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车轮转向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383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列车车轮转向的检测方法,包括:按照预设周期采集列车上的第一速度传感器输出的第一车轮转向信息和第二速度传感器输出的第二车轮转向信息,所述第一速度传感器和第二速度传感器位于两个独立的非动力轮上;比较同一周期内采集到的所述第一车轮转向信息和第二车轮转向信息;当所述第一车轮转向信息和第二车轮转向信息不相同时,若所述列车处于低速模式,则根据所述第一车轮转向信息和第二车轮转向信息不相同时的连续行车距离累计值生成列车的车轮转向检测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列车自动防护功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改善了车轮转向检测的可用性问题,有效地减少了车轮转向检测中存在的检测错误问题,避免了频繁触发安全防护。安全防护。安全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列车车轮转向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列车车轮转向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轨道交通行业中,现有技术主要通过在列车的两个独立的非动力轮上分别安装一个轮轴式速度传感器来完成对列车的测速测距。这两个传感器独立工作,分别是冗余的关系,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utomatic Train Pro1tection system,简称ATP)分别对两个速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一致性表决,表决通过后再计算列车速度和行车距离。其中,表决的内容包括:同一速度传感器双通道的脉冲数据、两个速度传感器检测的车轮转向和测速值。现有的车轮转向表决算法通过采集同一周期内双速度传感器的车轮转向,若双速度传感器的车轮转向一致,则输出采集到的车轮转向作为本周期的列车运行方向(前进或者后退),ATP按照所输出的车轮转向执行防护;若双速度传感器的车轮转向不一致,以历史车轮转向作为本周期的列车运行方向,并累计连续不一致的次数,如累计值超过预设次数阈值则判定为速度传感器存在故障,执行防护。
[0003]然而,胶轮应用于轨道交通不可避免存在速度传感器脉冲抖动的问题。由于胶轮具有较强的反弹力,列车停车的最后阶段刹车可能存在车轮来回晃动的情况,从而导致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车轮转向不稳定,会在正转和反转之间来回跳变,或者一个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正转而另一个速度传感器检测到反转,从而导致车轮转向的表决失败,累计值频繁超过次数阈值,触发紧急制动,影响ATP的安全防护功能。由于车轮转向影响的ATP安全防护功能包括安全定位、遛逸防护和退行防护,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保证这三个安全防护功能不受影响。而通过放大次数阈值的方式烫平抖动的影响,在不改变系统其他配置的情况下是不安全的,比如车车追踪距离。
[0004]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在检测列车车轮转向时容易受到脉冲抖动和胶轮弹力的影响,存在检测错误、频繁触发安全防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列车车轮转向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在检测列车车轮转向时存在的检测错误、频繁触发安全防护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列车车轮转向的检测方法,包括:
[0007]按照预设周期采集列车上的第一速度传感器输出的第一车轮转向信息和第二速度传感器输出的第二车轮转向信息,所述第一速度传感器和第二速度传感器位于两个独立的非动力轮上;
[0008]比较同一周期内采集到的所述第一车轮转向信息和第二车轮转向信息;
[0009]当所述第一车轮转向信息和第二车轮转向信息不相同时,若所述列车处于低速模式,则根据所述第一车轮转向信息和第二车轮转向信息不相同时的连续行车距离累计值生
成列车的车轮转向检测结果。
[0010]可选地,在按照预设周期采集列车上的第一速度传感器输出的第一车轮转向信息和第二速度传感器输出的第二车轮转向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1]在上电时,初始化连续行车距离累计值为零,以及初始化车轮转向检测值为不转动。
[0012]可选地,所述若所述列车处于低速模式,则根据所述第一车轮转向信息和第二车轮转向信息不相同时的连续行车距离累计值生成列车的车轮转向检测结果包括:
[0013]若所述列车处于低速模式时,计算列车在本周期内的行车距离增量;
[0014]将所述行车距离增量叠加到前一周期的连续行车距离累计值,得到本周期的连续行车距离累计值;
[0015]将本周期的连续行车距离累计值与预设防护距离进行比较;
[0016]若本周期的连续行车距离累计值小于所述预设防护距离时,以历史车轮转向作为本周期的车轮转向检测值;
[0017]若本周期的连续行车距离累计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防护距离时,执行紧急制动及丢定位处理。
[0018]可选地,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
[0019]当所述第一车轮转向信息和第二车轮转向信息相同时,将前一周期的连续行车距离累计值和本周期的连续行车距离累计值置零,以采集到的所述第一车轮转向信息或第二车轮转向信息作为本周期的车轮转向检测值。
