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泽涵专利>正文

一种带室内中庭的多层地下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3662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室内中庭的多层地下车库,多层地下车库本体间的楼板上至少开设1个洞口,多层地下车库本体间相互连通的纵向空间构成1个或多个室内中庭,各层洞口的开洞总面积小于等于各层楼板面积的一半,地下车库本体内还设有综合管廊,所有管线均安装于综合管廊内,楼板上对应综合管廊处开设有联通洞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室内中庭,避免低矮地下车库影响使用者健康,同时减少地下车库密闭问题,提高地下车库品质,设置综合管廊,且综合管廊联通两层或两层以上,减少管线对地下车库的影响,提高地下空间使用效率和品质,增加地下车库的舒适度,同时降低了地下车库的建设成本。降低了地下车库的建设成本。降低了地下车库的建设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室内中庭的多层地下车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室内中庭的多层地下车库。

技术介绍

[0002]室内中庭起源于1967 年建成的亚特兰大凯悦酒店,一经诞生即风靡世界,但地下空间尤其是地下车库,尚未对这种形式有所研究及应用,本专利技术在世界上第一次创造性的提出室内中庭用于地下多层车库并对其研究,提出本专利技术相关各项做法。当前,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大量汽车停在地下车库,但地下车库存在空间密闭、层高低矮和造价高等问题。地下车库因四周封闭,一旦发生火灾,扑救困难且逃生不易,会造成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重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的地下车库存在空间密闭、发生火灾扑救困难、层高低矮和造价高等不足,而提供一种安全、高品质且造价低的带室内中庭的多层地下车库。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室内中庭的多层地下车库,包括至少两层地下车库本体,多层地下车库本体间的楼板上至少开设1个洞口,多层地下车库本体间相互连通的纵向空间构成1个或多个室内中庭,各层洞口的开洞总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室内中庭的多层地下车库,包括至少两层地下车库本体,其特征在于:多层地下车库本体间的楼板上至少开设1个洞口,多层地下车库本体间相互连通的纵向空间构成1个或多个室内中庭,各层洞口的开洞总面积小于等于各层楼板面积的一半,地下车库本体内还设有综合管廊,所有管线均安装于综合管廊内,综合管廊的安装支架设置的高度高于2米,楼板上对应综合管廊处开设有联通洞口,综合管廊采用的材料为不燃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室内中庭的多层地下车库,其特征在于:综合管廊设于车位尾部上方,综合管廊距离停车位对应的行车道的直线距离大于等于4米,综合管廊的宽度大于1.5米,综合管廊的长度大于等于20米,综合管廊的建材采用不燃材料,不燃材料的耐火极限为3.0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室内中庭的多层地下车库,其特征在于:地下车库本体的单层层高大于2.5米,两层地下车库本体的总层高大于5.2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室内中庭的多层地下车库,其特征在于:多层地下车库本体间设有用于连接上下层的车行坡道,车行坡道由上到下依次包括:反坡段a、缓坡段b、下坡段c、缓坡段d、下坡段c和缓坡段;缓坡段b的坡度为5%

7.1%,下坡段c的坡度大于10%、缓坡段d的坡度为6%

12%,车行坡道拐弯开口处的坡度小于6%,位于缓坡段b和缓坡段d之间的下坡段c上设有截水沟e。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涵陈灿斌杨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陈泽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