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顶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248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顶升装置,包括底座、顶块、导向机构、升降机构和驱动机构;底座和顶块平行且间隔设置;导向机构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固定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活动部嵌设在固定部内并可相对于固定部滑动;顶块固定设置在活动部远离固定部的一端;升降机构固定设置在活动部靠近固定部的一端,升降机构包括若干摆杆、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相对设置在升降机构延伸方向的两端;摆杆的一端与顶块或者底座铰连接,摆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动部或者第二滑动部铰连接;驱动机构固定设置在升降机构的一端,驱动机构贯通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驱动机构同时带动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相向运动或者反向运动。运动。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顶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顶升维修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车用顶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维修保养过程中,常常需要将车辆顶升起一定的高度,但是现有的机械是顶升设备,如千斤顶用于车辆维修时,稳定性差,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才能完成车体的支撑,而且顶升后的状态并不可靠,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顶升设备装、卸也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结构合理、性能可靠、安装拆卸方便的车用顶升装置。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顶升装置,包括底座(1)、顶块(2)、导向机构(3)、升降机构(4)和驱动机构(5);
[0005]底座(1)和顶块(2)平行且间隔设置;
[0006]导向机构(3),包括固定部(31)和活动部(32),固定部(31)与底座(1) 固定连接,固定部(31)内部具有中空的腔体(33),活动部(32)嵌设在固定部(31)的腔体(33)内并可相对于固定部(31)滑动;顶块(2)固定设置在活动部(32)远离固定部(31)的一端;
[0007]升降机构(4),固定设置在活动部(32)靠近固定部(31)的一端,升降机构(4)包括若干摆杆(41)、第一滑动部(42)和第二滑动部(43),第一滑动部(42)和第二滑动部(43)相对设置在升降机构(4)延伸方向的两端;摆杆(41)的一端与顶块(2)或者底座(1)铰连接,摆杆(41)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动部(42)或者第二滑动部(43)铰连接;r/>[0008]驱动机构(5),固定设置在升降机构(4)的一端,驱动机构(5)还贯通第一滑动部(42)和第二滑动部(43),驱动机构(5)同时带动第一滑动部(42) 和第二滑动部(43)相向运动或者反向运动,使得导向机构(3)的活动部(32) 沿着固定部(31)伸出或者缩回,调节顶块(2)的高度。
[0009]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4)的延伸方向与导向机构(3)的延伸方向垂直。
[00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4)还包括水平滑台(44),水平滑台(44) 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水平滑台(44)与活动部(32)靠近固定部(3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滑动部(42)和第二滑动部(43)相对设置在水平滑台(44) 的两端,且均与水平滑台(44)滑动连接;驱动机构(5)设置在水平滑台(44) 延伸方向的一端。
[0011]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轴(51),驱动轴(51)贯通第一滑动部(42)和第二滑动部(43),驱动轴(51)上设置有旋向相反的外螺纹,第一滑动部(42)和第二滑动部(43)上相应设置有与驱动轴(51)相吻合的内螺纹;第一滑动部(42)或者第二滑动部(43)与驱动轴(51)螺纹连接,驱动轴(51)旋转并带动第一滑动部(42)和第二滑动部(43)相对于水平滑台(44)相向运动或者反向运动。
[0012]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限位机构(6),所述固定部(31)设置有一凹槽(311),凹槽(311)与固定部(31)内的腔体(33)连通,限位机构(6)可相对于固定部(31)转动,并选择性的伸入腔体(33)内并抵持在活动部(32)位于腔体(33)内的表面。
[0013]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6)包括拨块(61)和弹性复位件(62),拨块(61)设置在凹槽(311)内,拨块(61)的一端与固定部(31)转动连接,拨块(61)的另一端还与弹性复位件(62)的一端固定连接,弹性复位件(62) 的另一端与固定部(31)固定连接;活动部(32)的表面设置有拨齿(34),拨齿(34)与拨块(61)伸入腔体(33)的端部的形状相吻合。
[0014]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弹性复位件(62)为拉簧。
[0015]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顶块(2)或者底座(1)上还设置有防滑层(7)。
[0016]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固定部(31)的水平截面为C字形。
[001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用顶升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通过导向机构和升降机构的配合下,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沿着升降机构运动的同时也带动各摆杆一起转动,从而调节活动部伸出固定部的长度,达到调节顶块位置的效果,实现顶升功能;
[0019](2)导向机构一方面作为升降机构的固定组件,另一方面也限定了摆杆带动活动部的伸出方向,使得顶块只能在竖直方向调节高度;
[0020](3)驱动机构可同时驱动第一滑动部和第二滑动部运动,调节两者之间的间隙,将水平间距转换为高度差;
[0021](4)限位机构能限制导向机构的活动部的单向伸出方向,防止顶块受力时意外下坠导致的顶升状态改变;
[0022](5)折叠后的车用顶升装置空间极小,便于携带和储存。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一种车用顶升装置的前视图;
[0025]图2为本技术一种车用顶升装置的底座、顶块、升降机构和驱动机构的组合状态半剖前视图;
[0026]图3为本技术一种车用顶升装置的左视图;
[0027]图4为本技术一种车用顶升装置的导向机构和限位机构的组合状态立体图;
[0028]图5为本技术一种车用顶升装置的导向机构和限位机构的组合状态半剖前视图;
[0029]图6为本技术一种车用顶升装置的升降机构和驱动机构的组合状态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如图1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用顶升装置,包括底座1、顶块2、导向机构3、升降机构4和驱动机构5;
[0032]底座1和顶块2平行且间隔设置;底座1用于固定车用顶升装置,顶块2 用于顶起地面,反之亦然,当底座1与车体连接时,可以与车架固定连接。
[0033]导向机构3包括固定部31和活动部32,固定部31与底座1固定连接,固定部31内部具有中空的腔体33,活动部32嵌设在腔体33内并可相对于固定部 31滑动;顶块2固定设置在活动部32远离固定部31的一端;
[0034]升降机构4固定设置在活动部32靠近固定部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顶块(2)、导向机构(3)、升降机构(4)和驱动机构(5);底座(1)和顶块(2)平行且间隔设置;导向机构(3),包括固定部(31)和活动部(32),固定部(31)与底座(1)固定连接,固定部(31)内部具有中空的腔体(33),活动部(32)嵌设在固定部(31)的腔体(33)内并可相对于固定部(31)滑动;顶块(2)固定设置在活动部(32)远离固定部(31)的一端;升降机构(4),固定设置在活动部(32)靠近固定部(31)的一端,升降机构(4)包括若干摆杆(41)、第一滑动部(42)和第二滑动部(43),第一滑动部(42)和第二滑动部(43)相对设置在升降机构(4)延伸方向的两端;摆杆(41)的一端与顶块(2)或者底座(1)铰连接,摆杆(41)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动部(42)或者第二滑动部(43)铰连接;驱动机构(5),固定设置在升降机构(4)的一端,驱动机构(5)还贯通第一滑动部(42)和第二滑动部(43),驱动机构(5)同时带动第一滑动部(42)和第二滑动部(43)相向运动或者反向运动,使得导向机构(3)的活动部(32)沿着固定部(31)伸出或者缩回,调节顶块(2)的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的延伸方向与导向机构(3)的延伸方向垂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顶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还包括水平滑台(44),水平滑台(44)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水平滑台(44)与活动部(32)靠近固定部(3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滑动部(42)和第二滑动部(43)相对设置在水平滑台(44)的两端,且均与水平滑台(44)滑动连接;驱动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祥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和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