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液态锂铅双冷包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476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液态锂铅双冷包层,采用扇段式包层方案,每个包层扇段包含多个增殖单元,由低活化铁素体钢加工的附钨U型第一壁、超临界二氧化碳进出口联箱焊接形成增殖单元,内部由加强板和冷却板分割成极向贯通的子腔室,形成锂铅流道。液态锂铅从包层底部分流进入子腔室并从顶部汇集流出,带走增殖区核热。U型第一壁内的并联流道与超临界二氧化碳进出口联箱相通,通有超临界二氧化碳冷却剂,排出U型第一壁热量,同时增强第一壁载热能力。锂铅流道内布置有电、热绝缘的碳化硅流道插件,在降低MHD效应和腐蚀问题的同时,提高包层出口温度,为聚变堆实现高效发电提供先进包层候选方案。先进包层候选方案。先进包层候选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液态锂铅双冷包层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聚变堆工程
,主要涉及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液态锂铅双冷包层。

技术介绍

[0002]氚增殖包层是聚变堆实现氚自持、能量转换和辐射屏蔽的核心部件。其中液态包层多以液态锂铅作为氚增殖剂和中子倍增剂,具有结构形式简单,可实现在线提氚,容易向高温拓展,通常被认为是聚变堆未来先进包层方案。
[0003]目前,国内外主要有三种液态锂铅包层设计方案。自冷液态锂铅包层方案首先被提出,它使用液态锂铅作为氚增殖剂、中子倍增剂和冷却剂,同时使用低活化钢作为结构材料,但液态锂铅流速较大,强磁场环境中锂铅与导电钢壁的磁流体力学(MHD)效应很强,造成锂铅流动阻力很大。后来的改进方案采用电绝缘的碳化硅作为包层结构材料,可有效降低MHD效应,但碳化硅陶瓷作为结构材料需要在强中子辐照环境中承受较大结构应力,目前技术尚不成熟。而后,为了解决MHD问题,另一种新的独立冷却的液态锂铅方案也被提出。以欧盟为例,氦冷锂铅包层和水冷锂铅包层均被作为未来聚变堆候选液态包层,液态锂铅并不作为冷却剂,只需在包层内缓慢流动以实现氚提取,这种方案能有效降低包层增殖区的MHD效应,但在包层集管内锂铅流速仍然很大,MHD效应并不能有效缓解,此外,较低的氦/水冷却剂出口温度不高,限制了系统热效率。为提高出口温度和发电效率,欧洲,美国和中国分别提出了双冷锂铅包层概念。在这种概念中,锂铅在增殖区以中等流速流动,实现自身冷却;同时,高压氦气冷却第一壁及冷却板等包层结构。在增殖区加装电、热绝缘的碳化硅插件的情况下,一方面降低MHD效应,另一方面锂铅出口温度可达700℃以上,极大地提高了热效率。但未来聚变DEMO堆中第一壁热负荷可达MW/m2量级,氦气由于载热量较低很难充分冷却第一壁。
[0004]总结上述国内外研究中涉及的几种液态锂铅包层设计方案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现有液态锂铅包层设计由于存在多因素制约,难以兼备低MHD效应、低结构材料腐蚀和高热效率等优点。(2)现有冷却剂方案很难兼顾强载热能力、高出口温度的要求。水冷方案对第一壁载热能力强,但出口温度不高,限制了热效率;氦冷方案虽然可以获得较高出口温度,但对第一壁冷却能力有限。此外,由于包层核热沿径向呈指数衰减分布,包层前区容易因冷却不足而超温,且前后区钢结构温差大,应力大,设计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液态锂铅包层难以兼顾高温高效、强载热能力和钢结构热应力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液态锂铅双冷包层,在不同锂铅流道内布置热导率不同的耐高温、腐蚀、电/热绝缘性良好的碳化硅流道插件,同时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冷却包层第一壁及结构,在降低MHD效应、结构材料腐蚀和热应力的同时,提高液态锂铅出口温度和第一壁载热能力,为聚变堆包层技术发展提供候选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液态锂铅双冷包层,采用扇段式包层方案,分为外包层扇段和内包层扇段,每个扇段包含多个增殖单元,其中增殖单元由U型第一壁、冷却板、加强板、锂铅流道插件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进/出口联箱构成,其中U型第一壁、冷却板、加强板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出口联箱焊接,将包层分割成极向贯通的子腔室,形成锂铅流道;所述的锂铅流道插件布置于锂铅流道内。所述的U型第一壁、冷却板、加强板、超临界二氧化碳进/出口联箱采用低活化铁素体钢加工而成。U型第一壁外表面附有钨铠甲。
[0007]进一步地,在包层扇段顶部和底部分别焊接盖板,并且在底部连接外/内包层扇段锂铅进口管,在顶部连接外/内包层扇段锂铅出口管,液态锂铅从底部外/内包层扇段锂铅进口管分流进入并联的锂铅流道,最后汇集从外/内包层扇段锂铅出口管流出,带走包层增殖区的核热。
[0008]进一步地,U型第一壁、冷却板、加强板内部均布置有多个并联的冷却剂流道,与超临界二氧化碳进/出口联箱相通,超临界二氧化碳冷却剂从进口联箱分流进入U型第一壁、冷却板、加强板内部的冷却剂流道,再流回出口联箱,排出热量;加强板内的冷却流道沿极向分区分组布置,每个极向分区分别由一组冷却流道冷却。
[0009]进一步地,每个增殖单元具有彼此相同或不同的几何结构,和彼此相同或不同的尺寸。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锂铅流道插件采用电、热绝缘的碳化硅复合材料加工。
[0011]进一步地,U型第一壁、冷却板、加强板内冷却流道截面、间距和排布方案根据包层热工水力学要求优化确定。
[001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0013](1)本专利技术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冷却剂相比高压氦气密度提高10倍以上,单位体积载热能力提高约150%,有效弥补了第一壁冷却能力不足的缺点,有利于提高聚变堆包层安全性。
[0014](2)本专利技术的碳化硅流道插件耐高温、耐腐蚀、电/热绝缘性良好,既可有效减弱包层内的MHD效应,又可避免锂铅对流道的腐蚀问题,同时锂铅出口温度不受腐蚀温度限制,可达700℃以上,有利于提高聚变堆热电转换效率。在包层不同径向位置选择使用不同热导率的锂铅流道插件,靠近U型第一壁侧锂铅流道插件的热导率更低,有利于降低包层前区钢结构温度使之不超温,从而减小包层前后区钢结构温差,降低钢结构热应力。
[0015](3)加强板(11)内的冷却流道沿极向分区分组布置,每组冷却流道仅冷却一个极向分区,不仅可以降低所需的冷却剂流量,还能缩短流道长度,有利于减小流通阻力。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内外包层扇段和典型增殖单元的三维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典型增殖单元结构组成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典型增殖单元横截面图及U型第一壁内超临界二氧化碳流动方案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冷却板及加强板内超临界二氧化碳流动方案示意图;
[0020]图5为超临界二氧化碳与高压氦气载热能力比较图。
[0021]图中:1.外包层扇段;2.内包层扇段;3.盖板;4

