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读取装置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3488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应用于光电系统中的数据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错误更正码解码器,利用一数据块的错误更正码以对该数据块进行解码及错误更正;    一错误检测码处理器,耦接至该错误更正码解码器,用以计算该数据块的每一数据扇区的错误检测码;以及    一标志缓存器,用以储存每一该数据扇区的一相关标志,其中该相关标志显示相关的该数据扇区的该错误检测码的正确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用于储存装置的,尤指在光电系统中,经由标志记录所读取数据扇区的正确性的。
技术介绍
光盘储存装置(optical disc storage device)近年来一直是广为使用的计算机外设设备,其技术与相关规格也不断有所进展。这其中,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简称DVD)作为新一代光盘储存规格的主流已是相当明显的趋势,其应用也日趋广泛。在对DVD读取速度要求日益提升的情况下,如何同时加强数据读取的正确性,并兼顾一理想的价格/性能比,就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以下先对DVD的数据储存方式做个简要说明。首先,DVD以2064个字节组成一数据扇区(data sector),其格式如图1所示。图1中,该数据扇区包含12列,每一列为172字节长,内容依序包含4字节的ID、2字节的ID错误检测码IED(ID Error Detection)、6字节的版权处理信息CPR MAI(Copyright Management Information)、2048个字节的主要数据D0到D2047,以及4字节的错误检测码EDC(Error Detection Code)。其中,EDC是以循环冗余码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的方式进行编码,用于检测此数据扇区的正确性。其次,为提供数据更好的保护,DVD将16个数据扇区,以RSPC(ReedSolomon Product Code,即里德-所罗门乘积码)的编码方式,组成一数据块(data block),如图2所示。图2中,该数据块包含了16个扇区,共192(=12×16)列、172行的数据,再加上由RSPC编码方式所产生的PO与PI。其中,PO为外码奇偶校验(outer-code parity)数据,是以每一行为单位逐行产生,长度为16字节;PI为内码奇偶校验(inner-code parity)数据,则以包含PO数据在内共208(=192+16)列的每一列为单位逐列产生,长度为10字节。此处整个数据块(B0,0到B207,181)作为一错误更正码(error correctioncode,ECC)块来处理,PO与PI即是错误更正码,用于数据错误的修正。在现有的DVD技术中,是采用如图3的架构来进行数据读取。图3中,DVD盘片310上的数据,由读取头311读取后,依序经过模拟信号处理器312、8-16解调器(又称EFMPLUS解调器,其中EFM是指Eight to FourteenModulation,而EFMPLUS在EFM基础上改进的编码方式)314的处理,成为列数据315,再由存储器控制器320通过列数据接口316将其存入存储器321中。当存储器321中的数据可构成一ECC数据块时,RSPC解码器317即经由存储器控制器320存取存储器321中的数据块,执行PO与PI数据的解码,进而更正错误的数据。接着,错误检测码处理器318读取该数据块内的数据扇区,并计算每一扇区的错误检测码。若错误检测码皆正确,即经由主机接口319将主要数据传送至主机322。因此,在读取一DVD数据块的过程中,会先进行该数据块的对应PO与PI数据的解码及错误的更正,再验证每一数据扇区的错误检测码,以确保所读取数据的正确性。若发现16个错误检测码中有任何一个不正确,则有两种常用的处理方法。第一种是利用原已读取的数据块,重新执行整个解码与验证的过程,直至所有错误检测码皆为正确为止。第二种方法则是从DVD上重新读取该数据块,再加以解码与验证,若仍有错误则再次重新读取,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所有错误检测码皆为正确为止。前述的现有DVD技术有两项主要缺点,一为存储器321的存取次数过多;二为其修正数据错误时,是采用重新读取及解码整个数据块的方式。这两种方法都会严重影响DVD的数据读取速率及性能。台湾第88121259号专利,名称为“DVD数据读取装置及方法”,即针对前述现有技术问题提出改进。请参阅图4,其为该专利所提出的改良装置的方块图。