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生物素的姜黄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64635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生物素的姜黄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将姜黄素、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生物素的姜黄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化学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连接生物素的姜黄素衍 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姜黄素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的重要天然单体, 自发现抗肿瘤活性以来,药物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成为热点,是一种多靶点的 天然多酚类化合物,目前对其作用靶点颇有争议,研究发现与之相关的信号转 导通路有TNF

α、NF

κB、Akt/Nrf2、TGF

β/smad、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 受体

γ(PPAR

γ)和髓样分化蛋白2

TLR4共受体(TLR4

MD2)等,也有文献报道 其发挥作用可能与调节细胞内关键酶活性相关,如磷脂酰肌醇

3激酶、环氧合 酶

2(COX

2)和一氧化氮合酶(INOS)等,但其细胞内作用靶点还未确定,对姜黄 素药物分子进行结构分析可以发现姜黄素的靶点可能以蛋白质为主。
[0003]因此,筛选和确定靶点蛋白对姜黄素药物作用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非常关 键,将极大的推动姜黄素的药理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需要一种能有效解决上 述问题的姜黄素靶点筛选试剂盒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生物素的姜黄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 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0007]A将姜黄素、N

Boc
‑3‑
氨基丙基溴和碳酸钾按照mol比1:1:1混合后溶于 N,N

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反应室温搅拌过夜,使用反相柱(H2O/MeCN)纯化 得到红色固体产物;
[0008]B将所述红色固体产物和碘化钾按照mol比7:30溶于乙腈中,在所述乙 腈溶液中按照mol比37:21滴加三甲基氯硅烷(TMSCl),反应室温搅拌2小时, 减压旋干得到产物;
[0009]C将所述产物和D

生物素按照mol比1:1溶于N,N

二甲基甲酰胺(DMF) 中得到混合溶液,在所述混合溶液依次按照mol比1:1:1加入1

羟基苯并三 唑、1

(3

二甲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N

二异丙基乙胺,反应室 温搅拌8

16h后得到连接生物素的姜黄素衍生物。
[0010]一种连接生物素的姜黄素衍生物,所述连接生物素的姜黄素衍生物的化学 式如下:
[0011][0012]一种连接生物素的姜黄素衍生物在筛选姜黄素靶点蛋白的应用。
[0013]一种靶点药物筛选筛选姜黄素靶点蛋白的方法,采用生物素

亲和素结合的 原理将姜黄素衍生物固定到固相载体芯片上,随后使用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
质谱(MS)技术的蛋白垂钓方法,通过对照样品进行对比分析对姜黄素的药物 靶蛋白进行筛选。
[0014]进一步地,所述筛选的方法包括将目的细胞裂解液作为流动相通过所述固 相载体芯片,依靠分子间相互作用将能够与姜黄素结合的蛋白保留在所述固相 载体上,进一步洗脱后以质谱对洗脱蛋白进行鉴定。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开发了一种稳定的姜黄素衍生物,将此衍生物固化到固相载体表面, 可将目的细胞中姜黄素的靶蛋白识别并筛选出来,为进一步探讨姜黄素药理活 性分子机制提供了关键的研究手段。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姜黄素衍生物合成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根据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 下实施例。
[0019]在本实施例子中,
[0020]材料包括RAW264.7细胞,使用含10%FBS的DMEM培养基,37℃、5%CO2温 箱静置培养。
[0021]制备生物素化姜黄素
[0022]化合物分子式:
[0023][0024]合成化合物分子式
[0025]化合物制备:
[0026]A将姜黄素(1g,2.7mmoL)和N

Boc
‑3‑
氨基丙基溴(646mg,2.7mmoL) 溶于10mL N,N

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加入碳酸钾(373mg,2.7mmoL),反 应室温搅拌过夜,LCMS检测反应完成后,直接使用反相柱(H2O/MeCN)纯化得到 红色固体产物(记为2c)。
[0027]B将产物2c(400mg,0.7mmoL)和碘化钾(506mg,3.0mmoL)溶于10mL 乙腈中,慢慢滴加三甲基氯硅烷(TMSCl,476mg,2.1mmoL),反应室温搅拌2 小时,LCMS检测反应完成后,直接减压旋干得到产物(记为2d)。
[0028]C将产物2d(324mg,0.7mmol)和D

生物素(记为2e,186mg,0.7mmol) 溶于5mL N,N

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加入1

羟基苯并三唑(HOBT,96mg, 0.7mmoL)、1

(3

二甲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I,136mg,0.7mmoL) 和N,N

二异丙基乙胺(DIEA,96mg,0.7mmoL),反应室温搅拌过夜。LCMS检 测反应完成后,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产物。
[0029]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0030][0031]化合物鉴定
[0032]依次进行以上三步实验,最终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得到黄色固体产物 (88mg,yield:18%)。核磁共振谱图见图1所示,化合物分子量651.78,HNMR 解谱数据:MS m/z(ESI):652.2[M+1]。
[0033]1H NMR(400MHz,DMSO)δ9.65(s,1H),7.84(t,J=5.4Hz,1H),7.56 (dd,J=15.8,4.1Hz,2H),7.34(dd,J=11.9,1.7Hz,2H),7.25(dd, J=8.4,1.7Hz,1H),7.16(dd,J=8.2,1.7Hz,1H),6.99(d,J=8.4 Hz,1H),6.85

6.73(m,3H),6.37(d,J=26.1Hz,2H),6.08(s,1H), 4.29(dd,J=7.7,4.8Hz,1H),4.11(dd,J=7.5,4.7Hz,1H),4.03(t, J=6.2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生物素的姜黄素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A将姜黄素、N

Boc
‑3‑
氨基丙基溴和碳酸钾按照mol比1:1:1混合后溶于N,N

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反应室温搅拌过夜,使用反相柱(H2O/MeCN)纯化得到红色固体产物;B将所述红色固体产物和碘化钾按照mol比7:30溶于乙腈中,在所述乙腈溶液中按照mol比37:21滴加三甲基氯硅烷(TMSCl),反应室温搅拌2小时,减压旋干得到产物;C将所述产物和D

生物素按照mol比1:1溶于N,N

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得到混合溶液,在所述混合溶液依次按照mol比1:1:1加入1

羟基苯并三唑、1

(3

二甲氨基丙基)
‑3‑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N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楠楠李冰清岳盈盈李翠玲王玮玮贾海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