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作物用营养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5138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作物用营养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生物质组分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作物用营养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作物肥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作物用营养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的需求不断加大,为了减少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的病害,提高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的产量,会向土壤中添加大量的化肥和农药。
[0003]但是肥料的施用往往以农民的经验为主,长期向土壤中盲目过量添加化肥会对土壤产生多种不利影响;首先,从化肥的原料开采到加工生产,总是给化肥带进一些重金属元素或有毒物质,长期添加会导致土壤中人工污染物的含量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作物质量和人类健康;其次,长期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营养结构失调,进而影响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含量。目前,有许多环保型生物质肥料可以防止土壤环境恶化,但是为了促进作物生长和抵抗病害的能力,往往需要添加生长素或生物活性物质,这类物质一般添加计量较低,需要多次添加,此外,添加量小不易控制,无法有效分散,达不到预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绿色环保,可以长效发挥作用的作物用营养组合物。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作物用营养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生物质组分80

100份;腐殖酸1

5份;益生菌1

5份;改性活性炭5

15份;所述改性活性炭的制备步骤为:将活性组分和生物促生组分按照质量比10:(1

2)组成混合组分,将活性炭置于混合组分中浸泡60

120min后取出得到改性活性炭。
[0006]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将所述活性炭置于混合组分中浸泡之前先置于浓度为4mol/L的硝酸溶液中于55℃下振荡4h,再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干燥备用。
[000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将所述活性炭在所述混合组分中浸泡之后将所述活性炭和所述混合组分一起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在温度为30℃、压力为10

15MPa下保持20

40min,然后以0.6

1MPa/min的速度泄压,恢复到正常压力后将活性炭从高压反应釜中取出得到所述改性活性炭。
[0008]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活性组分包括γ

聚谷氨酸、壳寡糖和水;所述γ

聚谷氨酸的分子量大于70万道尔顿;所述壳寡糖的聚合度为2

10,分子量小于3000道尔顿。
[0009]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γ

聚谷氨酸、壳寡糖和水的质量比为(2

5):(5

10):100。
[001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生物促生组分包括褐藻寡糖和水,所述褐藻寡糖的聚合度小于20,分子量小于5000道尔顿。
[0011]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褐藻寡糖与水的质量比为(1

2):100。
[0012]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生物质组分包括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稻壳和花生秸秆。
[0013]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稻壳和花生秸秆的质量比为(40

60):(40

60):(20

40):(10

20)。
[0014]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益生菌为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和乳酸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本专利技术的作物用营养组合物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的作物用营养组合物添加了以一定比例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稻壳和花生秸秆配置而成的生物质组分,营养全面均衡,绿色环保,不会带入金属等人工有害元素,并且复配了腐殖酸和益生菌可以改善土壤的微生物环境,减少有害菌的繁殖,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减少病害的发生;
[0017](2)对活性炭改性使活性炭可以在土壤中缓慢释放出活性组分和生物促生组分中的有效物质为作物生长长期提供有益物质,通过对活性炭进行预先处理和后期的加压处理可以使活性炭对活性组分和生物促生组分的吸收更加有效。并且采用一定比例的γ

聚谷氨酸、壳寡糖和水组成的活性组分和一定比例褐藻寡糖和水组成的生物促生组分可以提高作物作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提高作物产量。γ

聚谷氨酸、壳寡糖可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褐藻寡糖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并且所添加的活性组分和生物促进组分都采用绿色无污染的物质,环保效益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1
[0020]将40kg小麦秸秆、40kg玉米秸秆、20kg稻壳和10kg花生秸秆用球磨机磨碎成粉混合后得到生物质组分;
[0021]将分子量大于70万道尔顿的γ

聚谷氨酸2kg、聚合度为2

10分子量小于3000道尔顿的壳寡糖5kg和100kg的水混合成活性组分;将1kg聚合度小于20分子量小于5000道尔顿的褐藻寡糖和100kg水混合成生物促生组分;然后将100kg活性组分和10kg生物促生组分混合成为混合组分;将活性炭置于混合组分中浸泡60min后取出得到改性活性炭;
[0022]将80kg生物质组分、腐殖酸1kg、枯草芽孢杆菌1kg和改性活性炭5kg混合搅拌得到作物用营养组合物。
[0023]实施例2
[0024]将60kg小麦秸秆、60kg玉米秸秆、40kg稻壳和20kg花生秸秆用球磨机磨碎成粉混合后得到生物质组分;
[0025]将分子量大于70万道尔顿的γ

聚谷氨酸5kg、聚合度为2

10分子量小于3000道尔顿的壳寡糖10kg和100kg的水混合成活性组分;将2kg聚合度小于20分子量小于5000道尔顿的褐藻寡糖和100kg水混合成生物促生组分;然后将100kg活性组分和20kg生物促生组分混合成为混合组分;将活性炭置于混合组分中浸泡120min后取出得到改性活性炭;
[0026]将100kg生物质组分、腐殖酸5kg、枯草芽孢杆菌1kg、巨大芽孢杆菌0.5kg、地衣芽
孢杆菌0.5kg、解淀粉芽孢杆菌1kg、侧孢芽孢杆菌1kg和乳酸菌1kg和改性活性炭15kg混合搅拌得到作物用营养组合物。
[0027]实施例3
[0028]将50kg小麦秸秆、50kg玉米秸秆、30kg稻壳和15kg花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作物用营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生物质组分80

100份;腐殖酸1

5份;益生菌1

5份;改性活性炭5

15份;所述改性活性炭的制备步骤为:将活性组分和生物促生组分按照质量比10:(1

2)组成混合组分,将活性炭置于混合组分中浸泡60

120min后取出得到改性活性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作物用营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活性炭置于混合组分中浸泡之前先置于浓度为4mol/L的硝酸溶液中于55℃下振荡4h,再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干燥备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作物用营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活性炭在所述混合组分中浸泡之后将所述活性炭和所述混合组分一起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在温度为30℃、压力为10

15MPa下保持20

40min,然后以0.6

1MPa/min的速度泄压,恢复到正常压力后将活性炭从高压反应釜中取出得到所述改性活性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作物用营养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组分包括γ

聚谷氨酸、壳寡糖和水;所述γ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礼树徐亮陈路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博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