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驻极无纺布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1367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驻极无纺布烘干装置,包括多个并排布置的烘干室和待烘干的无纺布,所述多个烘干室为顺序布置的第一烘干室、第二烘干室、第三烘干室、第四烘干室和第五烘干室,所述第一烘干室包括滚轴组、第一热风机和第一风扇,滚轴组包括间隔水平布置的滚轴,滚轴转动设置在第一烘干室内,滚轴组内相邻滚轴的旋转方向相反,使得无纺布顺序贴合在所述滚轴表面的上方和下方,滚轴内部中空,且表面开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若干个通孔;第一热风机设置在第一烘干室的一侧,用于输出热风,第一风扇设置在第一烘干室的对向第一热风机的一侧,用于将第一烘干室内空气排出。热风吹扫过经过滚轴上的通孔,避免水汽停留在滚轴上,提高了烘干效果。提高了烘干效果。提高了烘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驻极无纺布烘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熔喷布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烘干效果更好的一种水驻极无纺布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驻极无纺布是将高压纯水喷射至无纺布上,两者相互摩擦从而产生静电,完成驻极。驻极过后需要进行烘干才能绕卷,现有的烘干设备,通常设置多个并排布置的烘干室,并且每个烘干室均采用热风烘干形式,但由于内部的滚轴布置方式使得无纺布在水平或竖直方向有重叠,热风的方向使得水汽会堆积至另一层无纺布上,导致烘干效果欠佳。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烘干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驻极无纺布烘干装置,提升了烘干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水驻极无纺布烘干装置,包括多个并排布置的烘干室和待烘干的无纺布,所述多个烘干室为顺序布置的第一烘干室、第二烘干室、第三烘干室、第四烘干室和第五烘干室,所述第一烘干室包括滚轴组、第一热风机和第一风扇,所述滚轴组包括间隔水平布置的滚轴,所述滚轴转动设置在第一烘干室内,所述滚轴组内相邻滚轴的旋转方向相反,使得所述无纺布顺序贴合在所述滚轴表面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滚轴内部中空,且表面开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若干个通孔;
[0005]所述第一热风机设置在第一烘干室的一侧,用于输出热风,所述第一风扇设置在第一烘干室的对向所述第一热风机的一侧,用于将第一烘干室内空气排出。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轴组为多组且沿竖直方向平行间隔布置。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烘干室的两侧壁设置有向外排气的第六风扇。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烘干室包括设置在其底部的第二热风机,和设置在第二烘干室顶部的第二风扇;
[0009]所述第三烘干室包括设置在其底部的第三热风机,和设置在第三烘干室顶部的第三风扇;
[0010]所述第四烘干室包括设置在其底部的第四热风机,和设置在第四烘干室顶部的第四风扇;
[0011]所述第五烘干室包括设置在其底部的第五热风机,和设置在第五烘干室顶部的第五风扇。
[0012]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3]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的一种水驻极无纺布烘干装置,输出的热风将吹扫经过通孔或无纺布,水汽快速离开滚轴,避免水汽驻留,提高了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水驻极无纺布烘干装置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水驻极无纺布烘干装置中第一烘干室内的结构视图;
[0017]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水驻极无纺布烘干装置中第一烘干室内的结构视图。
[0018]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
[0019]11、第一烘干室;12、第二烘干室;13、第三烘干室;
