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多功能雷火灸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197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多功能雷火灸用具,包括安装灸条的雷火灸用具,所述雷火灸用具包括两中空握持筒,每个所述握持筒一端均活动套设有一连接盖,且每个握持筒内部均套设有一过滤组件,所述握持筒内部通过滑轨连接过滤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块与旋转刮灰盘相啮合,拨动转动块,带动转动齿轮和旋转刮灰盘的同步转动,带动刮灰板对灸条底部边缘进行刮灰,避免灸条有大量烟灰在不及时清理的情况下降低用灸时效果,同时旋转刮灰盘对灰尘进行收集,避免由于灸条在燃烧产生的火灰温度极高掉落易使患者烫伤,同时底槽也便于安装和拆卸,方便对旋转刮灰盘内的灰尘进行清理。方便对旋转刮灰盘内的灰尘进行清理。方便对旋转刮灰盘内的灰尘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雷火灸用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雷火灸用具,具体是一种组合式多功能雷火灸用具,属于雷火灸用具


技术介绍

[0002]“赵氏雷火灸”是重庆地方用于风寒湿邪所致的各种痹证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它起源于明代,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为雷火神针。雷火灸主要成分是麝香、硫黄、乳香、没药、穿山甲、红治疗时,灸条直径3cm,两根一起点燃在穴位上悬灸以治疗风寒湿痹、痿证和虚寒证等。区别于普通艾灸,其用材二十余种名贵中药材,具有强药效,且其最高温度达到240℃渗透力更强;特殊的手法使其有着机械无法替代的效果,目前雷火灸临床应用广泛,适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肩痹等。
[0003]雷火灸的精髓在其手持的施灸方式的手法,其借助的工具有悬灸棒、梅花灸等。但由于灸条大、温度高,因此对施灸者要求较高,需要很好的把持两根艾条,否则容易烫伤患者,但长期持握容易对施灸者造成手部关节损伤,且新学者不容易上手。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组合式多功能雷火灸用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合式多功能雷火灸用具,方便施灸者拿握,便于轻松施灸,方便对灸条进行刮灰,使灸条燃烧充分和均匀。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组合式多功能雷火灸用具,包括安装灸条的雷火灸用具,所述雷火灸用具包括两中空握持筒,每个所述握持筒一端均活动套设有一连接盖,且每个握持筒内部均套设有一过滤组件,所述握持筒内部通过滑轨连接过滤组件;
[0006]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一中空过滤筒,所述过滤筒朝向灸条燃烧一端卡合设置有一底槽,所述底槽外侧一缺口处设置有一转动块,且底槽内部设置有一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通过转动轴与底槽相连,且转动齿轮上方设置有旋转刮灰盘,所述旋转刮灰盘贴近灸条壁面设置有刮灰板;所述转动块与旋转刮灰盘相啮合,拨动转动块,带动转动齿轮和旋转刮灰盘的同步转动,带动刮灰板对灸条底部边缘进行刮灰。
[0007]优选的,靠近所述过滤筒朝向开口一端的内壁面上还设置有夹持灸条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弧形状夹持板,两所述夹持板相对过滤筒内壁面的一侧均设置有一推杆,所述过滤筒内壁面设置有相对称的带开口的固定台,两所述固定台的内部均设置有一张紧弹簧,张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台和推杆的相对侧面上;灸条由过滤筒开口处进入夹持板内,灸条由自身尺寸对两夹持板挤压,张紧弹簧弹性支撑所述夹持板夹持在灸条身上。
[0008]优选的,所述过滤筒表面设置有多个细密的连接孔。
[0009]优选的,两所述连接盖上均设置有卡槽,两所述连接盖通过一连接把相连,所述连
接把两端通过卡条卡合于卡槽处。
[0010]优选的,所述刮灰板呈弧形状结构,且刮灰板至少设有一个。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转动块与旋转刮灰盘相啮合,拨动转动块,带动转动齿轮和旋转刮灰盘的同步转动,带动刮灰板对灸条底部边缘进行刮灰,避免灸条有大量烟灰在不及时清理的情况下降低用灸时效果,同时旋转刮灰盘对灰尘进行收集,避免由于灸条在燃烧产生的火灰温度极高掉落易使患者烫伤,同时底槽也便于安装和拆卸,方便对旋转刮灰盘内的灰尘进行清理;
[0013]2、本技术通过灸条由过滤筒开口处进入夹持板内,灸条由自身尺寸对两夹持板挤压,张紧弹簧弹性支撑所述夹持板夹持在灸条身上,灸条不易掉落,适用于一般雷火灸施灸,安装简便,易于操作,满足雷火灸施灸的护理需求,降低雷火灸施灸入门门槛;
[0014]3、本技术通过弧形连接把固定两连接盖,连接盖内部活动套设握持筒可将两根雷火灸条固定于握持筒内部,方便施灸者持握,不易掉落,同时保护施灸者手部各小关节,同时弧形连接把通过卡条卡合于连接盖上方设置的卡槽中,不同时使用时可随意拆卸,方便施灸者视情况而选用。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旋转刮灰盘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夹持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握持筒;2、连接盖;3、滑轨;4、过滤筒;5、底槽;6、转动块;7、转动齿轮;8、转动轴;9、旋转刮灰盘;10、刮灰板;11、夹持板;12、推杆;13、固定台;14、张紧弹簧;15、卡槽;16、连接把;17、卡条;18、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
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请参阅图1

