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保温管连续生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保温管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复合保温管连续生产 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保温管是绝热管道的简称,保温管用于液体、气体及其他介质的输送,在 石油、化工、航天、温泉、军事、集中供热、中央空调、市政等管道的绝热工 程保温。
[0003]保温管从里到外分三层结构:第一层:工作钢管层,根据设计和客户的要 求一般选用无缝钢管、螺旋钢管和直缝钢管。钢管表面经过先进的抛丸除锈工 艺处理后,钢管除锈等级可达GB8923
‑
1988标准中的Sa2级,表面粗糙度可达 GB6060.5
‑
88标准中R=12.5微米;第二层:聚氨酯保温层,用高压发泡机在钢 管与外护层之间形成的空腔中一次性注入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原液而成,即俗 称的“管中管发泡;第三层:高密度聚乙烯保护层,预制成一定壁厚的黑色或 黄色聚乙烯塑料管材。其作用一是保护聚氨酯保温层免遭机械硬物破坏,二是 防腐、防水。
[0004]温管是影响节能的重要因素,保温管的研制与应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保温管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1)、输送机构(2)、导入成形机构(3)、支架安装机构(4)、温度预处理机构(5)、焊接成型机构(6)、灌注机构(7)、熟化定型机构(8)、截管机构(9)、下线机构(10)及控制机构(11),所述输送机构(2)设置在所述上料机构(1)右侧,所述导入成形机构(3)设置在所述输送机构(2)右侧,所述支架安装机构(4)位于所述导入成形机构(3)前侧上表面,所述温度预处理机构(5)设置在所述导入成形机构(3)上,所述熟化定型机构(8)设置在所述导入成形机构(3)右侧,所述焊接成型机构(6)设置在所述导入成形机构(3)靠近所述熟化定型机构(8)一端,所述截管机构(9)设置在所述熟化定型机构(8)右侧,所述下线机构(10)设置在所述截管机构(9)右侧,所述灌注机构(7)设置在所述导入成形机构(3)前侧,所述灌注机构(7)上设置有控制机构(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保温管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1)包括:第一支撑架(101);输送辊轮(102),所述输送辊轮(102)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01)上,所述输送辊轮(102)上设置有若干工作管(103),相邻两个工作管(103)之间使用封堵连接或胶带连接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连接;外护材料卷支架(104),所述外护材料卷支架(104)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01)右侧,所述外护材料卷支架(104)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外护材料卷支架(104)上均设置有外护材料本体(105),所述外护材料本体(105)位于所述工作管(103)下方,其中一个所述外护材料本体(105)的末端与右侧相邻的所述外护材料本体(105)的首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保温管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安装支架(201),所述安装支架(201)由若干连接杆组合而成,所述安装支架(201)上表面设置有四个长条孔(202);输送箱体(203),所述输送箱体(203)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201)内部,所述输送箱体(203)上表面四个角均设置有箱体调整螺杆(204),所述箱体调整螺杆(204)一端与所述输送箱体(203)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调整螺杆(204)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长条孔(202)内,并沿所述长条孔(202)内壁滑动,所述箱体调整螺杆(204)上端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箱体调整螺杆(204)上端螺纹连接,所述输送箱体(203)下表面与所述安装支架(201)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外护材料本体(105)贯穿所述间隙延伸至所述输送箱体(203)远离所述上料机构(1)一侧;减速机(205),所述减速机(205)设置在所述输送箱体(203)一侧,所述减速机(205)一端与所述输送箱体(203)侧壁固定连接;电机(206),所述电机(206)设置在所述减速机(205)上表面,所述电机(206)与所述减速机(205)传动连接;传动轮组件(207),所述传动轮组件(207)设置在所述输送箱体(203)上表面,所述传动轮组件(207)与所述减速机(205)传动连接;第一轮轴(208),所述第一轮轴(208)设置在所述输送箱体(203)内部一侧,所述第一轮轴(208)一端与所述输送箱体(203)底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轮轴(208)另一端贯穿所述输送箱体(203)上表面并与所述传动轮组件(207)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轮轴(208)与所述输送