[0020]14、第四烘干室;15、第五烘干室;
[0021]2、无纺布;
[0022]3、滚轴组;31、滚轴;32、电热丝;
[0023]41、第一风扇;42、第二风扇;43、第三风扇;44、第四风扇;
[0024]45、第五风扇;46、第六风扇;
[0025]51、第一热风机;52、第二热风机;53、第三热风机;
[0026]54、第四热风机;55、第五热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8]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29]如图1~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水驻极无纺布烘干装置,包括多个并排布置的烘干室和待烘干的无纺布2,无纺布2从上道工序的水驻极驻极工序中使其自身内部携带有大量水汽。多个烘干室为顺序布置的第一烘干室11、第二烘干室12、第三烘干室13、第四烘干室14和第五烘干室15。其中第一烘干室11包括滚轴组3、第一风扇41和第一热风机51,以及接纳无纺布2进入的入口,滚轴组3包括间隔水平布置的滚轴31,滚轴31转动设置在第一烘干室11内,滚轴组3内相邻滚轴31的旋转方向相反,使得无纺布2顺序贴合在滚轴表面的上方和下方,滚轴31的内部中空,且表面开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若干个通孔(图中未示)。第一风扇41设置在第一烘干室11的顶部,第一热风机51设置在第一烘干室11的一侧上,向第一烘干室11内输送热风,第一风扇41设置在第一烘干室11的对向第一热风机51的一侧,用于将第一烘干室11内空气排出。两者的布置方式可以是第一热风机设置在底部,第一风扇41设置在顶部。第一热风机51竖直向上输送热风,经过每个滚轴31的通孔,快速带走水汽,避免水汽停留在滚轴31的表面,影响后续烘干效果。第一风扇41旋转将第一烘干室11内空气排出,第一热风机51的输出温度为110摄氏度,并与第一风扇41配合带走水蒸气,进一步提高烘干效果。
[0030]滚轴31内部设置有电热丝32,电热丝32工作使得滚轴表面发热,当然电热丝32也可以替换为热风,通过热风可以有效的去除烘干的水蒸气。则无纺布2与表面高热的滚轴31
相接触,快速蒸发水汽,相较于热风烘干结构,每个滚轴相互独立对无纺布2进行加热烘干,互相影响较小,效率更高。且由于无纺布2的行进路线被延长,使得无纺布2在第一烘干室11内的烘干时间延长,进一步提升了烘干效率。且因为直接接触,为了避免温度过高,依照无纺布2的经过顺序,滚轴31的温度逐渐提高,使得无纺布2缓慢适应,避免变形。优选的滚轴31的最终温度控制在110摄氏度。
[0031]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滚轴组3为多组且沿竖直方向平行间隔布置,进一步延长无纺布2在第一烘干室11的烘干时间,并且由于滚轴31的数量增加,使得温度升高过程进一步放缓,避免无纺布2变形。
[003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一烘干室11的两侧壁设置有向外排气的第六风扇46,由于滚轴组3的竖直布置,为了避免被蒸发的水汽向上影响无纺布2在上方滚轴组3的烘干效果,第六风扇46能够侧向抽排水汽,减弱或消除水蒸汽的影响,并且由于本实施例中并非采用热风烘干结构,侧排风扇对滚轴31表面的温度影响极小。
[003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第二~第五烘干室的结构及温度范围为:
[0034]第二烘干室12包括设置在其底部的第二热风机52,和设置在第二烘干室顶部的第二风扇42,第二烘干室12的温度为105摄氏度;
[0035]第三烘干室13包括设置在其底部的第三热风机53,和设置在第三烘干室顶部的第三风扇43,第三烘干室13的温度为105摄氏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水驻极无纺布烘干装置,包括多个并排布置的烘干室和待烘干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烘干室为顺序布置的第一烘干室、第二烘干室、第三烘干室、第四烘干室和第五烘干室,所述第一烘干室包括滚轴组、第一热风机和第一风扇,所述滚轴组包括间隔水平布置的滚轴,所述滚轴转动设置在第一烘干室内,所述滚轴组内相邻滚轴的旋转方向相反,使得所述无纺布顺序贴合在所述滚轴表面的上方和下方,所述滚轴内部中空,且表面开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若干个通孔;所述第一热风机设置在第一烘干室的一侧,用于输出热风,所述第一风扇设置在第一烘干室的对向所述第一热风机的一侧,用于将第一烘干室内空气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磊沈燕张宁华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华严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