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日新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重型球形外壳打磨机的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502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重型球形外壳打磨机的铣刀,涉及五金加工技术领域。该用于重型球形外壳打磨机的铣刀,包括刀夹,所述刀夹内卡接有刀头的底端,且刀夹内开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除油机构,除油机构内设置有数个沿刀夹轴线等距分布的集热机构,所述除油机构包括柔性膜、活动杆、磁球、弧形空心板、第一磁珠、第一球囊、半球海绵和第二球囊,所述柔性膜的上下两侧分别与容纳腔内壁的上下两侧粘接。该用于重型球形外壳打磨机的铣刀,通过刀夹与刀头之间设置的除油机构,可在铣刀工作过程中持续清理刀夹与刀头之间的油膜,进而防止油膜积攒在刀夹与刀头之间导致刀头受到的夹紧效果降低。果降低。果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重型球形外壳打磨机的铣刀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五金加工
,具体为一种用于重型球形外壳打磨机的铣刀。

技术介绍

[0002]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
[0003]铣刀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刀夹内孔与铣刀刀柄外表面之间存在油膜,极易导致在铣削加工过程中,铣刀逐渐从刀夹内伸出最终脱落导致工件报废,同时如若在切削过程中使用非水溶切削油,同样会导致刀夹内部形成油膜,对正常铣削加工带来了极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重型球形外壳打磨机的铣刀,可有效清除铣刀工作过程中刀夹内部形成的油膜,从而保障铣削加工的正常进行。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重型球形外壳打磨机的铣刀,包括刀夹,所述刀夹内卡接有刀头的底端,且刀夹内开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除油机构,除油机构内设置有数个沿刀夹轴线等距分布的集热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除油机构包括柔性膜、活动杆、磁球、弧形空心板、第一磁珠、第一球囊、半球海绵和第二球囊,所述柔性膜的上下两侧分别与容纳腔内壁的上下两侧粘接,数组活动杆呈列状沿刀夹轴线等距分布在容纳腔内,数个呈等距环绕状分布的活动杆为一组,且活动杆的一端铰接在容纳腔的内侧壁,活动杆远离容纳腔内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球,数组弧形空心板呈列状沿刀夹轴线等距分布在柔性膜的内壁上,且数个呈等距环绕状分布在柔性膜内壁上的弧形空心板为一组,弧形空心板与活动杆在水平方向上相间设置,第一磁珠滑动连接在弧形空心板内并位于其内腔靠近前方活动杆的一侧,第一球囊位于弧形空心板的内腔中部,且第一磁珠与第一球囊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半球海绵嵌装在柔性膜内并贯穿其内外两侧,且半球海绵与第一球囊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数个第二球囊嵌装在半球海绵内。
[0007]优选的,所述刀夹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转动,磁球与第一磁珠之间磁力相斥。
[0008]优选的,所述柔性膜的内壁与刀头侧表面之间间距为一毫米,且柔性膜的轴线与刀头的轴线相互重合。
[0009]优选的,所述集热机构包括固定环、生热铜片、配重环、导热铜片和摩擦增强机构,所述固定环的外圈与容纳腔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固定环内开设有连通自身底部的环形槽,且环形槽的内底部嵌装有数个滚珠,环形槽内分布有呈等距环绕状设置的数个生热铜片,且生热铜片的底部与滚珠的顶部滑动连接,生热铜片底部的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底端延伸至环形槽下方并与配重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数个导热铜片呈等距环绕状固定连接在固定环的顶部,且导热铜片的数量和位置均与弧形空心板的数量和位置相对应,
数个摩擦增强机构设置在生热铜片顶部与环形槽内顶部之间。
[0010]优选的,所述摩擦增强机构包括空心铜球、第二磁珠、塑料弹簧、棉絮层、曲形膜、第二球囊和支杆,所述空心铜球嵌装在环形槽内并贯穿固定环41的顶部,且空心铜球的顶部与导热铜片的底部贴合,第二磁珠两个为一组分布在空心铜球内,且两个第二磁珠之间通过塑料弹簧固定连接,棉絮层粘接在空心铜球的底部,曲形膜的外沿处粘接在生热铜片的顶部,第二球囊位于曲形膜的轴线上并嵌装在生热铜片的顶部,数个支杆呈等距环绕状固定连接在第二球囊上,且支杆远离第二球囊的一端插接在曲形膜的底部内。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重型球形外壳打磨机的铣刀。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用于重型球形外壳打磨机的铣刀,通过刀夹与刀头之间设置的除油机构,可在铣刀工作过程中持续清理刀夹与刀头之间的油膜,防止油膜积攒在刀夹与刀头之间导致刀头受到的夹紧效果降低,从而有效避免了铣刀工作过程中由于刀夹与刀头之间存在油膜导致刀头紧固效果较差,最终从刀夹内脱落导致工件与刀头损坏的情况出现。
[0013](2)、该用于重型球形外壳打磨机的铣刀,利用除油机构在铣刀工作过程中的持续运作,可有效将除油机构的清理效果与铣刀的转速相关联,当铣刀转速较快时离心力较大,通过除油机构对刀头与刀夹之间的油膜清洁处理效果同步提高,进一步确保了刀头在铣刀转速较快的情况下不易从刀夹内脱落,从而保障了铣刀的正常工作。
[0014](3)、该用于重型球形外壳打磨机的铣刀,通过集热机构在铣刀工作过程中的同步运作,当铣刀转速提高或工作较长时间后集热机构内温度上升,可有效提高刀头与刀夹连接部分的温度,促使油膜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挥发,避免大量油膜在铣刀工作过程中附着于刀头与刀夹的连接处,从而确保刀头与刀夹之间的连接紧固。
[0015](4)、该用于重型球形外壳打磨机的铣刀,利用集热机构内摩擦增强机构的设置,充分利用铣刀工作过程中所具有的动能,进一步提高集热机构工作过程中的温度,从而加强对于刀夹与刀头连接部分的温度提升,促使油膜干燥固化后减少对于刀头与刀夹连接部分的润滑程度,实现对于刀头工作过程中的防脱落功能。
[0016](5)、该用于重型球形外壳打磨机的铣刀,通过集热机构与除油机构相配合运作,能够有效利用集热机构工作时产生的热能,对除油机构与刀头的接触效果带来提升,从而进一步扩大对于刀头与刀夹连接部分的清洁范围,使得铣刀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油膜能够得到充分清理,确保铣刀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正剖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A

