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梁施工技术用混凝土浇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3446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箱梁施工技术用混凝土浇灌装置,涉及箱梁施工领域。该箱梁施工技术用混凝土浇灌装置,包括: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之间插接有泵管,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环和第二移动环,所述第一移动环和第二移动环套接在泵管的外表面。该箱梁施工技术用混凝土浇灌装置,第一移动环和第二移动环向上转动,并带动了泵管的底端同样进行向上转动,直至使得泵管的底端开口排出的混凝土可以浇筑到需要移动到的位置,且对泵管的底端位置进行固定,无需工人长时间的维持,大大降低了人工强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梁施工技术用混凝土浇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箱梁施工
,具体为一种箱梁施工技术用混凝土浇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箱梁分为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在独立场地预制的箱梁结合架桥机可在下部工程完成后进行架设,可加速工程进度、节约工期;现浇箱梁多用于大型连续桥梁,目前常见的以材料分,主要有两种,一是预应力钢筋砼箱梁,一是钢箱梁。
[0003]因为箱梁的体积较大,一般设置在较高较远的位置,因此现浇箱梁在现场进行浇筑混凝土时一般都需要使用泵车,泵车通过驱动臂移动泵管进行浇筑,在浇筑的过程中,当需要对泵管出口端进行小距离的移动时,因泵车的驱动臂移动幅度较大不够精确,一般都有工人站在泵管的底端出口附近,对泵管进行推动,使得泵管的出口端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但是需要工人长期的维持其位置,耗费大量的人工强度,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箱梁施工技术用混凝土浇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箱梁施工技术用混凝土浇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箱梁施工技术用混凝土浇灌装置,包括:
[0008]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内圈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之间插接有泵管,且所述泵管的外表面与橡胶垫紧密贴合,所述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且所述第一转动环的端部和第二转动环的端部相抵;
[0009]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的下表面,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环和第二移动环,所述第一移动环和第二移动环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环和第二移动环套接在泵管的外表面;
[0010]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装配在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第一转动环、第二转动环和两个连接杆之间。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开设在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底部,所述环形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齿牙,且所述环形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的顶部。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环和第二限位环的内部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的内壁上滑
动连接有条形齿,所述条形齿的顶部与对应的齿牙相啮合,所述条形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底端穿过第二转动环的底部向下延伸,所述移动杆的外表面套接有限位弹簧,且所述限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条形齿的底部和空槽的内壁上。
[0013]优选的,所述移动杆处于外界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拉块,所述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与两个连接杆转动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壁上开设有内齿环,所述固定块与对应的连接杆的顶端之间插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与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与固定块的内壁转动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定位块和定位齿条,所述定位齿条穿过转动轴的外壁向外延伸并与内齿环啮合连接,所述定位块的侧壁上开设有挤压槽,所述定位块的底部与定位槽的内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0016]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壁上滑动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端部和挤压槽的内壁均倾斜设置,且倾斜角度相同。
[0017]优选的,所述挤压块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与转动轴的端部螺纹连接,且所述丝杆的另一端穿过转动轴的外壁向外延伸,并固定连接有旋钮。
[0018]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箱梁施工技术用混凝土浇灌装置,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1、该箱梁施工技术用混凝土浇灌装置,推动两个连接杆,使得两个连接杆的底端带动了第一移动环和第二移动环向上转动,并带动了泵管的底端同样进行向上转动,直至使得泵管的底端开口排出的混凝土可以浇筑到需要移动到的位置,且通过将两个连接杆、第一移动环和第二移动环为位置固定,可以对泵管的底端进行固定,无需工人长时间的维持,大大降低了人工强度,同时可以通过转动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自由的调整两个连接杆的转动方向,可以泵管的底端可以朝向任何方向,360
°
自由调节,大大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0020]2、该箱梁施工技术用混凝土浇灌装置,当需要对泵管的底端出口进行小距离的调节时,向下拉动拉块带动了移动杆向下移动,并拉动了条形齿向着空槽的内部滑动,压缩了限位弹簧并使得条形齿与齿牙脱离,此时即可转动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带动了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在环形槽的内壁上滑动,并使得两个固定块和两个连接杆进行转动,直至使得两个连接杆可以转动的方向与泵管需要移动的方向相同时,松开拉块,使得压缩的限位弹簧反弹,推动了条形齿向上滑动,直至条形齿与对应的齿牙相啮合,从而使得条形齿的位置无法移动,进而使得第二转动环和第二限位环无法移动。
[0021]3、该箱梁施工技术用混凝土浇灌装置,转动旋钮,带动了丝杆进行转动,因丝杆与转动轴的端部螺纹连接,使得丝杆的端部向内旋动,且挤压块与丝杆转动连接,推动了挤压块向着挤压槽的方向移动,直至挤压块端部的斜面与挤压槽倾斜的内壁相贴合,并继续挤压挤压槽,使得挤压槽的内壁受到竖向的力,使得定位块和定位齿条向下滑动,并压缩了复位弹簧,直至定位齿条与内齿环相脱离,此时即可推动两个连接杆进行转动。
[0022]4、该箱梁施工技术用混凝土浇灌装置,当浇筑结束,需要对装置进行拆卸时,再次向下拉动拉块,重复上述动作,使得条形齿与齿牙脱离,此时即可转动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带动了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在环形槽的内壁上滑动,并使得两个固定块和两个
连接杆进行转动,直至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分别滑动到第一固定环内部的环形槽中和第二固定环内部的环形槽中,此时打开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之间的螺栓和第一移动环和第二移动环之间的螺栓,即可将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第一移动环和第二移动环从泵管上取下,简单方便,装置拆下后便于清洗或者进行维修。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部分结构拆分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的第二转动环、第二限位环和条形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固定块和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专利技术固定块和连接杆的剖视图;
[0030]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7中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梁施工技术用混凝土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环(1)和第二固定环(2),所述第一固定环(1)和第二固定环(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环(1)和第二固定环(2)的内圈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101),所述第一固定环(1)和第二固定环(2)的之间插接有泵管(102),且所述泵管(102)的外表面与橡胶垫(101)紧密贴合,所述第一固定环(1)和第二固定环(2)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转动环(103)和第二转动环(201),且所述第一转动环(103)的端部和第二转动环(201)的端部相抵;两个连接杆(202),两个所述连接杆(202)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环(103)和第二转动环(201)的下表面,两个所述连接杆(202)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移动环(203)和第二移动环(204),所述第一移动环(203)和第二移动环(20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环(203)和第二移动环(204)套接在泵管(102)的外表面;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装配在第一固定环(1)、第二固定环(2)、第一转动环(103)、第二转动环(201)和两个连接杆(20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梁施工技术用混凝土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环形槽(3),所述环形槽(3)开设在第一固定环(1)和第二固定环(2)的底部,所述环形槽(3)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齿牙(301),且所述环形槽(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环(302)和第二限位环(303),所述第一限位环(302)和第二限位环(303)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环(103)和第二转动环(201)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箱梁施工技术用混凝土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环(201)和第二限位环(303)的内部开设有空槽(304),所述空槽(304)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条形齿(305),所述条形齿(305)的顶部与对应的齿牙(301)相啮合,所述条形齿(3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306),所述移动杆(306)的底端穿过第二转动环(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青江宋鹏飞樊国强李东武张朝辉苗晋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