4所示,一种组合式多功能雷火灸用具,包括安装灸条的雷火灸用具,雷火灸用具包括两中空握持筒1,每个握持筒1一端均活动套设有一连接盖2,且每个握持筒1内部均套设有一过滤组件,握持筒1内部通过滑轨3连接过滤组件;
[0025]过滤组件包括一中空过滤筒4,过滤筒4朝向灸条燃烧一端卡合设置有一底槽5,底槽5外侧一缺口处设置有一转动块6,且底槽5内部设置有一转动齿轮7,转动齿轮7通过转动轴8与底槽5相连,且转动齿轮7上方设置有旋转刮灰盘9,旋转刮灰盘9贴近灸条壁面设置有刮灰板10;转动块6与旋转刮灰盘9相啮合,拨动转动块6,带动转动齿轮7和旋转刮灰盘9的同步转动,带动刮灰板10对灸条底部边缘进行刮灰。
[0026]靠近过滤筒4朝向开口一端的内壁面上还设置有夹持灸条的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两对称设置的弧形状夹持板11,两夹持板11相对过滤筒4内壁面的一侧均设置有一推杆12,过滤筒4内壁面设置有相对称的带开口的固定台13,两固定台13的内部均设置有一张紧弹簧14,张紧弹簧1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台13和推杆12的相对侧面上;灸条由过滤筒4开口处进入夹持板11内,灸条由自身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多功能雷火灸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灸条的雷火灸用具,所述雷火灸用具包括两中空握持筒,每个所述握持筒一端均活动套设有一连接盖,且每个握持筒内部均套设有一过滤组件,所述握持筒内部通过滑轨连接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一中空过滤筒,所述过滤筒朝向灸条燃烧一端卡合设置有一底槽,所述底槽外侧一缺口处设置有一转动块,且底槽内部设置有一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通过转动轴与底槽相连,且转动齿轮上方设置有旋转刮灰盘,所述旋转刮灰盘贴近灸条壁面设置有刮灰板;所述转动块与旋转刮灰盘相啮合,拨动转动块,带动转动齿轮和旋转刮灰盘的同步转动,带动刮灰板对灸条底部边缘进行刮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多功能雷火灸用具,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过滤筒朝向开口一端的内壁面上还设置有夹持灸条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捷陈公娜熊娟傅秀珍柳思露黄春晴萧晓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