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换挡机构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1920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换挡机构支架,支架本体包括前、中、后部位处向下延伸的前、中、后支腿,支架本体在平行于车长方向的铅锤面的投影整体呈M形的鞍座形,前、中、后支腿的底端有前、中、后连接孔与车身连接,支架本体的前后部位处有与换挡机构(A)相连的前、后安装孔位,前、中支腿及中、后支腿之间的穹顶的底面上设置有纵横布置的加强筋。上述方案中,对塑料进行合理的材料密度分布,布置的加强筋形成了合理的传力筋的布置,在保持原有的车身钣金固定点的前提下,实现安装点刚度达标的要求。实现安装点刚度达标的要求。实现安装点刚度达标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换挡机构支架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领域,涉及一种汽车换挡机构支架结构设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可靠性、便捷性、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换挡机构在汽车使用过程中操作频率高,其换挡的可靠性和便捷性可让驾驶者很好实现换挡变速启动的功能。但如果换挡结构安装支架安装点刚度不足,轻则导致使用者主观感受差觉得换挡机构行程过大太软,造成不必要的心理恐慌;重则会出现换挡出现故障造成安全性事故。所以换挡机构的刚度要求是换挡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必须满足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换挡机构支架,合理布置传力筋并在保持原有的车身钣金固定点的前提下,提高安装点刚度。
[0004]一种汽车换挡机构支架,支架本体包括前、中、后部位处向下延伸的前、中、后支腿,支架本体在平行于车长方向的铅锤面的投影整体呈 M形的鞍座形,前、中、后支腿的底端有前、中、后连接孔与车身连接,支架本体的前后部位处有与换挡机构(A)相连的前、后安装孔位,其特征在于:前、中支腿及中、后支腿之间的穹顶的底面上设置有纵横布置的加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换挡机构支架,支架本体(10)包括前、中、后部位处向下延伸的前、中、后支腿(11、12、13),支架本体(10)在平行于车长方向的铅锤面的投影整体呈M形的鞍座形,前、中、后支腿(11、12、13)的底端有前、中、后连接孔(111、121、131)与车身连接,支架本体(10)的前后部位处有与换挡机构(A)相连的前、后安装孔位(14、15),其特征在于:前、中支腿(11、12)及中、后支腿(12、13)之间的穹顶(16)的底面上设置有纵横布置的加强筋(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换挡机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穹顶(16)包括前、后两部分且两者之间有槽形低凹部(18),所述的中支腿(12)自槽形低凹部(18)向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小红赵旭朱亚军陆圣梅孟凡亮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