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拾波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2116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拾波调节器,包括一个具有目镜的镜头座,和一个用于通过使用电磁力而改变镜头座位置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包括多极磁体和循迹线圈以用来将镜头座位置改变到循迹方向,每一个循迹线圈具有一个顶线圈、一个底线圈和侧面线圈,并且侧面线圈的整体或部分具有相对于水平线的小于90°的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拾波调节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学拾波调节器,该光学拾波调节器可以通过由称量中心(weight center)和镜头座循迹力中心之间的不一致造成的镜头座的滚动模式而有效消除相散(phase dispersion)。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光学拾波调节器通过移动包括目镜的构件(线轴、镜头座等)而稳定地保持目镜和光学录制媒介(例如,光盘)之间的相对位置。而且,光学拾波调节器通过跟踪光学录制媒介的轨迹而录制信息并再现录制的信息。图1A、1B和2为表示一种
技术介绍
的光学拾波调节器的结构视图。参见图1A、1B和2,该光学拾波调节器100包括一个在其中心位置具有目镜101并可移动的镜头座102,和一个连接到镜头座102的侧面以用来移动镜头座102的磁路。该磁路包括循迹线圈106、聚焦线圈105、磁轭103和多极磁体104。聚焦线圈105分别粘附在镜头座102两侧的左边和右边以进行聚焦运动,并面向磁体104的极性垂直边界面112。循迹线圈106分别粘附在镜头座102两侧的中心以进行循迹运动,并面向磁体104的极性水平边界面113。仍然参考图2,在磁体104中,“﹁”形状的磁体104a和104b被布置成相互对称,具有与“﹁”形状的磁体104a和104b的极性相反的极性的磁体104c和104d被布置在底面的左端和右端。这里,一个多极磁体或者四个单极磁体可以被用作磁体104。循迹线圈106的中心面向具有不同极性的磁体104a和104b的水平边界面113,而聚焦线圈105的中心面向具有不同极性的磁体104a、104b、104c和104d的垂直边界面112。磁体104固定在与镜头座102邻接的铁磁结构的磁轭103的内表面。磁轭103通过整合装置被连接到拾波基座(pickup base)(未示出)。固定单元108形成在镜头座102的两侧面。两平行电线吊架107的一侧端部被固定到每个固定单元108,电线吊架107的另一侧端部通过在镜头座102的一侧形成的框架109固定在电路板111处。电线吊架107用作提升镜头座102和提供电流的中继线。这里,一个减震器(未示出)被连接到框架109的内侧以为具有刚性的电线吊架107提供阻尼特性。电线吊架107的另一侧端部被固定在通过软焊布置在框架109外侧的电路板111处。下面说明
技术介绍
的光学拾波调节器100的工作情况。粘附在镜头座102处的聚焦线圈105以水平方向绕线。当电流供应到聚焦线圈105时,垂直方向就产生磁通量。这里,面向聚焦线圈105的多极磁体104的磁通量通过电磁作用而在聚焦线圈105中沿垂直方向产生作用力。相应地,镜头座102沿聚焦方向(垂直上/下)移动以操纵聚焦伺服系统补偿聚焦误差。粘附在镜头座102处的循迹线圈106沿垂直方向绕线。当电流供应到循迹线圈106时,水平方向就产生磁通量,因而固定多极磁体104和电磁力就产生排斥力。镜头座102通过排斥力沿循迹方向(左,右)移动以操纵循迹伺服系统补偿循迹误差。如上所述,镜头座102和粘附在其两侧的线圈105和106一起沿循迹和聚焦方向移动,这被称作移动线圈方法。相反地,多极磁体可以粘附在镜头座102的外周并与镜头座102一起移动,这被称作移动磁体方法。通过磁体和线圈的移动方法使用弗莱明左手法则的洛伦兹力。图3和4为表示
技术介绍
的径向倾斜的光学拾波调节器的结构视图。如图3所示,径向倾斜线圈217粘附在镜头座202的外周表面,用来通过电磁力与多极磁体204一起沿径向倾斜方向移动镜头座202。也就是说,如图4所示,当电流供应到在镜头座202外周表面上绕线的径向倾斜线圈217时,镜头座202的左边和右边通过面向径向倾斜线圈217的多极磁体204a和204b的不同极性而沿相反方向转动。在图3中,附图标记201表示目镜,203表示磁轭,205表示聚焦线圈,206表示循迹线圈,207表示电线吊架,以及209表示框架。光学拾波调节器通过永磁体的磁场以移动线圈方法进行运动并将目镜移到光学录制媒介的目标位置。这里,镜头座作为光学拾波调节器的移动部件,通过具有刚性和阻尼特性的电线吊架固定,从而获得目标频率特性。另外,镜头座在相互垂直的聚焦方向和循迹方向进行移动。为了减少光学信号的误差,镜头座必须在没有不必要的震动比如旋转或扭曲的情况下进行运动。然而,如图5所示,当镜头座沿循迹方向被驱动时,称量中心WC和循迹力中心TC是不一致的。因此,镜头座以高频带频率的滚动模式运行,并在滚动频率中产生相散。通常,滚动频率在100和120Hz之间产生,可能与光盘的旋转频率相同,并因倾斜角而对控制系统造成危害。图6是通过增益(DB)和相(度)与频率之间的关系表示
技术介绍
