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气蚀循环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1539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气蚀循环泵结构包括泵壳、叶轮以及驱动叶轮工作的电机,泵壳进水口处固定连接有诱导轮装置主体,诱导轮装置主体的内部轴接有相互垂直的诱导轮蜗杆轴和驱动主轴,驱动主轴与诱导轮蜗杆轴之间设置有驱动蜗杆,诱导轮蜗杆轴设置在诱导轮装置主体的中心轴向上且固定连接有诱导轮;驱动主轴连接有诱导轮驱动主体,诱导轮驱动主体包括与驱动主轴固定连接的驱动轮,诱导轮驱动主体的一侧连通有高压管,高压管的进口与泵壳的出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循环泵的抗气蚀的能力,而且诱导轮单独设置且通过高压水流驱动,减小了电能的损耗和零部件的磨损。减小了电能的损耗和零部件的磨损。减小了电能的损耗和零部件的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气蚀循环泵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循环泵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气蚀循环泵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供暖系统中需要应用循环泵,循环泵就如同人体的心脏一样重要,不允许出现故障,但实际情况难免会发生意外,气蚀是造成循环泵出现故障的原因之一,发生气蚀会导致循环泵的性能变坏、供暖运行不稳定、金属表面材料疲劳剥蚀、噪音和振动加剧等不良后果;在循环泵进水处加装前置诱导轮,使液流在前置诱导轮中提前做功,以提高液流压力;大多诱导轮采用等螺距诱导轮和锥形诱导轮毂诱导轮两种,都是在延长泵轴的基础上加装诱导轮,用循环泵的原动力来驱动诱导轮工作,但这样需要增大循环泵的驱动电机功率才能满足诱导轮的工作,不仅浪费了电能,还会因为泵轴的加长在运行时出现轴摆动的现象,造成过流部件的磨损和轴承部件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气蚀循环泵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气蚀循环泵结构,包括泵壳、叶轮以及驱动叶轮工作的电机,所述泵壳进水口处固定连接有诱导轮装置主体,所述诱导轮装置主体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泵壳进水口连通的通水腔,所述诱导轮装置主体的内轴接有相互垂直的诱导轮蜗杆轴和驱动主轴,所述驱动主轴与诱导轮蜗杆轴之间设置有驱动蜗杆,所述诱导轮蜗杆轴设置在诱导轮装置主体的中心轴向上且固定连接有诱导轮;所述驱动主轴连接有诱导轮驱动主体,所述诱导轮驱动主体包括与驱动主轴固定连接的驱动轮,所述诱导轮驱动主体的一侧连通有高压管,所述高压管的进口与泵壳的出水口连通。
[0005]优选的,所述诱导轮装置主体内壁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诱导轮轴承支架和第二诱导轮轴承支架,所述第一诱导轮轴承支架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诱导轮石墨轴承,所述第二诱导轮轴承支架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诱导轮石墨轴承,所述诱导轮蜗杆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诱导轮石墨轴承、第二诱导轮石墨轴承轴接,使的诱导轮与诱导轮蜗杆轴在高速旋转中不会晃动。
[0006]优选的,所述驱动轮的叶片与高压管在水平面方向上倾斜设置。所述高压管的水流指向驱动轮的叶片,使高压管中的激流带动驱动轮高速旋转。
[0007]优选的,所述高压管的两端部设置有两个循环泵高压管接头,其中一个所述循环泵高压管接头固定设置在驱动轮一侧诱导轮装置主体侧壁上,第二个所述高压管接头固定连通在泵壳出水口的侧壁上,第一个循环泵高压管接头与驱动轮倾斜设置,第二个高压管接头与泵壳出水口的侧壁垂直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驱动主轴一端轴接有驱动轴下石墨轴承,所述驱动主轴的上端通过
轴承与驱动轮连接,保证驱动主轴在高速旋转时不会发生晃动。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蜗杆为双蜗杆机构,实现驱动主轴与诱导轮蜗杆轴的垂直传动。
[0010]优选的,所述循环泵高压管接头内部固定设置有高压喷嘴,所述高压喷嘴包括高压喷嘴进水管,所述高压喷嘴进水管出水端为球面状端部,所述高压喷嘴进水管的外部滑动连接有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出水端为凹球面状端部,所述调节管与高压喷嘴进水管通过定位螺栓连接,所述高压喷嘴进水管外壁上固定设置有定位板,保证在高压力作用下,高压喷嘴不会发生错位。
