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槽聚晶超硬材料复合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27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槽聚晶超硬材料复合片,包括硬质合金基体和固定在所述基体上的聚晶超硬材料层,其中,所述硬质合金基体的上表面与所述聚晶超硬材料层接触,且所述硬质合金基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花瓣状凹凸图案。所述花瓣状凹凸图案包括位于所述硬质合金基体的上表面的圆环结构,所述圆环结构向外延伸多个连接枝杈,所述连接枝杈上连接有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端朝外。所以,上述花瓣状凹凸图案能够增大硬质合金基体的上表面的面积,从而增大了硬质合金基体与所述聚晶超硬材料层接触面积,提高两者的结合强度,避免或减少所述聚晶超硬材料层在大负载切削加工时从硬质合金基体上脱落的风险。金基体上脱落的风险。金基体上脱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槽聚晶超硬材料复合片


[0001]本技术属于超硬材料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槽聚晶超硬材料复合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具备优良性能的新型硬脆材料被研制出来,硬脆材料通常不便于进行后加工。同时,为了使产品具有出色的性能,利用新型硬脆材料制备的产品的尺寸精度也在逐渐提高。聚晶超硬材料制造的刀具因为硬度高、摩擦系数小、切屑容易流出、导热性能也相当优异,所以,被加工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小,可实现硬脆材料的高精度磨削加工。
[0003]现有的主流制备聚晶超硬材料刀具中,起到磨削作用的是聚晶立方氮化硼复合片或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复合片的上部分是聚晶立方氮化硼或聚晶金刚石,下部分是硬质合金衬底,二者通过烧结作用结合在一起。但常见的复合片中的硬质合金衬底与聚晶超硬材料的结合面部分是平面,同时聚晶超硬材料还存在与硬质合金衬底的结合力较低,在大负载切削加工时,容易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槽聚晶超硬材料复合片,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具体地,本技术提供的带槽聚晶超硬材料复合片,包括硬质合金基体和固定在所述基体上的聚晶超硬材料层,其中,所述硬质合金基体的上表面与所述聚晶超硬材料层接触,且所述硬质合金基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花瓣状凹凸图案。
[0006]基于上述,所述花瓣状凹凸图案包括位于所述硬质合金基体的上表面的圆环结构,所述圆环结构向外延伸多个连接枝杈,所述连接枝杈上连接有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端朝外。r/>[0007]其中,本文中,“所述圆环结构向外延伸”是指所述圆环结构朝向远离其中心的方向延伸,即朝向所述硬质合金基体的外边缘延伸。
[0008]基于上述,所述圆环结构位于所述硬质合金基体的上表面的中心,所述连接枝杈以所述圆环结构为起点向四周均匀辐射,且每一连接枝杈与一个所述U型结构连接。
[0009]基于上述,相邻的两个U型结构间隔设置。其中,相邻的两个U型结构与其对应的连接枝杈及位于该两个连接枝杈之间的圆环结构形成斧头形状。
[0010]基于上述,所述圆环结构、所述连接枝杈和所述U型结构从所述硬质合金基体的上表面朝向所述聚晶超硬材料层凸起或远离所述聚晶超硬材料层向所述硬质合金基体内部凹陷。
[0011]基于上述,所述聚晶超硬材料层通过热压成型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硬质合金基体的上表面。
[0012]基于上述,所述带槽聚晶超硬材料复合片的外部轮廓是圆柱形。
[0013]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带槽聚晶超硬材料复合片通过在所述硬质合金基体的上
表面形成花瓣状凹凸图案,增大硬质合金基体的上表面的面积,从而增大了硬质合金基体与所述聚晶超硬材料层接触面积,提高两者的结合强度,避免或减少所述聚晶超硬材料层在大负载切削加工时从硬质合金基体上脱落的风险。
[0014]进一步,所述花瓣凹凸图案包括圆环结构,该圆环结构的四周分布多个连接枝杈,该连接枝杈连接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开口端朝外,从而使得所述花瓣凹凸图案,无论从所述硬质合金基体的上表面凸起,还是凹陷进所述硬质合金基体中,都具有凹陷和凸起交错的结构,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表面空间,使得硬质合金基体与所述聚晶超硬材料层紧密结合。所述花瓣凹凸图案形成的凹陷和凸起交错的结构使所述硬质合金基体和所述聚晶超硬材料层相互套合,连结更加紧密,面对不同角度和大小的负荷也不容易发生错位,即使在大负载的条件下,也不容易发生脱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带槽聚晶超硬材料复合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所述的硬质合金基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所述的硬质合金基体沿图2中的剖面线的剖视图。