[0020]可选地,所述行车距离增量为本周期内的脉冲数与列车车轮的轮径之积。
[0021]可选地,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
[0022]当所述第一车轮转向信息和第二车轮转向信息不相同时,若所述列车处于高速模式,则根据所述第一车轮转向信息和第二车轮转向信息不相同时的连续次数累计值生成列车的车轮转向检测结果。
[0023]一种列车车轮转向的检测装置,包括:
[0024]采集模块,用于按照预设周期采集列车上的第一速度传感器输出的第一车轮转向信息和第二速度传感器输出的第二车轮转向信息,所述第一速度传感器和第二速度传感器位于两个独立的非动力轮上;
[0025]比较模块,用于比较同一周期内采集到的所述第一车轮转向信息和第二车轮转向信息;
[0026]低速转向检测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车轮转向信息和第二车轮转向信息不相同时,若所述列车处于低速模式,则根据所述第一车轮转向信息和第二车轮转向信息不相同时的连续行车距离累计值生成列车的车轮转向检测结果。
[0027]可选地,所述低速转向检测模块包括:
[0028]增量计算单元,用于若所述列车处于低速模式时,计算列车在本周期内的行车距离增量;
[0029]距离累计单元,用于将所述行车距离增量叠加到前一周期的连续行车距离累计值,得到本周期的连续行车距离累计值;
[0030]比较单元,用于将本周期的连续行车距离累计值与预设防护距离进行比较;
[0031]转向确定单元,用于若本周期的连续行车距离累计值小于所述预设防护距离时,以历史车轮转向作为本周期的车轮转向检测值;
[0032]防护单元,用于若本周期的连续行车距离累计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防护距离时,执行紧急制动及丢定位处理。
[0033]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列车车轮转向的检测方法。
[003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列车车轮转向的检测方法。
[003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根据列车抖动的规律改进了车轮转向表决方式,对列车在高速模式和低速模式下采用不同的车轮转向表决方式;通过按照预设周期采集列车上的第一速度传感器输出的第一车轮转向信息和第二速度传感器输出的第二车轮转向信息,比较同一周期内采集到的所述第一车轮转向信息和第二车轮转向信息;当所述第一车轮转向信息和第二车轮转向信息不相同时,若所述列车处于低速模式,则根据所述第一车轮转向信息和第二车轮转向信息不相同时的连续行车距离累计值生成列车的车轮转向检测结果,实现了在保证列车自动防护功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改善了车轮转向检测的可用性问题,有效地减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车轮转向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预设周期采集列车上的第一速度传感器输出的第一车轮转向信息和第二速度传感器输出的第二车轮转向信息,所述第一速度传感器和第二速度传感器位于两个独立的非动力轮上;比较同一周期内采集到的所述第一车轮转向信息和第二车轮转向信息;当所述第一车轮转向信息和第二车轮转向信息不相同时,若所述列车处于低速模式,则根据所述第一车轮转向信息和第二车轮转向信息不相同时的连续行车距离累计值生成列车的车轮转向检测结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车车轮转向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按照预设周期采集列车上的第一速度传感器输出的第一车轮转向信息和第二速度传感器输出的第二车轮转向信息之前,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在上电时,初始化连续行车距离累计值为零,以及初始化车轮转向检测值为不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车车轮转向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列车处于低速模式,则根据所述第一车轮转向信息和第二车轮转向信息不相同时的连续行车距离累计值生成列车的车轮转向检测结果包括:若所述列车处于低速模式时,计算列车在本周期内的行车距离增量;将所述行车距离增量叠加到前一周期的连续行车距离累计值,得到本周期的连续行车距离累计值;将本周期的连续行车距离累计值与预设防护距离进行比较;若本周期的连续行车距离累计值小于所述预设防护距离时,以历史车轮转向作为本周期的车轮转向检测值;若本周期的连续行车距离累计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防护距离时,执行紧急制动及丢定位处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列车车轮转向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车轮转向信息和第二车轮转向信息相同时,将前一周期的连续行车距离累计值和本周期的连续行车距离累计值置零,以采集到的所述第一车轮转向信息或第二车轮转向信息作为本周期的车轮转向检测值。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列车车轮转向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距离增量为本周期内的脉冲数与列车车轮的轮径之积。6.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琼芳朱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