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451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及车辆,热管理装置包括第一换热装置以及余热回收转化装置,余热回收转化装置包括多个热力转化装置,各热力转化装置均具有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各热力转化装置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首位的热力转化装置的输入端与第一换热装置相连通。新能源汽车的散热系统的工作产热通过第一换热装置处理而成饱和或过热蒸汽后,进入余热回收转化装置的首位的热力转化装置的输入端,并转化为机械能。上一位次的热力转化装置的第二输出端连通于下一位次的热力转化装置的输入端,即将各热力转化装置的未完全膨胀的蒸汽依次逐级利用,这样,来提高热量的利用率。来提高热量的利用率。来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理装置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其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以及具有该热管理装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目前中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多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0003]新能源电动汽车产热部件主要有电动机、电控系统及动力电池包等,在夏季冬季等不同运行环境、快充快放及加减速、制动、转弯等不同工况条件下,各部件所产生热量可通过热力转化装置实现转化,即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然而,现有的热管理装置的热能转化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装置的热能转化效率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热管理装置,用于与新能源汽车的散热系统连通以实现热量传输交互,热管理装置包括用于散热系统相连通的第一换热装置以及与第一换热装置相连通的余热回收转化装置,余热回收转化装置包括多个热力转化装置,各热力转化装置均具有输入端、用于实现动力输出的第一输出端以及用于释放未完全膨胀的蒸汽的第二输出端,各热力转化装置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首位的热力转化装置的输入端与第一换热装置相连通,以及,上一位次的热力转化装置的第二输出端与下一位次的热力转化装置的输入端相连通。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热管理装置,其工作过程如下:新能源汽车的散热系统的工作产热,即低品位热量,通过第一换热装置吸收该低品位热量,进行加热升温处理而成饱和或过热蒸汽后,进入余热回收转化装置的首位的热力转化装置的输入端,通过热力转化装置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同时,各热力转化装置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接,以实现机械能的逐级传递。在热力转化装置的转化过程中,还有未完全膨胀的蒸汽未被利用,为了利用该部分的蒸汽,上一位次的热力转化装置的第二输出端连通于下一位次的热力转化装置的输入端,即将各热力转化装置的未完全膨胀的蒸汽依次逐级利用,这样,来提高热量的利用率。综上,本申请的热管装置的热量效率更高。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余热回收转化装置20包括第二换热装置,至少一热力转化装置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换热装置相连通,未完全膨胀的蒸汽第二输出端输出后,依次经第二
换热装置以及第一换热装置,最终回到输入端。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换热装置对未完成膨胀的蒸汽进行加热升温,使其满足膨胀要求,最终,通过第一换热装置,以回到热力转化装置的输入端,从而形成热量供应的循环回路,也对未完成膨胀的蒸汽的充分利用。同时,第二输出端连通于第二换装置的热力转化装置可为末位的热力转化装置,当然,也可为任一位置的热力转化装置。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余热回收转化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泵体,第二换热装置通过泵体连通于第一换热装置,以使热能由第二换热装置向第一换热装置传输。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加泵体,来提高热量由第二换热装置向第一换热装置的传输效率。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换热装置包括换热主体部、连通于换热主体部的至少两个换热子部以及用于连接换热主体部和对应的换热子部的控制阀。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未完全膨胀的蒸汽经换热主体部和控制阀进入对应的换热子部中,同时,根据散热系统产热的差异化以及车辆运行场景的不同,来调整对应的控制阀的开关状态,从而使得余热回回收达到最佳效果。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各热力转化装置的第二输出端与换热主体部之间还设有流量计。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流量计,来控制调节进入换热主体部内的热量总量。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热管理装置包括连通于第二换热装置的冷却水循环装置。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水循环装置的作用是对第二换热装置进行热交换降温,以避免整个热量循环流动通道的升温过高。
[0018]在一个实施例中,冷却水循环装置包括与第二换热装置依次连通的储水罐和动力泵。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体地,冷却水储存在储水罐中,并且,通过动力泵为冷却水循环提供动力。
[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热管理装置还包括发电设备,发电设备包括连接于末位的热力转化装置的第一输出端的减速部以及用于连接减速部的发电部。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力转化装置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的机械能驱动发电部发电,产生的电能可为备用电池使用或者直接给汽车各电子部件供电,以及,减速部用于降低第一输出端的输出功率,以匹配发电部的工作。
[0022]在一个实施例中,热管理装置还包括第三换热装置,第三换热装置与后位次的热力转化装置的输入端相连通。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理解地,当增加额外的散热系统时,则使用第三换热装置与其进行热交换,并且,热交换后的蒸汽通入后位次的热力转化装置的输入端,这里,后位次的热力转化装置是指非首位的热力转化装置。
[0024]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热管理装置。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辆,在具有上述热管理装置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提升热量的分配和管理。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管理装置的第二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热管理装置的热力转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31]100、热管理装置;10、第一换热装置;20、余热回收转化装置;30、冷却水循环装置;21、热力转化装置;22、第二换热装置;21a、输入端;21b、第一输出端;21c、第二输出端;23、泵体;221、换热主体部;222、换热子部; 223、控制阀;40、流量计;31、储水罐;32、动力泵;50、发电设备;51、发电部;52、减速部;24、第三换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3]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装置,用于与新能源汽车的散热系统连通以实现热量传输交互,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装置包括用于所述散热系统相连通的第一换热装置以及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相连通的余热回收转化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转化装置包括多个热力转化装置,各所述热力转化装置均具有输入端、用于实现动力输出的第一输出端以及用于释放未完全膨胀的蒸汽的第二输出端,各所述热力转化装置的所述第一输出端相连接,首位的所述热力转化装置的所述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相连通,以及,上一位次的所述热力转化装置的所述第二输出端与下一位次的所述热力转化装置的所述输入端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转化装置包括第二换热装置,至少一所述热力转化装置的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换热装置相连通,未完全膨胀的蒸汽所述第二输出端输出后,依次经所述第二换热装置以及所述第一换热装置,最终回到所述输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转化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泵体,所述第二换热装置通过所述泵体连通于所述第一换热装置,以使热能由所述第二换热装置向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新能源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