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保温管连续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4513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保温管连续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工作管的上料及连续依次输送至各工序位置,同时外护材料挤出进入挤出定心模具;完成外护管的挤出,工作管和外护管同步通过挤出定心模具且二者之间形成保温层灌注空间;对挤出定心模具出口处的外护管进行急速降温定型处理;连续向保温层灌注空间内填充保温材料;牵引填充了保温材料的工作管和外护管至熟化定型区进行同步熟化定型;采用挤出工艺解决了焊接成型工艺在制造保温管时系统制品外护管表面沿轴线方向通常留有一条工艺焊缝,部分对制品外观要求较高的客户不能接受的问题和系统生产出来的保温管制品因其成型焊接工艺限制,外护管壁厚最大不能超过2.5mm而且要有一定韧性的技术问题。且要有一定韧性的技术问题。且要有一定韧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保温管连续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管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保温管连续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保温管用于液体、气体及其他介质的保温输送,在石油化工、集中供热、市政工程中广泛应用,通常,保温管从内到外依次由工作管、保温层和外护管组成,由于发泡层能紧密地粘结在工作管的外壁和外护管的内壁上,且发泡孔都是闭合的,从而能很好的保护工作管所输送的介质温度的损失,而焊接成型生产外护管的复合保温管连续生产工艺在制造保温管时,系统制品外护管表面沿轴线方向通常留有一条工艺焊缝,部分对制品外观要求较高的客户不能接受;系统生产出来的保温管制品因其成型焊接工艺限制,外护管壁厚最大不能超过2.5mm而且要有一定的韧性(韧性影响硬度),因此其在需要外护管有一定支撑强度或壁厚要求的应用场合就不适合使用,直接损失了一部分市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保温管连续生产工艺,用以解决上述提出的焊接成型生产外护管的复合保温管连续生产工艺在制造保温管时系统制品外护管表面沿轴线方向通常留有一条工艺焊缝,部分对制品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保温管连续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工作管(5)的上料及连续依次输送至各工序位置,同时外护材料挤出进入挤出定心模具(1);步骤2:完成外护管(6)的挤出,工作管(5)和外护管(6)同步通过挤出定心模具(1),工作管(5)与外护管(6)之间形成保温层灌注空间;步骤3:对挤出定心模具(1)出口处的外护管(6)进行急速降温定型处理;步骤4:连续向保温层灌注空间内填充保温材料;步骤5:牵引填充了保温材料的工作管(5)和外护管(6)至熟化定型区进行同步熟化定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保温管连续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步骤11:所述工作管(5)上料,并连续依次输送至各工序位置;步骤12:在所述工作管(5)输送至挤出定心模具(1)过程的同时,挤出外护材料通过模具注料口(4)进入挤出定心模具(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保温管连续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对工作管(5)和外护管(6)同步通过挤出定心模具(1)的过程中,使用挤出定心模具(1)内部的支撑滚轮(2)对外护管(6)和工作管(5)进行定位定心,同时利用挤出定心模具(1)内腔辐射的热量对工作管(5)外表面进行温度预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保温管连续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根据工作管(5)和外护管(6)的定心情况进行选择支架的使用,在挤出定心模具(1)内腔设置内支架预留空间(702),内支架预留空间(702)内部设有支架通过空间(70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保温管连续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保温材料为聚氨酯,喷涂灌注枪(8)及输料管路(801)顺着内支架(7)从挤出定心模具(1)左端入口处进入挤出定心模具(1)内部,再从挤出定心模具(1)右端从外护管(6)与工作管(5)之间的空间引出,越过外护管降温区域(9)直至保温材料填充处,内支架(7)可与模具内腔(3)通过内支架固定块(701)连接增强稳定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保温管连续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外护管(6)急速降温定型处理采用强制冷的方式迅速将刚刚挤出的外护管(6)温度降到不影响保温层发泡的安全温度,所述步骤5中的牵引采用履带牵引技术,履带上设置对开的夹持定型模具在夹持牵引保温管制品的同时对保温管制品进行定形处理;所述生产工艺还包括步骤6:在完成定形处理后对保温