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光源及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1335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光源及背光模组,属于显示技术领域,LED光源包括支架、发光芯片和胶体,所述发光芯片固定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发光芯片与所述支架电性连接,所述胶体固定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发光芯片封装在所述胶体内,所述胶体的顶部设置有由多个扩散点构成的扩散结构,所述扩散结构对所述发光芯片发出的光线进行散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增大LED光源的发光角度,使LED光源的整体亮度更加均匀;节省背光模组中LED光源使用量,减小混光距离,使显示屏减薄;还能提升散热效率,延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光源及背光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LED光源及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0002]风靡背光显示行业的mini LCD,其结构一般为:背板+条形PCB+LED光源+扩散板+其他光学膜片。mini LCD具有OD距离(OD距离指LED光源到扩散板的距离,即混光距离)小、对比度高、Local dimming(Local dimming指背光局域调光,以调节某个区域的亮度,形成亮暗对比)显示的特点。
[0003]现有技术的CSP方案为:在灯板/灯条上阵列若干个CSP灯珠/LED光源(现有技术的灯珠间距/光源间距为5mm~10mm不等)。由于光源间距太小,且LED光源的发光角度较小(发光角度为120
°
左右),导致出现LED光源处、特别是LED光源的中心位置上方特别亮,而LED光源与LED光源之间的交接处较暗,以致整个灯板形成亮暗不均、光斑不一致的现象。
[0004]现有技术中,为降低LED光源中心位置处的发光亮度,解决LED光源与LED光源之间的交接处较暗,整个灯板形成亮暗不均、光斑不一致的问题,现有技术是在LED光源上涂覆一层扩散层,以将点光源扩散为较为均匀的面光源,进而使整个灯板的面光源均匀,具体如图1所示。
[0005]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在LED光源的胶体上端涂覆扩散层后,LED光源的散热效果降低,背光模组的整体亮度降低将近30%~40%,此时需要通过增加光学膜片来满足背光亮度要求,致使背光模组制作成本增加;此外,LED光源在molding扩散层过程中,容易出现涂覆不均,导致LED光源之间的发光亮度不一样,从而导致在整机端的背光模组出现亮暗不均的不良现象;最后,LED光源上的扩散层和胶体是通过molding方式形成的,如果制程管控不到位,容易出现扩散层与胶体剥离,导致整个灯板上的灯珠亮暗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增大发光角度、亮度更加均匀的LED光源及背光模组。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LED光源,包括支架、发光芯片和胶体,所述发光芯片固定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发光芯片与所述支架电性连接,所述胶体固定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发光芯片封装在所述胶体内,所述胶体的顶部设置有由多个扩散点构成的扩散结构,所述扩散结构对所述发光芯片发出的光线进行散射。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增大LED光源的发光角度,降低LED光源中心位置的亮度,以使LED光源的整体亮度更加均匀;增大背光模组中相邻两个LED光源之间的距离,节省LED光源使用量,而且可以减小混光距离,使显示屏减薄,减少光学膜片使用,减轻显示屏的重量;还能增加LED光源表面的散热面积,延长了、LED光源的使用寿命。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0]进一步,所述扩散结构中扩散点的密度由所述胶体顶部的中心处至其边缘逐渐减小。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升光扩散效果,使得LED光源整体亮度更加均匀。
[0012]进一步,所述扩散结构中扩散点的密度由所述发光芯片的发光中心处至发光边缘逐渐减小。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升光扩散效果,使得LED光源整体亮度更加均匀。
[0014]进一步,所述扩散点包括凹槽和处于所述凹槽边缘的凸起,所述凹槽对所述发光芯片发出的光线聚集至所述凸起处,所述凸起对经由所述凹槽的光线进行散射。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单位区域内的光线扩散效果更佳,LED光源的亮度更加均匀。
[0016]进一步,所述支架为基板,所述胶体固定置于所述基板的上端且将所述发光芯片封装在所述胶体内。
[001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贴装有多个所述LED光源的灯板、背板、反射片、扩散板、膜片、中框、玻璃和面框;所述灯板固定置于所述背板的内侧底部,所述反射片固定置于所述背板内并处于所述灯板的上方,所述扩散板固定置于所述反射片的上端,所述膜片置于所述扩散板的上端,所述中框沿所述膜片的边缘布置,所述中框的一端部与所述背板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所述中框的另一端部压紧所述反射片、扩散板和膜片处于所述背板内;所述玻璃固定置于所述中框的上端,所述玻璃沿其边缘设置有装饰条,所述装饰条覆盖所述中框,所述面框覆盖所述装饰条并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减少LED光源的使用数量,继而可以降低成本、降低功耗;还能缩小背光模组中的混光距离,使背光模组减薄,减少光学膜片使用,使得显示屏整机轻薄化。
[0019]进一步,所述膜片包括QD膜、第一棱镜膜、第二棱镜膜和反射偏光片,所述QD膜、第一棱镜膜、第二棱镜膜和反射偏光片依次层叠。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现有技术中LED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LED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LED光源中扩散结构散射光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LED光源中扩散点散射光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背光模组中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背光模组的爆炸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图7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2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9]1、LED光源,1.1、支架,1.2、发光芯片,1.3、胶体,1.4、扩散点,1.5、扩散层;
[0030]1.4.1、凹槽,1.4.2、凸起;
[0031]2、背板;
[0032]3、反射片;
[0033]4、扩散板;
[0034]5、膜片;
[0035]6、中框;
[0036]7、玻璃;
[0037]8、面框;
[0038]9、装饰条;
[0039]10、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41]如图2所示,为本技术LED光源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中的一种LED光源,包括支架1.1、发光芯片1.2和胶体1.3。
[0042]具体的,所述发光芯片1.2固定置于所述支架1.1上,所述发光芯片1.2与所述支架1.1电性连接,所述胶体1.3固定置于所述支架1.1上,所述发光芯片1.2封装在所述胶体1.3内,所述胶体1.3的顶部设置有由多个扩散点1.4构成的扩散结构,所述扩散结构对所述发光芯片1.2发出的光线进行散射。
[0043]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述发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光源,包括支架、发光芯片和胶体,所述发光芯片固定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发光芯片与所述支架电性连接,所述胶体固定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发光芯片封装在所述胶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的顶部设置有由多个扩散点构成的扩散结构,所述扩散结构对所述发光芯片发出的光线进行散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结构中扩散点的密度由所述胶体顶部的中心处至其边缘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结构中扩散点的密度由所述发光芯片的发光中心处至发光边缘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点包括凹槽和处于所述凹槽边缘的凸起,所述凹槽对所述发光芯片发出的光线聚集至所述凸起处,所述凸起对经由所述凹槽的光线进行散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基板,所述胶体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剑群赵靖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兆驰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