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奶牛场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588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奶牛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格栅、集水池、固液分离机、预处理池、UASB厌氧罐、沼液池、人工湿地以及生态塘;所述格栅的入水端用于排入牛场废水,出水端与集水池的入水端管道连接;集水池的出水端与固液分离机的入水端管道连接;固液分离机的出水端与预处理池的入水端管道连接;预处理池的出水端与UASB厌氧罐的入水端管道连接;UASB厌氧罐的出水端与沼液池的入水端管道连接;沼液池的出水端与人工湿地入水端管道连接;人工湿地的出水端与生态塘的入水端管道连接;生态塘的出水端用于排出处理达标后的废水。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处理牛尿和圈舍冲洗水等废水,使废水达标排放,同时实现奶牛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时实现奶牛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时实现奶牛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奶牛场废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奶牛场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镇居民对奶制品需求不断增大,奶牛养殖业规模也随之发展壮大,但随着粪污和冲洗水相对集中排放,也带来系列的环境问题。奶牛场污染物包括牛粪和圈舍冲洗水两类,其中冲洗水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N、P、K等养分,若直接排入环境,容易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以及传播疾病。目前奶牛场废水处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用氧化塘、土地处理系统或人工湿地等自然系统对养殖废水进行处理,二是采用厌氧处理、好氧处理以及厌氧—好氧处理等不同处理组合模式。
[0003]但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这两种废水处理模式对高含氮的牛场废水处理效果不佳,排放的废水不能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

2001)中规定的排放标准,且奶牛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不高,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奶牛场废水处理装置,主要用于处理牛尿和圈舍冲洗水等废水,使废水达标排放,同时实现奶牛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奶牛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格栅、集水池、固液分离机、预处理池、UASB厌氧罐、沼液池、人工湿地以及生态塘;所述格栅的入水端用于排入牛场废水,出水端与集水池的入水端管道连接;集水池的出水端与固液分离机的入水端管道连接;固液分离机的出水端与预处理池的入水端管道连接;预处理池的出水端与UASB厌氧罐的入水端管道连接;UASB厌氧罐的出水端与沼液池的入水端管道连接;沼液池的出水端与人工湿地入水端管道连接;人工湿地的出水端与生态塘的入水端管道连接;生态塘的出水端用于排出处理达标后的废水。
[0007]其中,格栅用于去除大部分悬浮物及大块废物;固液分离机可将粪便等固体残渣分开,减轻后续工艺处理力度,降低成本;预处理池使硬结的粪块分化崩解,可以有效解决粪污处理过程中造成淤塞的难题;UASB厌氧罐内通过高活性厌氧污泥将废水有机物转为低分子无机化合物(沼气、水),不但能降低废水有机物浓度,同时产生的沼气转为沼气发电机的能源来源,大大节约了养殖场运行成本,实现了变废为宝;沼液池用于沉淀废水,并得到上清液;人工湿地可用于种植水生蔬菜并对沼液池内得到的上清液进行吸附沉淀,可以进一步去除氨氮、絮凝吸附固体颗粒物以降低其氨氮、总磷等无机营养物含量,为后续生态塘减轻了处理负荷;生态塘利用微生物分解代谢技术,沉水植物吸附、动物消纳技术,将水体污染物以有机营养物的形式从污染水体转移出去,实现水体有机污染物从传统的物理转移向定干预转化和循环利用的彻底转变,并净化水体。
[0008]进一步地,该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沼气净化装置和沼气回收利用装置;所述UASB
厌氧罐的排气口与沼气净化装置的进气口管道连接,沼气净化装置的排气口与沼气回收利用装置的进气口管道连接。其中,沼气净化装置用于对排入的沼气脱水、脱硫,沼气回收利用装置用于对沼气净化装置处理后的沼气回收利用。