[0011]优选的,所述泵壳、诱导轮装置主体、循环泵进水口和循环泵出水口均设置有法兰,循环泵进水口与循环泵出水口之间连接有诱导体出口连接法兰;所述驱动轮的上端设置有油封,所述驱动轮的下方设置有隔水板,用于驱动水流损失,隔水板上驱动水流进口对面有一个连通到诱导装置主体内的孔,用于引导输送驱动水流到诱导装置主体内的作用,叶轮、诱导装置主体内壁和泵壳内壁均涂抹有高分子抗气蚀涂层,提高表面光洁度来减小水流阻力,提高抗气蚀性能。
[0012]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在循环泵的进水端加装诱导装置主体,诱导装置主体是通过循环泵运行时的出水水流驱动的,因为循环泵一般出水压力会很高,利用循环泵出水水流来驱动诱导轮工作,解决了直接用循环泵原动力驱动诱导轮工作造成需要增大水泵的驱动电机功率的问题,以及循环泵轴的加长会出现运行时轴摆动,造成循环泵内部零部件的磨损问题。而且水泵的导流部分包括叶轮、泵壳内部喷涂高分子抗气蚀涂层,增加叶轮表面和泵壳内壁的光洁度,以减小阻力损失,同时提升抗气蚀性能。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进水诱导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诱导轮驱动装置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高压喷嘴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诱导轮装置主体;2、高压管;3循环泵连接法兰;4、循环泵高压管接头;5、出水法兰;6、泵壳;7、叶轮;8、电机;9、底座;10、诱导轮驱动主体;11、诱导轮出口连接法兰;12、第一诱导轮轴承支架;13、第一诱导轮石墨轴承;14、第一定位块;15、诱导轮;16、诱导体连接法兰;17、进水法兰;18、第二诱导轮轴承支架;19、第二定位块;20、第二诱导轮石墨轴承;21诱导轮蜗杆轴;22、驱动蜗杆;23、驱动轴下石墨轴承;24、螺栓;25、驱动轴承座;26、驱动轮锁母;27、油封;28、驱动电机上轴承;29、上轴承锁母;30、尾盖;31、驱动轮;32驱动装置下轴承锁母;33、隔水板;34、驱动装置下轴承;35、驱动装置下轴承座;36、驱动主轴,37、高压喷嘴进水管;38、定位螺栓;39、调节管;40、凹球面状端部;41、球面状端部;42、定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1]参照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气蚀循环泵结构,包括泵壳6、叶轮7以及驱动叶轮7工作的电机8,循环泵整体结构安装在底座9上,泵壳6进水口处固定连接有诱导轮装置主体1,诱导轮装置主体1内部开设有与泵壳6进水口连通的通水腔,诱导轮装置主体1的内轴接有相互垂直的诱导轮蜗杆轴21和驱动主轴36,驱动主轴36与诱导轮蜗杆轴21之间设置有驱动蜗杆22,驱动蜗杆22为双蜗杆机构,诱导轮蜗杆轴21设置在诱导轮装置主体1的中心轴向上且固定连接有诱导轮15;驱动主轴36连接有诱导轮驱动主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气蚀循环泵结构,包括泵壳(6)、叶轮(7)以及驱动叶轮(7)工作的电机(8),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6)进水口处固定连接有诱导轮装置主体(1),所述诱导轮装置主体(1)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泵壳(6)进水口连通的通水腔,所述诱导轮装置主体(1)内轴接有相互垂直的诱导轮蜗杆轴(21)和驱动主轴(36),所述驱动主轴(36)与诱导轮蜗杆轴(21)之间设置有驱动蜗杆(22),所述诱导轮蜗杆轴(21)设置在诱导轮装置主体(1)的中心轴向上且固定连接有诱导轮(15);所述驱动主轴(36)连接有诱导轮驱动主体(10),所述诱导轮驱动主体(10)包括与驱动主轴(36)固定连接的驱动轮(31),所述诱导轮驱动主体(10)的一侧连通有高压管(2),所述高压管(2)的进口与泵壳(6)的出水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气蚀循环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轮装置主体(1)内壁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诱导轮轴承支架(12)和第二诱导轮轴承支架(18),所述第一诱导轮轴承支架(12)的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诱导轮石墨轴承(13),所述第二诱导轮轴承支架(18)中部固定设置有第二诱导轮石墨轴承(20),所述诱导轮蜗杆轴(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诱导轮石墨轴承(13)、第二诱导轮石墨轴承(20)轴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气蚀循环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31)的叶片与高压管(2)在水平面方向上倾斜设置,所述高压管(2)的水流朝向指向驱动轮(31)的叶片。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寰亚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