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对探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4229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对探伤装置。所述轮对探伤装置包括:移动机构、载物机构、传动组件与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装设在所述移动机构上,所述载物机构装设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载物机构用于装设待检轮对,所述传动组件装设在所述传动组件位于所述移动机构上,所述传动组件用于与所述轮对传动配合。上述轮对探伤装置无需工作人员对轮对进行人为移动,使得轮对的探伤检测更加方便,同时也避免工作人员在进行轮对探伤检测时出现安全隐患。对探伤检测时出现安全隐患。对探伤检测时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对探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轮探伤的
,特别是涉及轮对探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轮对是机车车辆上与钢轨相接触的部分,由左右两个车轮牢固地压装在同一根车轴上,它承受来自机车车辆的全部静载荷、动载荷进而传递给钢轨.由于机车在运行过程中牵引负载大,使得轮对长时间运行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磨损或损伤。目前,在对轮对进行探伤检测时,需要工作人员滚动轮对才能实现对轮对的全面检测,由于轮对自身重量较大,从而使得人为推动轮对十分不便,同时工作人员在进行推轮操作时也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轮对探伤检测不方便、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轮对探伤装置。
[0004]一种轮对探伤装置。所述轮对探伤装置包括:移动机构、载物机构、传动组件与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装设在所述移动机构上,所述载物机构装设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载物机构用于装设待检轮对,所述传动组件装设在所述传动组件位于所述移动机构上,所述传动组件用于与所述轮对传动配合。
[000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座、第一移动轮组与第二移动轮组,所述第一轮组与所述第二轮组可转动地间隔设置在所述移动座的底部,所述升降机构装设在所述移动座上。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轮组包括施力轮、第一导向轮与第二导向轮,所述施力轮、所述第一导向轮与所述第二导向轮均装设在所述移动座远离所述载物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二移动轮组包括多个载重轮,多个载重轮间隔设置在所述移动座靠近所述载物机构的一侧。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推拉件,所述推拉件与所述移动座活动配合。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适配转轴、第一升降驱动件、第一升降件与第二升降件,所述第一升降件与所述第二升降件相互交叉设置,所述适配转轴装设在所述第一升降件与所述第二升降件的交叉处,且所述第一升降件与所述第二升降件均能够相对于所述适配转轴转动,所述第一升降件的一端与所述移动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载物机构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件的一端与所述移动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载物机构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用于对所述载物机构进行升降调节。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二升降驱动件与多个第三升降件,多个所述第三升降件间隔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多个所述第三升降件的一端均与所述载物机构相连,所述第二升降驱动件用于对所述载物机构进行升降调节。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物机构包括载物台与工作台,所述载物台与所述工作台拼接成型或一体成型,所述载物台与所述升降机构安装配合,所述传动组件装设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载物台上间隔设有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间隔设置在所述载物台上,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载物台配合形成用于放置轮对的载物部。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安装座、啮合齿轮、轴承座、连接转轴、联轴器、减速机与动力件,所述安装座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联轴器、所述减速机与所述轴承座均位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减速机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轴承座传动配合,所述啮合齿轮通过所述连接转轴与所述轴承座传动配合,所述啮合尺寸用于与所述轮对传动啮合,所述动力件用于向所述减速机提供动力。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滑轨组件,所述滑轨组件装设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滑轨组件可移动地安装配合,所述轮对装设在所述载物部上时的轴向朝向与所述滑轨组件的轴向朝向相一致。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物机构还包括支撑丝杆、调节手柄、适配座与辅助支撑座,所述适配座装设在所述载物机构靠近所述啮合齿轮的一侧,所述支撑丝杆与所述适配座可升降地螺纹配合,所述调节手柄装设在所述支撑丝杆的一端,所述辅助支撑座装设在所述支撑丝杆的另一端,所述辅助支撑座用于与支撑面支撑抵触。
[0014]上述轮对探伤装置在使用时,待检测的轮对包括传动齿轮、安装套筒、传动轴、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分别装设在传动轴的两端,安装套筒套设在传动轴的外部,传动轴通过传动齿轮与机车的相关部件传动啮合,从而实现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的转动。因此,在对待测轮对进行检测时,首先,可以对升降机构进行调节,即改变载物机构与移动机构之间的相对间距,保证轮对探伤装置能够直接移动(或插入)到安装套筒与地面之间的间隔中,同时,通过传动组件可以与待检轮对上的传动齿轮传动配合,然后再次调整升降机构改变载物机构与移动机构之间的相对间距,此时载物机构会带动待检轮对进行上升移动,可以根据检测需要确定待检轮对的上升高度。当待检轮对上升到预设高度后,工作人员便可以对轮对进行检查,另外,根据轮对的检测位置,可以利用传动件实现轮对在载物机构上的转动,以便工作人员更加方便的进行轮对探伤检测。待轮对检测完毕后,可以先将移动机构移动至目标放置区域,然后调整升降机构实现轮对在载物机构上的下降操作,当轮对的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与目标区域的支撑面相互接触后,便可直接将轮对探伤装置与轮对进行分离。上述轮对探伤装置无需工作人员对轮对进行人为移动,使得轮对的探伤检测更加方便,同时也避免工作人员在进行轮对探伤检测时出现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其中一视角所示轮对探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另一视角所示轮对探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所述轮对的结构示意图。
[0018]10、轮对,11、传动齿轮,12、安装套筒,13、传动轴,14、第一转轮,15、第二转轮,100、移动机构,110、移动座,120、第一移动轮组,130、第二移动轮组,140、推拉件,200、载物机构,210、载物台,211、第一限位件,212、第二限位件,220、工作台,230、支撑丝杆,240、调
节手柄,250、辅助支撑座,300、传动组件,310、安装座,320、啮合齿轮,330、轴承座,340、连接转轴,350、联轴器,360、减速机,370、动力件,380、滑轨组件,400、升降机构,410、适配转轴,420、第一升降驱动件,430、第一升降件,440、第二升降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对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对探伤装置包括:移动机构、载物机构、传动组件与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装设在所述移动机构上,所述载物机构装设在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载物机构用于装设待检轮对,所述传动组件装设在所述传动组件位于所述移动机构上,所述传动组件用于与所述轮对传动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对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座、第一移动轮组与第二移动轮组,所述第一轮组与所述第二轮组可转动地间隔设置在所述移动座的底部,所述升降机构装设在所述移动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对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轮组包括施力轮、第一导向轮与第二导向轮,所述施力轮、所述第一导向轮与所述第二导向轮均装设在所述移动座远离所述载物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二移动轮组包括多个载重轮,多个载重轮间隔设置在所述移动座靠近所述载物机构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对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推拉件,所述推拉件与所述移动座活动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对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适配转轴、第一升降驱动件、第一升降件与第二升降件,所述第一升降件与所述第二升降件相互交叉设置,所述适配转轴装设在所述第一升降件与所述第二升降件的交叉处,且所述第一升降件与所述第二升降件均能够相对于所述适配转轴转动,所述第一升降件的一端与所述移动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载物机构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件的一端与所述移动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载物机构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驱动件用于对所述载物机构进行升降调节。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对探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二升降驱动件与多个第三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静璞白利平蔡嘉鑫宋磊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新朔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