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内腔高度的复合材料压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托辊模具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内腔高度的复合材料压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复合材料托辊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压缩成型的方式进行生产,将托辊上产所用的复合材料加入至压缩模具中,闭合模具,并加热其中的复合材料,使其中的复合材料在加热和压力的作用下流动充满模腔,然后通过化学交联和物理冷却使托辊硬化成型,但是现有的传统压塑模具内部无法调节内腔高度,导致每生产一种不同长度的复合托辊,就需要新开一套新的模具,不仅会造成生产效率低,而且会造成高额的模具开发成本,从而导致其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方便调节内腔的高度,适应不同长度的复合托辊的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投入,提高实用性的可调节内腔高度的复合材料压塑模具。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内腔高度的复合材料压塑模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内腔高度的复合材料压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具(1)、上模具(2)、底座(3)、两组支撑座(4)、两组固定架(5)、两组第一气缸(6)、两组升降杆(7)、第二气缸(8)、伸缩杆(9)和限位芯(10),所述上模具(2)和下模具(1)上分别设置有上成型槽和下成型槽,所述下模具(1)通过两组支撑座(4)固定安装在底座(3)上,所述两组固定架(5)均安装在底座(3)上,所述两组第一气缸(6)分别安装在两组固定架(5)上,所述两组升降杆(7)两端分别与两组第一气缸(6)输出端和上模具(2)连接,所述上模具(2)和下模具(1)上均设置有缺口,所述第二气缸(8)通过固定座(11)安装在底座(3)上,所述伸缩杆(9)两端分别与第二气缸(8)输出端和限位芯(10)连接,所述限位芯(10)下半区域位于下成型槽中,并在限位芯(10)外壁上设置有密封圈(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内腔高度的复合材料压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弧形限位架(13)、多组移动架(14)、多组移动环(15)和两组丝杠(16),所述多组移动架(14)两端分别与两组弧形限位架(13)和多组移动环(15)连接,所述多组移动环(15)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与两组丝杠(16)相对应的内螺纹,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多组移动环(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凱,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圣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