[0018]其中,各图中的元件符号代表:1 硬质合金基体,2 聚晶超硬材料层,3 花瓣状凹凸图案,32 圆环结构,34 连接枝杈,36 U型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本文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科技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
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使用的“前”、“后”、“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0020]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槽聚晶超硬材料复合片,其外部轮廓是圆柱形,包括硬质合金基体1和采用热压成型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基体1上的聚晶超硬材料层2。其中,所述硬质合金基体1的上表面与所述聚晶超硬材料层2的下表面接触,且所述硬质合金基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花瓣状凹凸图案3。
[0021]所述花瓣状凹凸图案3从所述硬质合金基体1的上表面朝向所述聚晶超硬材料层2凸起。所述花瓣状凹凸图案3由一个圆环结构32、六个连接枝杈34和六个U型结构36,且所述圆环结构32、所述连接枝杈34和所述U型结构36均从所述硬质合金基体1的上表面凸起。
[0022]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花瓣状凹凸图案3从所述硬质合金基体1的上表面向内凹陷,即,所述圆环结构32、所述连接枝杈34和所述U型结构36均从所述硬质合金基体1的上表面向内凹陷。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圆环结构32位于所述硬质合金基体1的上表面的中心处。所述圆环结构32从所述硬质合金基体1的上表面凸起,且其内环凹陷。六个连接枝杈34均匀分散在所述圆环结构32的周围,并从该圆环结构32的外环向外延伸。每一连接枝杈34的一端连接所述圆环结构32的外环,另一端连接一个U型结构36。所述U型结构36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枝杈34连接,另一端为开口端,该开口端的开口方向朝外。相邻的两个U型结构36间隔设置,任一相邻的两个U型结构35与其对应的连接枝杈34以及位于该两个连接枝杈34之间的圆环结
构朝向所述硬质合金基体凹陷形成斧头形状。
[002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带槽聚晶超硬材料复合片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制备:首先采用粉末冶金成型的工艺制备所述硬质合金基体1,然后通过机加工出所述花瓣状凹凸图案3;再将形成有所述花瓣状凹凸图案3的硬质合金基体1连同聚晶超硬材料粉末一起在模具中热压成型,即可制得外部轮廓是圆柱形的带槽聚晶超硬材料复合片,非常适合加工外圆弧。
[0025]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带槽聚晶超硬材料复合片中的硬质合金基体1的上表面形成花瓣状凹凸图案3具有凹陷和凸起交错的结构,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表面空间,使得硬质合金基体1与所述聚晶超硬材料层2紧密结合。同时,所述花瓣状凹凸图案3中形成的凸起部分在所述聚晶超硬材料层2中形成了叉子状结构,而所述聚晶超硬材料层2在硬质合金基体1的凹陷部分中形成了漏斗状结构,使所述硬质合金基体1和所述聚晶超硬材料层2相互套合,连结更加紧密,面对不同角度和大小的负荷也不容易发生错位,即使在大负载的条件下,也不容易发生脱落。
[0026]最后应当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槽聚晶超硬材料复合片,包括硬质合金基体和固定在所述基体上的聚晶超硬材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合金基体的上表面与所述聚晶超硬材料层接触,且所述硬质合金基体的上表面设置有花瓣状凹凸图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槽聚晶超硬材料复合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瓣状凹凸图案包括位于所述硬质合金基体的上表面的圆环结构,所述圆环结构向外延伸多个连接枝杈,所述连接枝杈上连接有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端朝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槽聚晶超硬材料复合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结构位于所述硬质合金基体的上表面的中心,所述连接枝杈以所述圆环结构为起点向四周均匀辐射,且每一连接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帅斐李和鑫李翠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富莱格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