[0009]更进一步地,该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堆肥场;所述集水池的排泥口和固液分离机的排泥口分别通过管道将粪渣排到堆肥场;堆肥场用于堆放和好氧处理集水池和固液分离机排出的粪渣。堆肥场将粪渣好氧堆肥成有机肥回用于牧草种植,并实现粪渣资源化利用。
[0010]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池与固液分离机的管路上设有提升泵;预处理池与UASB厌氧罐之间的管路上设有进水泵。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奶牛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格栅、集水池、固液分离机、预处理池、UASB厌氧罐、沼液池、人工湿地、生态塘、沼气净化装置、沼气回收利用装置和堆肥场,它们之间通过管道相互配合连接,且废水经它们配合处理后,可以有效降低废水中的有机物浓度,有效去除氨氮、絮凝吸附固体颗粒物并降低氨氮、总磷等无机营养物的含量,使得废水达标排放。此外,该废水处理装置还可以对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以及粪渣实现资源化利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标号为:1、格栅;2、集水池;3、固液分离机;4、预处理池;5、UASB厌氧罐;6、沼液池;7、人工湿地;8、生态塘;9、沼气净化装置;10、沼气回收利用装置;11、堆肥场;12、提升泵;13、进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1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奶牛场废水处理装置,包括格栅1、集水池2、固液分离机3、预处理池4、UASB厌氧罐5、沼液池6、人工湿地7以及生态塘8。
[0017]奶牛养殖场废水从格栅1的入水端排入,废水经过格栅1,去除废水中大部分悬浮物及大块废物,格栅1的出水端与集水池2的入水端管道连接,集水池2的出水端与固液分离机3的入水端管道连接,并在该管路上设有提升泵12,提升泵12用于将废水从集水池2提升至固液分离机3内,固液分离机3可将粪便等固体残渣分开,减轻后续工艺处理力度,降低成本。固液分离机3的出水端与预处理池4的入水端管道连接,在预处理池4内添加特定的微生物菌种强化预处理过程,可以使硬结的粪块分化崩解,解决了粪污处理过程中造成淤塞的难题。预处理池4的出水端与UASB厌氧罐5的入水端管道连接,并在该管路上设有进水泵13。UASB厌氧罐5通过厌氧污泥会将难降解的高分子有机物酸化水解,再氧化为氨氮、硫化物、一氧化碳等,部分被水解后形成的小分子酸会转化为沼气,UASB厌氧罐5的出水端与沼液池6的入水端管道连接,沼液池6的出水端与人工湿地7入水端管道连接,沼液池6将UASB厌氧
罐5厌氧处理后的废水重力沉淀,进行泥水分离,将得到的上清液输送至人工湿地7,人工湿地7内通过种植水生蔬菜,吸附沉淀,进一步去除氨氮、絮凝吸附固体颗粒物以降低其氨氮、总磷等无机营养物的含量,为后续生态塘8减轻了处理负荷。人工湿地7的出水端与生态塘8的入水端管道连接,生态塘8利用微生物分解代谢技术,沉水植物吸附、动物消纳技术,将水体污染物以有机营养物的形式从污染水体转移出去,实现水体有机污染物从传统的物理转移向定干预转化和循环利用的彻底转变,并净化水体。最终废水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

2001)中的排放标准的相关要求,并将废水从生态塘8的排水端直接排放或回收利用。
[0018]其中,生态塘8是多级微生物复合生态塘,生态塘8采用三项技术,包括:微生物分解代谢技术,沉水植物吸附、动物消纳技术。生态塘8通过构建“微生物——水下植被——底栖动物”共生生态,实现水体有机污染物从传统的物理转移向定干预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奶牛场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1)、集水池(2)、固液分离机(3)、预处理池(4)、UASB厌氧罐(5)、沼液池(6)、人工湿地(7)以及生态塘(8);所述格栅(1)的入水端用于排入牛场废水,出水端与集水池(2)的入水端管道连接;集水池(2)的出水端与固液分离机(3)的入水端管道连接;固液分离机(3)的出水端与预处理池(4)的入水端管道连接;预处理池(4)的出水端与UASB厌氧罐(5)的入水端管道连接;UASB厌氧罐(5)的出水端与沼液池(6)的入水端管道连接;沼液池(6)的出水端与人工湿地(7)入水端管道连接;人工湿地(7)的出水端与生态塘(8)的入水端管道连接;生态塘(8)的出水端用于排出处理达标后的废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科陆江跃平梁郡益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绿蕊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