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口腔气味检测识别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4769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口腔气味检测识别的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呼气采样瓶对受试者漱口前的呼气进行收集;2)受试者漱口后,再用采样瓶对受试者呼气进行收集;3)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分别对受试者漱口前后的呼气成分进行萃取;4)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分析萃取得到的物质;5)统计分析漱口前后受试者呼气成分的差异,识别来源于口腔的物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操作简单,无创安全,能够有效地检测识别口腔气味。别口腔气味。别口腔气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口腔气味检测识别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健康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口腔气味检测识别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呼气测试具有无创、便捷的优点,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哮喘等疾病诊断的主要临床手段。此外,呼气分析在癌症辅助诊断中也有诱人的应用前景,通过对呼气中特异性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检测有望实现对癌症的筛查。通常,人体内源性VOCs随血液从器官流向肺部,经过气血交换后进入肺泡,最终通过呼气由口腔或者鼻腔排出体外。与鼻呼气相比,口呼气测试更方便,也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常用的方式。然而,口腔本身也可能会产生一些VOCs,像食物/饮品残留、唾液、甚至口腔细菌都可能会对呼气成分产生影响。这些口腔挥发物对呼气VOCs存在着贡献,在研究呼气标志物时,需要考虑空腔挥发物的潜在干扰。一旦这些口腔挥发物被确定为呼气疾病标志物,将有可能对呼气诊断结果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口腔气味的检测识别可以为疾病的呼气无创筛查提供参考。
[0003]目前,关于检测漱口前后人体呼气成分变化的研究较少,仅有的也只是针对呼气中若干VOCs进行靶向性的监测,尚无利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口腔气味进行检测识别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口腔气味检测识别的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别对受试者漱口前后的呼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比较漱口前后呼气成分的差别,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操作简便,无创安全,能够有效地确定来源于口腔的物质。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口腔气味检测识别的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利用呼气采样瓶对受试者漱口前的呼气进行收集:
[0007]利用采样瓶对呼气进行采集,气体体积为500

1000ml。
[0008](2)受试者漱口后,再用采样瓶对受试者呼气进行收集:
[0009]受试者用室温清水按照统一方式漱口三次,每次漱口用水量50mL,再利用采样瓶对呼气进行采集,气体体积与漱口前采集的体积一致。
[0010](3)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分别对受试者漱口前后的呼气成分进行萃取:
[0011]采用65μm PDMS/DVB的固相微萃取纤维头,先老化固相微萃取的纤维头,老化温度200

260℃,老化时间20

40min,老化结束后将纤维头插入气体采样瓶对呼气成分进行萃取,萃取温度为37℃,萃取时间20

40min。萃取完成后将纤维头插入进样口,解析时间为30s

1min。
[0012](4)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分析萃取得到的物质:
[0013]萃取头插入进样口后,质谱开始检测,同时记录谱图。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分析条件如下:
[0014]色谱条件:色谱柱TG

624SilMS(30m
×
0.32mm
×
1.8μm);载气为高纯氦气(99.999%),流速为1.5ml/min;采用不分流进样模式;进样口温度200

260℃,色谱柱升温程序是:初始温度40

50℃,保持1min,然后以5℃/min升至180

200℃,并保持2min。
[0015]质谱条件:传输线温度200

260℃;离子源温度200

260℃;EI电子轰击能量为70eV;采用全扫描模式,质量扫描范围45

300amu。
[0016](5)统计分析漱口前后受试者呼气成分的差异,识别来源于口腔的物质:
[0017]根据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结果,统计分析漱口前后受试者呼气成分的差别,确定口腔源物质。
[001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如下:
[0019](1)本专利技术建立了一种用于口腔气味检测识别的方法,通过检测分析漱口前后呼气成分的差别来确定口腔气味,整体步骤简单易于操作。
[0020](2)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技术,可实现呼气成分的全谱扫描并定性分析,不仅仅是对某些特定的物质进行监测。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位食管癌患者漱口前后呼气成分的全离子扫描色谱图;
[0022]图2为漱口前后健康人和食管癌患者呼气差异VOCs的箱线图。带阴影的是食管癌患者组的丙醇(FC=1.91)和健康人组的二甲基二硫(FC=1.58),其他物质(FC>2.0)。FC:差异倍数,指单个物质漱口前后的Fold change;SD:标准偏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口腔气味检测识别的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包括漱口前后的呼气样品采集、固相微萃取技术对呼气成分进行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检测、统计分析漱口前后呼气成分差别等步骤。以下将配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1、仪器与材料
[0026]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TSQ QUANTUM XLS,美国Thermo公司);固相微萃取手柄(美国Supelco公司);萃取纤维头(65μm PDMS/DVB,美国Supelco公司)。
[0027]2、方法
[0028](1)利用呼气采样瓶对受试者漱口前的呼气进行收集:
[0029]受试者在早晨空腹不刷牙情况下参加呼气测试,先静坐十分钟后,利用采样瓶对呼气进行采集,气体体积约为600ml。
[0030](2)受试者漱口后,再用采样瓶对受试者呼气进行收集:
[0031]受试者用室温清水按照统一方式漱口三次,每次漱口用水量50mL,再利用采样瓶对呼气进行采集,气体体积约600ml。
[0032](3)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分别对受试者漱口前后的呼气成分进行萃取:
[0033]采用65μm PDMS/DVB的固相微萃取纤维头,先老化固相微萃取的纤维头,老化温度200℃,老化时间30min,老化结束后将纤维头插入气体采样瓶对呼气成分进行萃取,萃取温
度为37℃,萃取时间40min。萃取完成后将纤维头插入进样口,解析时间为30s。
[0034](4)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分析萃取得到的物质:
[0035]萃取头插入进样口后,质谱开始检测,同时记录谱图。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分析条件如下:
[0036]色谱条件:色谱柱TG

624SilMS(30m
×
0.32mm
×
1.8μm);载气为高纯氦气(99.999%),流速为1.5ml/min;采用不分流进样模式;进样口温度200℃,色谱柱升温程序是:初始温度40℃,保持1min,然后以5℃/min升至180℃,并保持2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口腔气味检测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呼气采样瓶对受试者漱口前的呼气进行收集;(2)受试者漱口后,再用采样瓶对受试者呼气进行收集;(3)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分别对受试者漱口前后的呼气成分进行萃取;(4)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分析萃取得到的物质;(5)统计分析漱口前后受试者呼气成分的差异,识别来源于口腔的物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口腔气味检测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利用采样瓶对呼气进行采集,气体体积为500

1000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口腔气味检测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受试者用室温清水按照统一方式漱口三次,每次漱口用水量50mL,再利用采样瓶对呼气进行采集,气体体积与步骤(1)中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口腔气味检测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采用65μm PDMS/DVB的固相微萃取纤维头,先老化固相微萃取的纤维头,老化温度200

260℃,老化时间20

40min,老化结束后将纤维头插入气体采样瓶对呼气成分进行萃取,萃取温度为37℃,萃取时间20

40min;萃取完成后将纤维头插入进样口,解析时间为30s

1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燕邹雪沈成银夏磊黄超群储焰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