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信息记录介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5450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具有用波长500nm以下激光光线形成能记录信息的记录层制成层叠体的层叠体制造工序,以及具有以下任一粘合工序:一边使表面膜的内周面保持在基板的内周面的外侧,一边将表面膜与所述的层叠体粘合的粘合工序,根据基板的外周面调节粘合的位置,将表面膜与层叠体粘合的粘合工序,将表面膜放置在平台上,在表面膜上粘合层叠体的粘合工序,以及将设置剥离膜的表面膜粘合在层叠体上后,从表面膜向外侧露出的剥离膜,从露出部分将剥离膜剥离的粘合工序。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上述任何方法制造的光信息记录介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涉及热致补充记录型。过去知道,只能用激光光线一次信息记录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光盘)。这种光信息记录介质也叫作补充记录型CD(所谓CD-R)。其代表性结构是在透明园盘状基板上依次层叠由有机染料形成的记录层、由金等金属形成的光线反射层以及树脂保护层。而且这种CD-R中的信息记录,是利用近红外区域的激光光线(通常为780nm附近波长的激光光线)对CD照射的方式进行的。通过激光光线的照射,记录层的照射部分因吸收这种光线而使局部温度上升,产生物理或化学变化(例如生成纹孔),导致该部分的光学特性发生变化,以这种方式记录信息。另一方面,信息的读取(再生),也是用与记录用激光光线具有相同波长的激光光线照射CD-R,检出记录层的光学特性发生变化的部位(记录部分)与未发生变化的部位(未记录部分)的反射率差异,以此方式进行。近年来,对记录密度更高的光信息记录介质提出了要求。针对这种要求,有人提出一种被称为补充记录型万用数字光盘(所谓DVD-R)的光信息记录介质(例如“日经新介质”另册“DVD”,1995年发行)。这种DVD-R的结构是,以比CD-R的一半还小(0.74~0.8微米)的狭窄宽度形成被照射激光光线随纹用引导沟槽(预制纹道)的透明园盘状基板上,通常依次层叠含有有机染料的记录层、光反射层和保护层,将这样两块园盘互相粘合使记录层处于内侧,或者将这种园盘与相同形状的园盘状保护基板粘合使记录层处于内侧。而且这种DVD-R的信息记录和再生,利用照射可见激光光线(通常630~680nm范围波长的激光光线)的方式进行,能进行密度高于CD-R的记录。最近,互联网等网络和高画质TV得到迅速普及。而且也开始放映HDTV(高清晰度电视)。这种情况下,需要一种能廉价而简便地记录图像信息的大容量记录介质。目前的线状是DVD-R作为大容量记录介质的作用正在充分发挥。但是由于对大容量化和高密度化的要求提高,所以还需要开发与这些要求适应的记录介质。因此,现在正在对可以用比DVD-R更短波长的光线进行高密度记录、更大容量的记录介质进行开发。例如,特开平4-74690、特开平7-304256、特开平7-304257、特开平8-127174、特开平11-53758、特开平11-334204、特开平11-334205、特开平11-334206、特开平11-334207、特开2000-43423号公报、特开2000-108513、特开2000-113504、特开2000-149320、特开2000-158818和特开2000-228028等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记录再生方法,该方法在具有含有机染料记录层的光信息记录介质中,通过从记录层侧向反射层侧照射波长530nm以下的激光光线,进行信息的记录和再生。这些方法中,用蓝色(波长430nm,488nm)或兰绿色(波长515nm)的激光光线,照射备有含以下染料的记录层的光信息记录介质进行信息的记录和再生仆啉化合物、偶氮染料、金属偶氮染料、奎酞酮染料、三甲花青(トリメチンシアニン)染料、二氰基乙烯基苯基骨架染料、香豆素化合物、萘花青(ナフタロシアニン)化合物等。而且从与现在使用的CD-R系统之间的互换性的桄出发,有人提出了能够用两个不同波长区域的激光光线记录和再生的光信息记录介质。例如,在特开2000-141900、特开2000-158816、特开2000-185471、特开2000-289342和特开2000-309165等号公报中提出,通过混合使用CD-R用染料与DVD-R用染料,借助于780nm附近的红外区激光光线和650nm附近可见激光光线中任何激光光线,能够记录和再生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然而,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等的研究发现,上述公报中记载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当通过用波长450nm以下短波长激光光线照射记录信息的情况下,不能获得实际所需的灵敏度。