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浸没式生物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582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浸没式生物反应装置;包括设置于水体中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沿箱体的横向方向均匀设有三个多孔隔板,所述三个多孔隔板将箱体内部分隔成第一处理腔、第二处理腔、第三处理腔和第四处理腔,所述第一处理腔、第二处理腔、第三处理腔和第四处理腔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滤料、第二滤料、第三滤料以及第四滤料,所述箱体靠近第一处理腔的一端设有进水孔,所述箱体靠近第四处理腔的一端设有出水孔,所述箱体的外侧面可拆卸连接有若干漂浮组件,所述箱体的底面通过绳索连接有配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够对水体进行净化,又无需打桩,仅仅将箱体抛入水中即可,操作简单。操作简单。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浸没式生物反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环境治理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浸没式生物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水质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富集而使水质恶化的过程,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人类对水资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农田的肥料农药无处理排放,生态破坏以及水质恶化的现象不断出现。富营养化水体会促使藻类迅速繁殖,其中某些藻类会散发出腥味异臭,当藻类死亡分解腐烂时,水中COD、BOD值猛增,水质恶化,导致鱼类及其它生物死亡,长年累月接纳的污染物总量远远超过了河道水体自身具有的自净容量,导致水体发黑发臭、底部淤积严重。
[0003]在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人工浮岛的方式进行修复,生态浮岛主要是基于植物根系吸收来去除污染物质,水生植物在水中有发达的根系,能形成巨大的截污能力,同时水生植物又能吸收富集水体中的有害物质,靠根系周围繁殖着好养细菌,形成净化污水的生物过滤体系,使水中悬浮的有机物迅速分解,特别是有些水生植物在生长繁茂期可以大量吸收废水中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农药、化学试剂等有机物和吸收N、P等无机物做营养物,实现污水净化。传统的人工浮岛多采用固定式安装方式,打桩难度大,固定困难。
[0004]为此,提出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浸没式生物反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浸没式生物反应装置,采用浸没式生物反应装置,既能够对水体进行净化,又无需打桩,仅仅将箱体抛入水中即可,操作简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浸没式生物反应装置,包括设置于水体中的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沿箱体的横向方向均匀设有三个多孔隔板,所述三个多孔隔板将箱体内部分隔成第一处理腔、第二处理腔、第三处理腔和第四处理腔,所述第一处理腔、第二处理腔、第三处理腔和第四处理腔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滤料、第二滤料、第三滤料以及第四滤料,所述箱体靠近第一处理腔的一端设有进水孔,所述箱体靠近第四处理腔的一端设有出水孔,所述箱体的外侧面可拆卸连接有若干漂浮组件,所述箱体的底面通过绳索连接有配重块。
[0008]具体的,所述第一滤料为活性炭材料,所述第二滤料为生物陶粒,所述第三滤料为聚己酸内酯,所述第四滤料为生物膜。
[0009]具体的,所述生物膜为MBR生物膜。
[0010]具体的,所述箱体的外侧面设有若干卡槽,所述漂浮组件包括浮球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浮球铰接,另一端设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块。
[0011]具体的,所述配重块是装满石块的网袋。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设置箱体、第一滤料、第二滤料、第三滤料以及第四滤料,能够实现对水体的净化;使用时,无需打桩,仅仅将箱体抛入水中即可,当需要后期维护时,仅需要将箱体捞出即可,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漂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箱体1、进水孔2、出水孔3、第一滤料4、第二滤料5、第三滤料6、第四滤料7、浮球8、支撑杆9、多孔隔板10、绳索11、配重块12、卡块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参考附图1

2,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浸没式生物反应装置,包括设置于水体中的箱体1,所述箱体1的内部沿箱体1的横向方向均匀设有三个多孔隔板10,所述三个多孔隔板10将箱体1内部分隔成第一处理腔、第二处理腔、第三处理腔和第四处理腔,所述第一处理腔、第二处理腔、第三处理腔和第四处理腔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滤料4、第二滤料5、第三滤料6以及第四滤料7,所述箱体1靠近第一处理腔的一端设有进水孔2,所述箱体1靠近第四处理腔的一端设有出水孔3,所述箱体1的外侧面可拆卸连接有若干漂浮组件,所述箱体1的底面通过绳索11连接有配重块12;本技术通过设置箱体1、第一滤料4、第二滤料5、第三滤料6以及第四滤料7,能够实现对水体的净化;使用时,无需打桩,仅仅将箱体1抛入水中即可,当需要后期维护时,仅需要将箱体1捞出即可,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0018]具体的,所述第一滤料4为活性炭材料,所述第二滤料5为生物陶粒,所述第三滤料6为聚己酸内酯,所述第四滤料7为生物膜;所述生物膜为MBR生物膜。
[0019]进一步的,本技术涉及的第一滤料4、第二滤料5、第三滤料6以及第四滤料7,能够对水体进行净化,从而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
[0020]具体的,所述箱体1的外侧面设有若干卡槽,所述漂浮组件包括浮球8和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的一端与浮球8铰接,另一端设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块13,便于安装、拆卸,使用方便。
[0021]具体的,所述配重块12是装满石块的网袋。
[0022]本技术的工作流程:使用时,首先将箱体1抛入水中,配重块12会沉入水底,浮球8则会使箱体1浮在水中,水体由进水孔2进入箱体1中,依次经过第一滤料4、第二滤料5、第三滤料6以及第四滤料7,并由出水孔3排出,能够实现对水体的净化。
[002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浸没式生物反应装置,包括设置于水体中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沿箱体的横向方向均匀设有三个多孔隔板,所述三个多孔隔板将箱体内部分隔成第一处理腔、第二处理腔、第三处理腔和第四处理腔,所述第一处理腔、第二处理腔、第三处理腔和第四处理腔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滤料、第二滤料、第三滤料以及第四滤料,所述箱体靠近第一处理腔的一端设有进水孔,所述箱体靠近第四处理腔的一端设有出水孔,所述箱体的外侧面可拆卸连接有若干漂浮组件,所述箱体的底面通过绳索连接有配重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浸没式生物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树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雨松环境修复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