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塑制品制造用印刷、电晕、成型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4235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41
一种纸塑制品制造用印刷、电晕、成型生产线,属于高分子材料的新型加工和应用技术领域,包括放送单元一、印刷单元、电晕单元、覆膜单元、收卷单元、放送单元二、分切单元、缝纫单元和粘边单元,所述印刷单元可在纸塑复合袋坯料上印刷图案,所述电晕单元可对纸塑复合袋坯料上的印刷图案进行电晕处理,所述覆膜单元可对纸塑复合袋坯料上的印刷图案进行覆膜,所述粘边单元可对分切后的纸塑复合袋的缝纫位置进行粘边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多种设备通过改进组合后,实现机械自动化代替了原始的人工作业,节约了人力和中转所需的物力和财力,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大大减少了占地面积,稳定了产品质量,极大地提高了成品率,具有非常好的推广价值。具有非常好的推广价值。具有非常好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纸塑制品制造用印刷、电晕、成型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的新型加工和应用
,具体地,涉及一种纸塑制品制造用印刷、电晕、成型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纸塑复合袋是由塑胶与牛皮纸复合而成,通常塑胶层采用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为基材的扁丝编织布,牛皮纸则采用精制复合专用牛皮纸,具有强度高、防水性好、外观漂亮的特点。是最流行的包装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在塑胶原料、水泥、饲料、化工、肥料等行业。
[0003]现有技术中的纸塑复合袋生产过程中,是由覆膜(含形成针孔和折边)、印刷、冷切、压袋和出料等等多个设备分别单独进行工作,完成相应的工序步骤后,才能加工形成成品的纸塑复合袋。
[0004]上述传统的生产作业方式,其不足之处在于:需要购置多种设备,不是连续作业,运输和切割是手工作业,生产效率低下,且浪费了大量的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纸塑制品制造用印刷、电晕、成型生产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纸塑复合袋生产采用单独设备独立作业的方式,造成企业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6]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纸塑制品制造用印刷、电晕、成型生产线,包括放送单元一、印刷单元、电晕单元、覆膜单元、收卷单元、放送单元二、分切单元、缝纫单元和粘边单元,所述放送单元一、印刷单元、电晕单元、覆膜单元、收卷单元、放送单元二、分切单元、缝纫单元和粘边单元按照纸塑复合袋的生产工序依次设置,所述印刷单元可在纸塑复合袋坯料上印刷图案,所述电晕单元可对纸塑复合袋坯料上的印刷图案进行电晕处理,所述覆膜单元可对纸塑复合袋坯料上的印刷图案进行覆膜,所述分切单元可将成卷的纸塑复合袋坯料分切为若干部分,所述缝纫单元可将纸塑复合袋坯料的一端进行封口,所述粘边单元可对分切后的纸塑复合袋的缝纫位置进行粘边;其中,所述印刷单元包括印刷机台、纸塑复合袋印刷输送带、印刷进料导向辊、进料角度调节气缸、进料导向辊支撑架、印刷出料导向辊、出料角度调节气缸、出料导向辊支撑架、印刷辊一、印刷辊二、印刷辊三、两条对称设置的印刷辊连接皮带和印刷驱动气缸,所述进料角度调节气缸和出料角度调节气缸均固定设置在印刷机台上,所述印刷辊一、印刷辊二和印刷辊三分别通过转轴设置在印刷机台上,所述印刷进料导向辊设置在进料导向辊支撑架上,所述进料导向辊支撑架的一端和印刷机台铰接,并且进料导向辊支撑架的另一端和进料角度调节气缸铰接,所述印刷出料导向辊设置在出料导向辊支撑架上,所述出料导向辊支撑架的一端和印刷机台铰接,并且出料导向辊支撑架的另一端和出料角度调节气缸铰接,所述印刷进料导向辊和印刷出料导向辊分别位于印刷辊一、印刷辊二和印刷辊三构成整体的两侧,并且印刷进料导向辊、印刷出料导向
辊、印刷辊一、印刷辊二和印刷辊三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印刷进料导向辊位于印刷机台靠近放送单元一的一侧,所述印刷出料导向辊位于印刷机台靠近电晕单元的一侧,所述印刷驱动气缸与印刷辊一、印刷辊二和印刷辊三其中之一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纸塑制品制造用印刷、电晕、成型生产线,通过将印刷、电晕、粘边、分切等多种设备复合成一条生产线,能够生产不同型号不同规格的包装袋,且自动化程度高,质量稳定,效率高,减少了企业设备的投入。
[0007]进一步的,上述的纸塑制品制造用印刷、电晕、成型生产线,所述电晕单元包括电晕支撑框架、电晕上辊筒、电晕中辊筒、电晕下辊筒、上辊筒位置调节装置和下滚筒位置调节装置,所述上辊筒位置调节装置和下滚筒位置调节装置均设置在电晕支撑框架上,并且上辊筒位置调节装置和下滚筒位置调节装置分别位于电晕支撑框架的上下两端,所述电晕上辊筒设置在上辊筒位置调节装置上,所述电晕下辊筒设置在下滚筒位置调节装置上,所述电晕中辊筒设置在电晕支撑框架上,并且电晕上辊筒、电晕中辊筒和电晕下辊筒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依次设置。
