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簧式压板防误投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032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3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线簧式压板防误投入夹具,包括方形壳体和夹套,所述方形壳体与夹套为一体式结构,其中夹套从方形壳体的对角线处往外延伸,所述方形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往夹套内延伸有第二腔体,所述方形壳体与夹套连接的位置还设置有一组检测孔,所述检测孔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边缘处与检测孔边缘处相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夹套部分固定住线簧式压板的活动部分,防止活动部分滑动,其中夹套从方形壳体的对角线处往外延伸,更便于操作;检测孔的设置也更便于万用表检测线簧式压板。万用表检测线簧式压板。万用表检测线簧式压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簧式压板防误投入夹具
[0001]

[0002]本技术涉及线簧式压板防误投入
,具体涉及线簧式压板防误投入夹具。
[0003]
技术介绍

[0004]线簧式压板是电力系统二次设备主流厂家广泛应用的一种压板型式,由活动部分和固定部分组成,活动部分背面设置有线簧扣,通过活动部分来进行压板的投退,当执行电力系统二次设备安全措施时,线簧式压板于分闸位置。为防止工作中误将该压板投入,造成电力系统二次设备误动,需要对于断开点进行绝缘隔离,传统方式是采用绝缘胶布黏住线簧式压板的活动部分,工作方法落后,拆装耗时费力,安全性不高,且绝缘胶布不能重复使用,环境友好度和经济性不高。
[0005]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6]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线簧式压板防误投入夹具,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线簧式压板防误投入夹具,包括方形壳体和夹套,所述方形壳体与夹套为一体式结构,其中夹套从方形壳体的对角线处往外延伸,所述方形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往夹套内延伸有第二腔体,所述方形壳体与夹套连接的位置还设置有一组检测孔,所述检测孔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边缘处与检测孔边缘处相切。
[0009]线簧式压板防误投入夹具,包括一方形壳体,所述方形壳体内设置有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呈交叉结构且第四腔体位于方形壳体的对角线处,所述第三腔体的深度小于第四腔体的深度,所述方形壳体上还设置有一组检测孔,所述检测孔连通第三腔体。
[0010]所述夹具整体由塑料件一体成型制成。
[0011]所述方形壳体四个角处、夹套拐角处均采用弧形倒角设计。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可通过第二腔体或第四腔体固定住线簧式压板的活动部分,防止活动部分滑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无需再通过胶带固定线簧式压板的活动部分;此外检测孔的设置也更便于万用表检测线簧式压板。
[0014]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实施例2的应用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仰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左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仰视图;
[0021]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左视图;
[0022]附图标记为:1

方形壳体、2

夹套、11

第一腔体、21

第二腔体、3

检测孔、4

第三腔体、5

第四腔体。
[0023]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5]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

4所示,线簧式压板防误投入夹具,包括方形壳体1和夹套2,所述方形壳体1与夹套2为一体式结构,其中夹套2从方形壳体1的对角线处往外延伸,所述方形壳体1内设置有第一腔体11,所述第一腔体11往夹套2内延伸有第二腔体21,所述方形壳体1与夹套2连接的位置还设置有一组检测孔3,所述检测孔3与第一腔体11和第二腔体21连通,所述第一腔体11边缘处与检测孔3边缘处相切。
[0028]所述夹具整体由塑料件一体成型制成。
[0029]所述方形壳体1四个角处、夹套2拐角处均采用弧形倒角设计。
[0030]实施时,须将线簧式压板的活动部分设置在分闸位置,须捏住夹套2外部,将夹套2内部的第二腔体21卡在线簧式压板的活动部分上,再将方形壳体1内部的第一腔体11卡在线簧式压板的固定部分上即可,其中检测孔3便于万用表对线簧式压板进行检测,第一腔体11边缘处与检测孔3边缘处相切既能保证方形壳体1的强度,又能便于万用表从检测孔3处进行检测;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无需再通过胶带固定线簧式压板的活动部分。
[0031]实施例2:
[0032]如图1、图5、图6、图7所示,线簧式压板防误投入夹具,包括一方形壳体1,所述方形壳体1内设置有第三腔体4和第四腔体5,所述第三腔体4和第四腔体5呈交叉结构且第四腔体5位于方形壳体1的对角线处,所述第三腔体4的深度小于第四腔体5的深度,所述方形壳体1上还设置有一组检测孔3,所述检测孔3连通第三腔体4。
[0033]所述夹具整体由塑料件一体成型制成。
[0034]实施时,须将线簧式压板的活动部分设置在分闸位置,抓住方形壳体1整体,将第四腔体5卡在线簧式压板的活动部分上,再将第三腔体4卡在线簧式压板的固定部分上即可,其中检测孔3连通第三腔体4,且第三腔体4的深度小于第四腔体5,可保证夹具卡在线簧压板的活动部分以外的位置的强度,又能便于万用表从检测孔3处进行检测;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无需再通过胶带固定线簧式压板的活动部分。
[0035]前述对本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技术的特定原理
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线簧式压板防误投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壳体和夹套,所述方形壳体与夹套为一体式结构,其中夹套从方形壳体的对角线处往外延伸,所述方形壳体内设置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往夹套内延伸有第二腔体,所述方形壳体与夹套连接的位置还设置有一组检测孔,所述检测孔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边缘处与检测孔边缘处相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簧式压板防误投入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由塑料件一体成型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簧式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志乐梁柱阮伟兴陈仲铎潘嘉琪徐慕兰李有荣梁健波张杰明陈益哲叶妙凤梁志豪苏杰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