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压变送器取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406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差压变送器取压结构,包括取压座,所述取压座的任一侧面设有蓄水盲孔,所述蓄水盲孔的内壁还设有两个正对设置的进水孔,所述进水孔贯穿所述取压座,在所述取压座设置有所述蓄水盲孔的侧面还设有引流孔,所述引流孔的孔底与所述蓄水盲孔接通。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差压变送器取压结构,能在在流体进入蓄水盲孔内时,将流体从引流孔内倒出进行分流,使得流体能同时从蓄水盲孔和引流孔流出对变形腔体内外进行施压,保证传感器的变形腔体内外压力平衡,延长传感器的变形腔体的使用寿命。体的使用寿命。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差压变送器取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差压表,具体涉及一种取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差压表适用于化工、化钎、冶金、电力、核电等工业部门的工艺流程中测量各种液(气)体介质的差压、流量等参数。仪表结构全部采用不锈钢制成,而传感器在测量高速流体的时候,传感器内部的变形腔体内压会增大,而造成传感器的变形腔体内压力过大发生焊缝开裂等状况,影响传感器的使用寿命,需要将流体同时引到传感器外部,同步对传感器施压并保证传感器内外的压力平衡,为此需要一种取压结构能将流体介质的压力进行分流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差压变送器取压结构。
[0004]其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差压变送器取压结构,其关键在于,包括取压座,所述取压座的任一侧面设有蓄水盲孔,所述蓄水盲孔的内壁还设有两个正对设置的进水孔,所述进水孔贯穿所述取压座;
[0006]在所述取压座设置有所述蓄水盲孔的侧面还设有引流孔,所述引流孔的孔底与所述蓄水盲孔接通。
[0007]采用以上方案的效果:能在流体进入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压变送器取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取压座(1),所述取压座(1)的任一侧面设有蓄水盲孔(1d),所述蓄水盲孔(1d)的内壁还设有两个正对设置的进水孔,所述进水孔贯穿所述取压座(1);在所述取压座(1)设置有所述蓄水盲孔(1d)的侧面还设有引流孔(1h),所述引流孔(1h)的孔底与所述蓄水盲孔(1d)接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压变送器取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压座(1)包括固定座(1a)和两个正对设置的约束块(1b),所述固定座(1a)设置在两个所述约束块(1b)之间,所述固定座(1a)为竖向设置的矩形块,所述约束块(1b)呈竖向设置的长条形,所述约束块(1b)竖向固定在所述固定座(1a)的两个竖向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压变送器取压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约束块(1b)上还分别水平贯穿有引水孔(1e),所述蓄水盲孔(1d)的内壁还设有两个正对设置的导水孔(1f);所述引水孔(1e)与所述导水孔(1f)一一对应,所述引水孔(1e)与对应的所述导水孔(1f)接通并形成所述进水孔;所述蓄水盲孔(1d)包括外蓄水盲孔和内蓄水盲孔,所述内蓄水盲孔位于所述外蓄水盲孔的孔底,所述外蓄水盲孔的孔底还设有环形密封槽,所述环形密封槽围绕所述内蓄水盲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压变送器取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蓄水盲孔的孔底还设有两个引水槽,一个所述引水槽水平设置,另一个所述引水槽竖向设置,两个所述引水槽相互垂直并接通,水平设置的所述引水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水孔(1f)一一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劲松刘庆朱健杨小华何炳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伟岸测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