如图4所示,其主要通过特殊的硬件设计,在通过读取头411从盘片410读取数据,并经由模拟信号处理器412、8-16解调器414处理产生列数据415后,先由列数据接口及第一次内码奇偶校验解码器416、错误检测码产生器417与列数据缓冲区418进行PI数据的解码,及产生每一数据扇区的错误检测码,接着才存至存储器421中,如此即避免了前述现有技术于解码PI数据与计算错误检测码时都必须存取存储器所造成的负担。其次,再经由错误检测码档案422、错误检测码处理器424与RSPC解码器426的设计,于进行PO数据解码及错误更正的同时,利用错误更正结果来修改先前所产生的错误检测码。最后,若所有错误检测码都正确,则将所读取数据经由主机接口428传送给主机430。另外,若错误检测码并非完全正确,而导致需重复读取数据块时,该专利还提供一种数据读取方法,可将要重读的数据块中,已验证为正确的数据扇区跳过不读,藉以提高数据读取的效率。虽然该专利可对前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加以改进,但就如图4的架构所示,其需要额外的硬件与较复杂的电路结构,于是不仅提高芯片设计的困难度,更增加芯片的面积与成本。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着眼点即在于提出一种改良的,不但能简化图4所示的架构,而且可具备同等的数据读取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对一储存装置的读取作业。此储存装置包含复数个数据块,每一数据块包含复数个数据扇区以及一错误更正码,用以对数据块进行错误更正,每一数据扇区则包含一错误检测码,用于检测数据扇区的正确性。本专利技术的数据读取装置包含一读取单元以及一相耦接的错误更正码解码器。读取单元可从储存装置读取一数据块,而错误更正码解码器则利用此数据块的错误更正码对此数据块进行解码及错误更正。此数据读取装置还包含一错误检测码处理器,耦接至错误更正码解码器,用以计算此数据块的每一数据扇区的错误检测码。此数据读取装置还包含一标志缓存器,以储存此数据块的每一数据扇区的一相关标志,此相关标志可用以显示相关数据扇区的错误检测码的正确性。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方法中,当相关标志指出所对应的错误检测码错误时,包含该错误检测码的数据扇区将被重新读取;另一方面,当数据扇区的错误检测码正确时,即使错误更正码指出该数据扇区包含错误数据时,仍跳过该数据扇区而不对该数据扇区执行重新读取的操作。在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的相关标志,可由一大小为一位的储存单位来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于光电系统中的数据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错误更正码解码器,利用一数据块(Block)的错误更正码(errorcorrection code,ECC)以对该数据块进行解码及错误更正;一错误检测码处理器,耦接至该错误更正码解码器,用以计算该数据块的每一数据扇区(Sector)的错误检测码(error detection code,EDC);以及一标志缓存器,用以储存每一该数据扇区的一相关标志,其中该相关标志显示相关的该数据扇区的该错误检测码的正确性。其中当该相关标志指示该数据扇区的该错误检测码错误时,重新读取该错误数据扇区。其中当该数据扇区正确时,可于重新读取该数据块时跳过该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应用于光电系统中的数据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错误更正码解码器,利用一数据块的错误更正码以对该数据块进行解码及错误更正;一错误检测码处理器,耦接至该错误更正码解码器,用以计算该数据块的每一数据扇区的错误检测码;以及一标志缓存器,用以储存每一该数据扇区的一相关标志,其中该相关标志显示相关的该数据扇区的该错误检测码的正确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当该相关标志指示该数据扇区的该错误检测码错误时,重新读取该错误数据扇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当该数据扇区正确时,可于重新读取该数据块时跳过该正确的数据扇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当该数据扇区的该错误检测码指出该数据扇区是正确数据扇区、且该错误更正码指出该数据扇区发生错误时,仍跳过该数据扇区而不对该正确数据扇区进行错误更正。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个该相关标志的大小为一位。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道宁陈庆宇朱孟煌胡培杰
申请(专利权)人:威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