光学拾波调节器的滚动模式效果图。即,滚动通过高频带中力中心TC和WC的不一致而引发。仍然参考图5,高度方向的力中心WC和循迹方向的力中心TC之间的不一致引发滚动。即,高度方向的力中心位于镜头座中心,而循迹方向的力中心位于循迹线圈的中心。当镜头座被沿循迹方向驱动时,磁体和循迹线圈之间产生的磁力的不平衡造成循迹方向的力中心变化。另外,多极磁体磁通量分配造成力中心从最中心向上倾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A和3所示,虚设质量120和220粘附在镜头座上端部用来抬高称量中心WC。然而,虚设质量120和220增加镜头座重量,从而降低了高频带灵敏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至少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至少提供后述的优点。相应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通过提供一光学拾波调节器解决前面的问题,该光学拾波调节器可以通过将转换线圈粘附到镜头座而有效消除由滚动模式引起的相散。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拾波调节器,该光学拾波调节器对面向多极磁体的循迹线圈进行绕线以使之具有窄的顶部和宽的底部,并将循迹线圈粘附到镜头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拾波调节器,该光学拾波调节器以梯形或六边形形状对循迹线圈进行绕线。前面和其它目的及优点通过提供一种光学拾波调节器而实现,该光学拾波调节器包括一个具有目镜的镜头座;布置在镜头座侧面的聚焦线圈;布置在镜头座侧面的循迹线圈;以及面向布置在镜头座处的聚焦线圈和循迹线圈的多极磁体,其中每一个循迹线圈包括一个底线圈的宽度比顶线圈宽度大的的右/左对称结构,并且使其旋转中心面向多极磁体极性边界面以产生循迹方向旋转的向后扭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一种光学拾波调节器包括一个具有目镜的镜头座;和一个用于通过使用电磁力而改变镜头座位置的驱动装置,其中,该驱动装置包括多极磁体和循迹线圈以用来将镜头座位置改变到循迹方向,每一个循迹线圈具有一个顶线圈、一个底线圈和侧面线圈,并且侧面线圈的整体或部分具有相对水平线的小于90°的角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一种光学拾波调节器包括一个具有目镜的镜头座;和一个用于通过使用电磁力而改变镜头座位置的驱动装置,其中,该驱动装置包括多极磁体和循迹线圈以用来将镜头座位置改变到循迹方向,每一个循迹线圈具有一个顶线圈、一个底线圈和侧面线圈,并且侧面线圈的整体或部分具有相对多极磁体的极性边界面的小于90°的倾斜角度。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的和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书的部分中提出并且一部分在那些在本领域中具有一般技术的人员对随后的内容进行验证后将变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拾波调节器,包括:一个具有目镜的镜头座,和一个用于通过使用电磁力改变镜头座位置的驱动装置,其中,该驱动装置包括多极磁体和循迹线圈以用来将镜头座位置改变到循迹方向,每一个循迹线圈具有一个顶线圈、一个底线圈和侧面 线圈,并且侧面线圈的整体或部分相对水平线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3-7-4 10-2003-00452381.一种光学拾波调节器,包括一个具有目镜的镜头座,和一个用于通过使用电磁力改变镜头座位置的驱动装置,其中,该驱动装置包括多极磁体和循迹线圈以用来将镜头座位置改变到循迹方向,每一个循迹线圈具有一个顶线圈、一个底线圈和侧面线圈,并且侧面线圈的整体或部分相对水平线倾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器,其中,当在镜头座驱动的循迹方向中循迹力中心高于称量中心时,循迹线圈的顶线圈的宽度大于底线圈的宽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器,其中,当在镜头座驱动的循迹方向中循迹力中心低于称量中心时,循迹线圈的顶线圈的宽度小于底线圈的宽度。4.一种光学拾波调节器,包括一个具有目镜的镜头座,和一个用于通过使用电磁力改变镜头座位置的驱动装置,其中,该驱动装置包括多极磁体和循迹线圈以用来将镜头座位置改变到循迹方向,每一个循迹线圈具有一个顶线圈、一个底线圈和侧面线圈,并且当在镜头座驱动的循迹方向中循迹力中心高于称量中心时,侧面线圈的整体或部分具有相对水平线的小于90°的角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器,其中,循迹线圈布置在镜头座的侧面,多极磁体被布置为面向循迹线圈而与镜头座分离。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器,其中,循迹线圈的侧面线圈具有相对循迹力中心所在的水平线的倾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仁好洪三悦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