管制品进行定尺截管和成品下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保温管连续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定心模具(1)的出口处设有所述外护管降温区域(9),所述外护管降温区域(9)设置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罩(10),所述冷却罩(10)的下端为开口结构,所述冷却罩(10)的左右两侧贯通设有进风口一(1001),所述冷却罩(10)的上端固定设有电机一(11),所述电机一(11)与电机轴一(1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轴一(12)贯穿所述冷却罩(10)的上端进入冷却罩(10)的内部与锥齿轮一(13)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一(13)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锥齿轮二(14),所述锥齿轮二(14)与螺纹杆(15)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板一(18),所述两个连接板一(18)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所述螺纹杆(15)螺纹连
接,所述连接板一(18)的上端与所述冷却罩(10)内部的上端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一(18)与所述冷却罩(10)内部侧壁之间固定设有伸缩杆一(16),所述伸缩杆一(16)的活动端固定设有弹簧一(17),所述连接板一(18)靠近所述冷却罩(10)内部侧壁的一端固定设有电机二(21),所述电机二(21)固定连接有电机轴二(37)且电机轴二(37)贯穿所述连接板一(18)与若干扇叶(22)固定连接;两个进风壳(20),所述两个进风壳(20)对称设置在所述冷却罩(10)的左右两侧,所述进风壳(20)靠近所述冷却罩(10)的侧端为开口结构,所述进风壳(20)远离所述冷却罩(10)的侧端贯通设有进风口二(2001),所述进风壳(20)的内部设有冷却腔(2002),所述进风口二(2001)、冷却腔(2002)、进风口一(1001)和冷却罩(10)的内部依次连通,所述冷却腔(2002)的上下两端之间固定设有冷凝管(19),所述进风壳(20)的上端靠近所述冷却罩(10)的一侧与所述冷却罩(10)的侧端滑动连接;散热壳(24),所述散热壳(24)设置在所述冷却罩(10)的下侧,所述散热壳(24)的上端为开口结构且散热壳(24)的上端与进风壳(20)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散热壳(24)的下端左右两侧贯通设有散热口一(2401),所述散热壳(24)和进风壳(20)的侧端之间固定设有加强块(23),所述散热壳(24)的左右两端之间滑动设有过滤块(25)且过滤块(25)将散热壳(24)的内部分为上侧的降温腔(27)和下侧的工作腔(2402),所述降温腔(27)与所述冷却罩(10)的内部连通且降温腔(27)与冷却罩(10)的内部用于穿过所述外护管(6)和工作管(5),所述工作腔(2402)的下端中部设有抽风机(26);两个伸缩杆二(35),所述两个伸缩杆二(35)对称设置在所述过滤网(25)的上端左右两侧,所述伸缩杆二(35)的伸缩端贯穿所述进风壳(20)的下端与所述冷却罩(10)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缓冲气垫(28),所述两个缓冲气垫(28)对称设置在所述工作腔(2402)的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缓冲气垫(2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二(30),所述缓冲气垫(28)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伸缩杆三(29),所述伸缩杆三(29)的上端贯穿所述连接板二(30)与限位块一(3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二(30)的中部设有固定杆(32),所述固定杆(32)上套设有弹簧二(33),所述固定杆(33)贯穿所述过滤块(25)与限位块二(34)固定连接;底座(36),所述底座(36)与所述散热壳(24)固定连接,所述底座(36)的内部设有散热腔(3601),所述底座(36)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散热口二(3602),所述散热口一(2401)、散热腔(3601)和散热口二(3602)依次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保温管连续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保温管制品的定尺截管选用截管装置,所述截管装置包括:壳体(38),所述壳体(38)的右端下侧设有开口二(3805),所述壳体(38)的上端设有开口一(3807),所述壳体(38)的内部中间侧设有第一空腔(3806),所述壳体(38)的内部下侧设有管壳(39),所述管壳(39)的上下两端贯通设有插入口(3901),所述开口一(3807)、第一空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果风松杨文波沈长根
申请(专利权)人:京华派克邯郸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