箱体(203)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轮轴(208)上设置有第一输送轮(209);第二轮轴(210),所述第二轮轴(210)设置在所述输送箱体(203)内部远离所述第一轮轴(208)一侧,所述第二轮轴(210)上设置有第二输送轮(211),所述第二输送轮(211)与所述第一输送轮(209)位于同一高度,所述工作管(103)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轮(209)与所述第二输送轮(211)之间,所述工作管(103)外壁分别与所述第一输送轮(209)外壁、所述第二输送轮(211)外壁接触,所述第二输送轮(211)连接有间距调节机构,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滑槽(212)、第二滑槽(213)、下滑块(214)、上滑块(215)、固定块(216)及第一螺杆(217),所述第一滑槽(212)设置在所述输送箱体(203)下侧壁,所述第二滑槽(213)设置在所述输送箱体(203)上侧壁,所述下滑块(214)设置在所述第一滑槽(212)内并与所述第一滑槽(212)滑动连接,所述上滑块(215)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槽(213)内并与所述第二滑槽(21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轮轴(210)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滑块(215)、所述下滑块(214)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216)设置在所述输送箱体(203)上表面,所述第一螺杆(217)一端与所述上滑块(215)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217)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块(216)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保温管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入成形机构(3)包括:第二支撑架(301),所述第二支撑架(301)位于所述输送机构(2)右侧;导入组件(302),所述导入组件(302)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301)上表面,所述导入组件(302)包括第一导轮组件、第二导轮组件、第三导轮组件及第四导轮组件,所述第二导轮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轮组件右侧,所述第三导轮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轮组件右侧,所述第四导轮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导轮组件右侧,所述第一导轮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滚筒(303)与第二滚筒(304),所述第一滚筒(303)位于所述第二滚筒(304)上方,所述第一滚筒(303)上表面与所述工作管(103)下表面接触,所述第二滚筒(304)上表面与所述外护材料本体(105)下表面接触,所述第二导轮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三滚筒(305),两个所述第三滚筒(305)呈V型设置,两个所述第三滚筒(305)之间的夹角可调,所述第三导轮组件包括第四滚筒(306)及两个第五滚筒(307),所述第四滚筒(306)水平设置,两个所述第五滚筒(307)竖直设置,两个所述第五滚筒(307)关于所述第四滚筒(306)中心对称,所述第四导轮组件包括三个第六滚筒(308),三个所述第六滚筒(308)呈三角形状设置,其中一个第六滚筒(308)水平设置;成形组件,所述成形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301)上表面,所述成形组件位于所述导入组件(302)右侧,所述成形组件包括螺杆座(309)、限位螺杆(310)、支撑轮组(311)及边限位导轮(312),所述螺杆座(309)垂直于所述工作管(103),所述工作管(103)穿过所述螺杆座(309)中心,所述限位螺杆(310)沿所述工作管(103)轴线方向设置有多组,每组所述限位螺杆(310)沿所述工作管(103)周向均匀布置,所述限位螺杆(310)远离所述工作管(103)一端与所述螺杆座(309)螺纹连接,所述支撑轮组(311)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30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轮组(311)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301)上表面,所述支撑轮组(311)上端设置滚轮,所述滚轮外壁与所述外护材料本体(105)接触,所述滚轮外壁圆弧与所述工作管(103)截面圆弧段相适配,所述边限位导轮(312)设置在所述支撑轮组(311)上方,所述边限位导轮(312)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边限位导轮(312)分别与所述外护材料本体(105)两侧壁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保温管连续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预处理机构(5)包括:第一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导入组件(302)处,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包括若干个第一加热装置(501),若干所述第一加热装置(501)间隔设置在位于所述导入组件(302)上的工作管(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果风松,杨文波,沈长根,
申请(专利权)人:京华派克邯郸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