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结构和电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156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子结构和电机结构,其中,转子结构包括:转子铁芯,转子铁芯上形成有永磁体槽;永磁体,设于永磁体槽内;延伸槽,设于转子铁芯上,且延伸槽的两端分别朝向永磁体和转子铁芯的外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有效抑制电机的交轴电枢反应、缓解磁饱和程度,提升电机的转矩密度和过载能力。力。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结构和电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子结构和一种电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电机的性能和性价比的要求也逐渐变高。对于电机而言,交轴电枢反应会加深电机的磁饱和程度,故而阻碍电机性能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子结构。
[0005]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机结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子结构,包括:转子铁芯,转子铁芯上形成有永磁体槽;永磁体,设于永磁体槽内;延伸槽,设于转子铁芯上,且延伸槽的两端分别朝向永磁体和转子铁芯的外缘。
[0007]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结构,包括转子铁芯以及设置在转子铁芯内的永磁体,以便于在永磁体的磁性作用下受驱动,转子结构可相对于定子发生转动,以实现电机的正常运行。具体地,在转子铁芯上设有贯通两个端面的永磁体槽,永磁体可设置在永磁体槽内,可便于永磁体受磁力驱动。在转子铁芯上还设有延伸槽,通过限定延伸槽两端的延伸方向为朝向永磁体和外缘,从而可使延伸槽作为缓解磁饱和程度的结构,在转子结构中形成磁障,以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和转矩密度,提升电机的过载能力。
[0008]根据本方案的转子结构,有效抑制电机的交轴电枢反应、缓解磁饱和程度,提升电机的转矩密度和过载能力。
[0009]其中,永磁体槽的数量可以有多个,一般地,多个永磁体槽绕转子铁芯的轴线均匀设置。
[0010]此外,对于永磁体槽而言,可以是,两端中的至少一个贯通端面,例如,两端均贯通,或是其中一端贯通,还可以是,两端均不贯通端面。
[0011]其中,永磁体槽的延伸方向可以为转子铁芯的轴向方向,还可以为与轴向呈一定扭曲角度的方向(也即斜极),当然,出于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的考虑,可以采用分段扭曲的方式近似。
[0012]可以理解,对于转子铁芯而言,永磁体槽和转子铁芯的外缘位于两个方向,故而通过限制延伸槽的两端分别朝向永磁体和转子铁芯的外缘,延伸槽自身会发生一定的弯折。
[0013]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方案中的转子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延伸槽具体包括:第一槽段,第一槽段朝向永磁体槽延伸;第二槽段,与第一槽段相连通,且第二槽段朝向转子铁芯的外缘延伸。
[0015]在该技术方案中,延伸槽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相连通,其中,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相背离的一端分别朝向永磁体槽和转子
铁芯的外缘,延伸槽的两个部分分别朝向不同位置的结构,且两个部分之间又需要连通,可在两个部分的共同作用下有效实现抑制电机的交轴电枢反应,从而缓解磁饱和程度的效果。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转子铁芯的横截面上,第一槽段的延伸方向与永磁体槽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
°
~120
°
;在转子铁芯的横截面上,第二槽段的延伸方向与转子铁芯的转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
°
~120
°

[0017]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的延伸方向进行限制,可有效在磁障的作用下抑制电机的交轴电枢反应、缓解磁饱和程度,以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和转矩密度,提升电机的过载能力。具体地,转子铁芯的横截面即为转子铁芯的轴线的法平面,在该截面上,第一槽段的延伸方向和永磁体槽的延伸方向可以为正交或是近似正交,具体二者之间的角度范围可以为60
°
~120
°
,当然,在该截面上,第二槽段的延伸方向和转子铁芯的转动方向可以为正交或是近似正交,具体二者之间的角度范围可以为60
°
~120
°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槽段与第二槽段之间平滑过渡连通。
[0019]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之间是相连通的,可通过限制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之间的过渡较为平滑,降低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
[0020]可以理解,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之间的平滑过渡即为曲线过渡,当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时,若两个槽段的槽宽相同,还可以为圆弧过渡。
[0021]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槽段远离第二槽段的一端与永磁体槽相连通。
[0022]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制第一槽段朝向永磁体槽的一端直接连通至永磁体槽上,就结构而言,第一槽段直接连通至永磁体槽上,以实现更大程度地抑制电机的交轴电枢反应的效果。
[0023]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槽段远离第二槽段的一端与永磁体槽之间存在第一间距。
[0024]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槽段朝向永磁体槽的一端通过限制与永磁体槽之间不连通,也即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对于延伸槽整体而言,其一端为封闭结构,而就结构而言,第一槽段与永磁体槽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也可实现抑制电机的交轴电枢反应的效果,同时尽可能地保证冲片的整体性。
[0025]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间距大于0.2mm。
[0026]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一槽段不与永磁体槽连通时,二者之间的间距需大于0.2mm,以便于对转子铁芯进行加工时,可保证第一槽段和永磁体槽之间的转子铁芯的结构强度。
[0027]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槽段远离第一槽段的一端与转子铁芯的外缘相连通。
[0028]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制第二槽段朝向外缘的一端直接连通至外缘上,就结构而言,第二槽段直接连通至外缘上,以实现更大程度地抑制电机的交轴电枢反应的效果。
[0029]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槽段远离第一槽段的一端与转子铁芯的外缘之间存在第二间距。
[0030]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槽段朝向外缘的一端通过限制与外缘之间不连通,也即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对于延伸槽整体而言,其一端为封闭结构,而就结构而言,第二槽段与外缘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也可实现抑制电机的交轴电枢反应的效果,同时尽可能地保证冲片的整体性。
[0031]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间距大于0.2mm。
[0032]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二槽段不与外缘连通时,二者之间的间距需大于0.2mm,以便于对转子铁芯进行加工时,可保证外缘一定的强度。
[0033]上述技术方案中,转子铁芯具体包括:多个叠层设置的冲片,其中,每个冲片上设有装配口,多个装配口形成永磁体槽。
[0034]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便于加工,转子铁芯主要由多个冲片组成,通过将多个冲片进行叠层组装即可形成转子铁芯,需要说明的,在加工时,可单独在每个冲片上加工形成装配口,进而在组装后,多个装配口可形成用于容纳永磁体的永磁体槽,以利于实现转子结构的转动。
[0035]上述技术方案中,永磁体槽具体包括:第一槽体;第二槽体,与第一槽体相连通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上形成有永磁体槽;永磁体,设于所述永磁体槽内;延伸槽,设于所述转子铁芯上,且所述延伸槽的两端分别朝向所述永磁体和所述转子铁芯的外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槽具体包括:第一槽段,所述第一槽段朝向所述永磁体槽延伸;第二槽段,与所述第一槽段相连通,且所述第二槽段朝向所述转子铁芯的外缘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子铁芯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一槽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永磁体槽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
°
~120
°
;在所述转子铁芯的横截面上,所述第二槽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转子铁芯的转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0
°
~120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段与所述第二槽段之间平滑过渡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段远离所述第二槽段的一端与所述永磁体槽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段远离所述第二槽段的一端与所述永磁体槽之间存在第一间距。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大于0.2mm。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段远离所述第一槽段的一端与所述转子铁芯的外缘相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段远离所述第一槽段的一端与所述转子铁芯的外缘之间存在第二间距。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距大于0.2mm。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具体包括:多个叠层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瑞甘磊程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威灵电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