接槽内。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槽内侧面开设的槽口长度大于角度调节杆的直径。
[0011]优选的,所述水泵的外部设置一个防水罩,且防水罩与塔体之间设置密封垫。
[0012]优选的,所述塔体的内表面及转盘的表面均设置防腐蚀涂层。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湿法脱硫用液体溅射混合装置,不仅可以通过塔外管道向内部输入溶液溶解气体,还可通过打开塔内管道,使内部溶液进行循环使用,提高溶液利用率;转盘驱动电机带动扇叶及转盘旋转,使得内部气液混合效果更好,提高气体溶解效果;而且角度调节杆带动喷头进行角度改变,大大提高了气体溶解效果,实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转盘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喷头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塔体;2、转盘安装座;3、水泵;4、塔外管道;5、塔内管道;6、电动阀门;7、转盘;8、通孔;9、转轴;10、喷头;11、导套;12、连接环;13、角度调节杆;14、连接槽;15、环形水管;16、软管;17、弧形齿条;18、齿轮;19、齿轮驱动电机;20、转盘驱动电机;21、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9]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3所示的一种湿法脱硫用液体溅射混合装置,包括塔体1,塔体1的内部设有转盘安装座2,转盘安装座2的内侧通过连板固定安装转盘驱动电机20,转盘驱动电机20的输出端连接扇叶21,扇叶21的外端连接转盘7,塔体1的内表面及转盘7的表面均设置防腐蚀涂层,起到防腐蚀作用,转盘7的形状设置为环形,扇叶21也设置在转盘7内,转盘7上开设若干通孔8,通孔8的上下端均设置敞口,通孔8的中心通过转轴9转动连接喷头10,喷头10的进水口通过软管16连接环形水管15,环形水管15固定在转盘7的外壁上,环形水管15通过管道连接水泵3出水口,管道与水泵3转动且密封连接,使得转盘7在转动过程中不影响液体的供给,水泵3的外部设置一个防水罩,且防水罩与塔体1之间设置密封垫,
防水罩可以起到防护作用,而且设置的密封垫,使得防水罩与塔体1的连接处密封,水泵3安装在塔体1的侧壁上,水泵3的进水口分别连接塔内管道5和塔外管道4,塔内管道5设置在塔体1内部,塔外管道4设置在塔体1外部且连接自来水管,塔内管道5和塔外管道4水管上均设置电动阀门6,电动阀门6用于控制塔内管道5和塔外管道4的通断。
[0020]转盘7的上端面内侧边缘设有若干导套11,导套11内滑动穿过连接环12,连接环12的侧面设置若干角度调节杆13,角度调节杆13连接喷头10的侧面,喷头10的侧面且靠近连接环12的一侧设有连接槽14,角度调节杆13活动插接在连接槽14内,连接槽14内侧面开设的槽口长度大于角度调节杆13的直径,使得喷头10的角度改变时,角度调节杆13可以依然保持在连接槽14内,连接环12上还固定设置弧形齿条17,弧形齿条17的一侧且位于转盘7内设有齿轮驱动电机19,齿轮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法脱硫用液体溅射混合装置,包括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内部设有转盘安装座(2),所述转盘安装座(2)的内侧通过连板固定安装转盘驱动电机(20),所述转盘驱动电机(20)的输出端连接扇叶(21),所述扇叶(21)的外端连接转盘(7),所述转盘(7)的形状设置为环形,所述扇叶(21)也设置在转盘(7)内,所述转盘(7)上开设若干通孔(8),所述通孔(8)的上下端均设置敞口,所述通孔(8)的中心通过转轴(9)转动连接喷头(10),所述喷头(10)的进水口通过软管(16)连接环形水管(15),所述环形水管(15)固定在转盘(7)的外壁上,所述环形水管(15)通过管道连接水泵(3)出水口,所述水泵(3)安装在塔体(1)的侧壁上,所述水泵(3)的进水口分别连接塔内管道(5)和塔外管道(4),所述塔内管道(5)设置在塔体(1)内部,所述塔外管道(4)设置在塔体(1)外部且连接自来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法脱硫用液体溅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内管道(5)和塔外管道(4)水管上均设置电动阀门(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法脱硫用液体溅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珊珊吴凤龙张丽霞白雪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瑞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