而且也不能满足反射率和调制度等其他记录特性,需要作进一步改进。特别证明,上述公报中记载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用波长450nm以下激光光线照射情况下的记录特性低。而且上述公报记载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在其最外层上设有表面膜。该表面膜,直径与基板内周的相同,将其内周凸起部分与基板内周凸起部分吻合地粘结在一起。但是,要使内周凸起部分吻合地粘合,其粘合精度很难保证。因此,一部分表面膜的内周就会偏离基板的中心在内侧露出。一旦在一部分表面膜的内周就会偏离基板的中心在内侧露出的状态下再生,偏芯就会增大,因而不能准确再生。另外,当制造上述公报中记载的光信息记录介质时,在记录层上粘合作最外层用的表面膜的情况下,一旦使形成记录层的基板处在下面粘合表面膜,由于表面膜很薄而会产生弯曲和皱折。其结果因粘合后产生翘曲而不能作为光信息记录介质供给实际使用。此外作为该表面膜的粘合方法,有使用缠绕成卷筒状的表面膜材,在记录层上粘合表面膜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由于粘合前表面膜材被缠绕成卷筒状,所以粘合后会产生因恢复其卷状的弯曲而不能实用。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即事先将表面膜材剪裁成与形成记录层等的层叠体具有大体相同形状,然后将剪裁的表面膜粘合在层叠体上。这种方法中,几乎不产生因恢复卷状的弯曲。但是由于粘合表面膜时的剥离膜与上述表面膜具有相同尺寸,所以很难将其剥离,使表面膜端面损伤,与上述同样不能实用。上述专利技术目的由以下示出的本专利技术所完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是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包括在形成道间距200~400nm、沟槽深度10~150nm纹道的基板上,用波长500nm以下激光光线形成能记录信息的记录层,制作层叠体的层叠体制作工序,以及一边使表面膜的内周面保持在上述基板内周面的外侧,一边使上述表面膜与上述层叠体粘合的粘合工序。上述实施方式1中,上述表面膜的内径优选比上述基板的内径增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是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包括在形成道间距200~400nm、沟槽深度10~150nm纹道的基板上,用波长500nm以下激光光线形成能记录信息的记录层,制作层叠体的层叠体制作工序,以及根据上述基板的外周面调节粘合的位置,将内径比上述基板内径大的表面膜与上述层叠体粘合的粘合工序。上述实施方式2中,上述表面膜的内径与上述基板的中心孔直径之差优选大于1毫米。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3,是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包括在形成道间距200~400nm、沟槽深度10~150nm纹道的基板上,用波长500nm以下激光光线形成能记录信息的记录层,制作层叠体的层叠体制作工序,以及将表面膜放置在平台上,在上述表面膜上粘合上述层叠体使上述记录层变成内侧的粘合工序。上述实施方式3中,上述平台的表面优选备有孔。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是在形成道间距200~400nm、沟槽深度10~150nm纹道的基板上,用波长500nm以下激光光线形成能记录信息的记录层制成层叠体,将表面膜粘合在上述层叠体的上述记录层上,制造光信息记录介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表面膜粘合面的反面设置剥离膜,在该剥离膜上设置其至少一部分从上述表面膜向外侧露出的露出部分,将上述表面膜粘合在上述层叠体上后,从上述露出部分将上述剥离膜剥离。上述实施方式4中,上述露出部分优选处于上述表面膜的全部外周上。而且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包括在形成道间距200~400nm、沟槽深度10~150nm纹道的基板上,用波长500nm以下激光光线形成能记录信息的记录层,制作层叠体的层叠体制作工序,以及一边使表面膜的内周面保持在所述的基板的内周面的外侧,一边将所述的表面膜与所述的层叠体粘合的粘合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佐美由久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