A处剖视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B处结构放大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5中的C处结构放大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的D处结构放大图。
[0024]图中:1刀夹、2刀头、3除油机构、4集热机构、31柔性膜、32活动杆、33磁球、34弧形空心板、35第一磁珠、36第一球囊、37半球海绵、38第二球囊、41固定环、42生热铜片、43配重
环、44导热铜片、45摩擦增强机构、451空心铜球、452第二磁珠、453塑料弹簧、454棉絮层、455曲形膜、456第二球囊、457支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7]请参阅图1

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重型球形外壳打磨机的铣刀,包括刀夹1,刀夹1内卡接有刀头2的底端,且刀夹1内开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除油机构3,除油机构3内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重型球形外壳打磨机的铣刀,包括刀夹(1),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夹(1)内卡接有刀头(2)的底端,且刀夹(1)内开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除油机构(3),除油机构(3)内设置有数个沿刀夹(1)轴线等距分布的集热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重型球形外壳打磨机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机构(3)包括柔性膜(31)、活动杆(32)、磁球(33)、弧形空心板(34)、第一磁珠(35)、第一球囊(36)、半球海绵(37)和第二球囊(38),所述柔性膜(31)的上下两侧分别与容纳腔内壁的上下两侧粘接,数组活动杆(32)呈列状沿刀夹(1)轴线等距分布在容纳腔内,数个呈等距环绕状分布的活动杆(32)为一组,且活动杆(32)的一端铰接在容纳腔的内侧壁,活动杆(32)远离容纳腔内侧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球(33),数组弧形空心板(34)呈列状沿刀夹(1)轴线等距分布在柔性膜(31)的内壁上,且数个呈等距环绕状分布在柔性膜(31)内壁上的弧形空心板(34)为一组,弧形空心板(34)与活动杆(32)在水平方向上相间设置,第一磁珠(35)滑动连接在弧形空心板(34)内并位于其内腔靠近前方活动杆(32)的一侧,第一球囊(36)位于弧形空心板(34)的内腔中部,且第一磁珠(35)与第一球囊(36)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半球海绵(37)嵌装在柔性膜(31)内并贯穿其内外两侧,且半球海绵(37)与第一球囊(36)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数个第二球囊(38)嵌装在半球海绵(37)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重型球形外壳打磨机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夹(1)的转动方向为逆时针转动,磁球(33)与第一磁珠(35)之间磁力相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重型球形外壳打磨机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膜(31)的内壁与刀头(2)侧表面之间间距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日新
申请(专利权)人:李日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