[0008]进一步的,上述的纸塑制品制造用印刷、电晕、成型生产线,所述上辊筒位置调节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电晕上辊筒驱动气缸、两条对称设置的直线导轨一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块一,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电晕上辊筒驱动气缸固定设置在电晕支撑框架的上端部上,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电晕上辊筒驱动气缸、两条对称设置的直线导轨一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块一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两条对称设置的直线导轨一固定设置在电晕支撑框架的两侧壁上,并且滑块一和直线导轨一滑动连接,所述两条对称设置的直线导轨一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电晕上辊筒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和滑块一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上述的纸塑制品制造用印刷、电晕、成型生产线,所述下滚筒位置调节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电晕下辊筒驱动气缸、两条对称设置的直线导轨二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块二,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电晕下辊筒驱动气缸固定设置在电晕支撑框架的下端部上,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电晕下辊筒驱动气缸、两条对称设置的直线导轨二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块二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两条对称设置的直线导轨二固定设置在电晕支撑框架的两侧壁上,并且滑块二和直线导轨二滑动连接,所述两条对称设置的直线导轨二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电晕下辊筒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和滑块二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上述的纸塑制品制造用印刷、电晕、成型生产线,所述覆膜单元包括覆膜机机台、覆膜机机架、薄膜支撑架、薄膜张紧调节组件、覆膜水平导向组件、覆膜压紧组件和覆膜加热组件,所述覆膜机机架固定设置在覆膜机机台上,所述薄膜支撑架固定设置在覆膜机机架一侧的侧壁上,所述薄膜张紧调节组件、覆膜水平导向组件、覆膜压紧组件和覆膜加热组件沿远离薄膜支撑架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薄膜支撑架上设有覆膜薄膜;所述薄膜张紧调节组件包括下支撑板一、上支撑板二、竖直立板一、两条平行设置的直线导轨三、滑板一和薄膜张紧导向辊,所述下支撑板一固定设置在覆膜机机台的上台面上,所述上支撑板二固定设置在覆膜机机架上,所述竖直立板一固定设置在下支撑板一和上支撑板二之间,所述两条平行设置的直线导轨三均沿竖直方向固定设置在竖直立板一上,所述滑板一和两条平行设置的直线导轨三滑动连接,所述薄膜张紧导向辊通过转轴设置在滑板一上。
[0011]进一步的,上述的纸塑制品制造用印刷、电晕、成型生产线,所述覆膜压紧组件包括下压紧辊、上压紧辊和上压紧辊位置调节装置,所述下压紧辊设置在覆膜机机台上,所述上压紧辊位置调节装置设置在覆膜机机架上,所述上压紧辊设置在上压紧辊位置调节装置
上,并且上压紧辊位于下压紧辊的正上方,所述纸塑复合袋和薄膜穿过下压紧辊和上压紧辊之间。
[0012]进一步的,上述的纸塑制品制造用印刷、电晕、成型生产线,所述覆膜加热组件包括一组覆膜驱动气缸、覆膜连接架体、一组覆膜导向柱、一组覆膜弹簧一、覆膜上支撑二、覆膜下支撑板二、覆膜上加热板和覆膜下加热板,所述一组覆膜驱动气缸设置在覆膜机机台上,并且覆膜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和覆膜连接架体连接,所述一组覆膜导向柱的下端部固定设置在覆膜连接架体的上端面上,并且一组覆膜导向柱的上端部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穿过覆膜下支撑板二和覆膜上支撑二,所述一组覆膜导向柱和一组覆膜弹簧一一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纸塑制品制造用印刷、电晕、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放送单元一(1)、印刷单元(2)、电晕单元(3)、覆膜单元(4)、收卷单元(5)、放送单元二(6)、分切单元、缝纫单元和粘边单元(7),所述放送单元一(1)、印刷单元(2)、电晕单元(3)、覆膜单元(4)、收卷单元(5)、放送单元二(6)、分切单元、缝纫单元和粘边单元(7)按照纸塑复合袋的生产工序依次设置,所述印刷单元(1)可在纸塑复合袋坯料上印刷图案,所述电晕单元(3)可对纸塑复合袋坯料上的印刷图案进行电晕处理,所述覆膜单元(4)可对纸塑复合袋坯料上的印刷图案进行覆膜,所述分切单元可将成卷的纸塑复合袋坯料分切为若干部分,所述缝纫单元可将纸塑复合袋坯料的一端进行封口,所述粘边单元(7)可对分切后的纸塑复合袋的缝纫位置进行粘边;其中,所述印刷单元(2)包括印刷机台(21)、纸塑复合袋印刷输送带(22)、印刷进料导向辊(23)、进料角度调节气缸(24)、进料导向辊支撑架(25)、印刷出料导向辊(26)、出料角度调节气缸(27)、出料导向辊支撑架(28)、印刷辊一(29)、印刷辊二(210)、印刷辊三(211)、两条对称设置的印刷辊连接皮带(212)和印刷驱动气缸(20),所述进料角度调节气缸(24)和出料角度调节气缸(27)均固定设置在印刷机台(21)上,所述印刷辊一(29)、印刷辊二(210)和印刷辊三(211)分别通过转轴设置在印刷机台(21)上,所述印刷进料导向辊(23)设置在进料导向辊支撑架(25)上,所述进料导向辊支撑架(25)的一端和印刷机台(21)铰接,并且进料导向辊支撑架(25)的另一端和进料角度调节气缸(24)铰接,所述印刷出料导