1.外包层扇段锂铅进口管;4

2.内包层扇段锂铅进口管;5

1.外包层扇段锂铅出口管;5

2.内包层扇段锂铅出口管;6.增殖单元;7.U型第一壁;8.钨铠甲;9

1.超临界二氧化碳进口联箱;9

2.超临界二氧化碳出口联箱;10.冷却板;11.加强板;12.锂铅流道插件;13.锂铅流道。
[0022]图3和图4中虚线箭头表示超临界二氧化碳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聚变堆包含十六个外包层扇段1和十六个内包层扇段2。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液态锂铅双冷包层,其特征在于:采用扇段式包层方案,分为外包层扇段(1)和内包层扇段(2),每个扇段包含多个增殖单元(6),其中增殖单元(6)由U型第一壁(7)、冷却板(10)、加强板(11)、锂铅流道插件(12)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进/出口联箱(9

1/9

2)构成,U型第一壁(7)、冷却板(10)、加强板(11)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出口联箱(9

2)焊接,将包层分割成极向贯通的子腔室,形成锂铅流道(13);所述的锂铅流道插件(12)布置于锂铅流道(13)内,U型第一壁(7)外表面附有钨铠甲(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液态锂铅双冷包层,其特征在于:包层扇段顶部和底部分别焊接盖板(3),并且在底部连接外/内包层扇段锂铅进口管(4

1/4

2),在顶部连接外/内包层扇段锂铅出口管(5

1/5

2),液态锂铅从底部外/内包层扇段锂铅进口管(4

1/4

2)分流进入并联的锂铅流道(13),最后汇集从外/内包层扇段锂铅出口管(5

1/5

2)流出,带走包层增殖区的核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刘松林马学斌蒋科成余毅倪明玖陈龙张年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