向辊(26)设置在出料导向辊支撑架(28)上,所述出料导向辊支撑架(28)的一端和印刷机台(21)铰接,并且出料导向辊支撑架(28)的另一端和出料角度调节气缸(27)铰接,所述印刷进料导向辊(23)和印刷出料导向辊(26)分别位于印刷辊一(29)、印刷辊二(210)和印刷辊三(211)构成整体的两侧,并且印刷进料导向辊(23)、印刷出料导向辊(26)、印刷辊一(29)、印刷辊二(210)和印刷辊三(211)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印刷进料导向辊(23)位于印刷机台(21)靠近放送单元一(1)的一侧,所述印刷出料导向辊(26)位于印刷机台(21)靠近电晕单元(3)的一侧,所述印刷驱动气缸(20)与印刷辊一(29)、印刷辊二(210)和印刷辊三(211)其中之一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塑制品制造用印刷、电晕、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晕单元(3)包括电晕支撑框架(31)、电晕上辊筒(32)、电晕中辊筒(33)、电晕下辊筒(34)、上辊筒位置调节装置(35)和下滚筒位置调节装置(36),所述上辊筒位置调节装置(35)和下滚筒位置调节装置(36)均设置在电晕支撑框架(31)上,并且上辊筒位置调节装置(35)和下滚筒位置调节装置(36)分别位于电晕支撑框架(31)的上下两端,所述电晕上辊筒(32)设置在上辊筒位置调节装置(35)上,所述电晕下辊筒(34)设置在下滚筒位置调节装置(36)上,所述电晕中辊筒(33)设置在电晕支撑框架(31)上,并且电晕上辊筒(32)、电晕中辊筒(33)和电晕下辊筒(34)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依次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塑制品制造用印刷、电晕、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筒位置调节装置(35)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电晕上辊筒驱动气缸(351)、两条对称设置的直线导轨一(352)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块一(353),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电晕上辊筒驱动气缸(351)固定设置在电晕支撑框架(31)的上端部上,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电晕上辊筒驱动气缸(351)、两条对称设置的直线导轨一(352)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块一(353)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两条对称设置的直线导轨一(352)固定设置在电晕支撑框架(31)的两侧壁上,并且
滑块一(353)和直线导轨一(352)滑动连接,所述两条对称设置的直线导轨一(352)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电晕上辊筒驱动气缸(351)的活塞杆和滑块一(353)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塑制品制造用印刷、电晕、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滚筒位置调节装置(36)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电晕下辊筒驱动气缸(361)、两条对称设置的直线导轨二(362)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块二(363),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电晕下辊筒驱动气缸(361)固定设置在电晕支撑框架(31)的下端部上,所述两个对称设置的电晕下辊筒驱动气缸(361)、两条对称设置的直线导轨二(362)和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块二(363)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两条对称设置的直线导轨二(362)固定设置在电晕支撑框架(31)的两侧壁上,并且滑块二(363)和直线导轨二(362)滑动连接,所述两条对称设置的直线导轨二(362)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电晕下辊筒驱动气缸(361)的活塞杆和滑块二(363)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塑制品制造用印刷、电晕、成型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单元(4)包括覆膜机机台(41)、覆膜机机架(42)、薄膜支撑架(43)、薄膜张紧调节组件(44)、覆膜水平导向组件(45)、覆膜压紧组件(46)和覆膜加热组件(47),所述覆膜机机架(42)固定设置在覆膜机机台(41)上,所述薄膜支撑架(43)固定设置在覆膜机机架(42)一侧的侧壁上,所述薄膜张紧调节组件(44)、覆膜水平导向组件(45)、覆膜压紧组件(46)和覆膜加热组件(47)沿远离薄膜支撑架(43)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薄膜支撑架(43)上设有覆膜薄膜;所述薄膜张紧调节组件(44)包括下支撑板一(411)、上支撑板二(412)、竖直立板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青华胡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业凯包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